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和工作比较,游戏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活动,它更重过程而不重结果。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是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扩展资料:
游戏的心理体验构成成分有:
1、兴趣感。游戏是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占据的活动,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或被吸引的状态。
2、自主感。儿童是游戏活动的主人,不能由成人决定幼儿该做何种游戏,所以,幼儿园玩具柜应向儿童敞开,由幼儿自己选择玩具。
3、成就感。儿童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自己的力量,比如在玩沙水游戏中,当幼儿自己修建一个水库成功时,会像一个工程师完成一项设计一样兴高采烈。
4、幽默感与愉快感。这两种心理体验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游戏
游戏具有下列特点: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3、和工作比较,游戏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活动,它更重过程而不重结果。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是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1494199e9c45d688d53f20c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1494199e9c45d688d53f20c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610b912c8fcc3ce1494199e9c45d688d53f20c3"/>
扩展资料
1、角色游戏的特点
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如在“医院”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医生,用听诊器给人看病,往往并不能正确地使用听诊器,会出现病人说头痛则听头,说肚子痛则听肚子,说脚痛则听脚;
有时幼儿还会病人哪里痛就给哪里打针;也有的幼儿会一边打针一边说:“小朋友,别害怕,阿姨轻轻地打”,“小朋友,真勇敢!”等等。在玩“公共汽车”的游戏时,幼儿会吆喝“九路九路,到火车站,1元1人,请快上车”等等。
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在角色游戏中,创造性想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游戏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如扮演妈妈、老师、司机、经理等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儿运用“各种材料,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自己对这些角色的认识与体验。
二是对游戏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还能一物多用。如用纸条当“面条”,用小积塑片当“饭”,用冰棒棍当“筷子”等。
三是对游戏情景的假想(情景转换)。幼儿常常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和想象,将游戏情景进行浓缩或转换,如玩娃娃家,妈妈一摸孩子额头,“呀!小孩发烧了,送医院吧。”结果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回来了,说打针了,孩子病好了。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幼儿游戏/5335221#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幼儿游戏">百度百科——幼儿游戏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角色游戏/4129788#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角色游戏">百度百科——角色游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