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都会出汗,产妇更不例外,有的产妇在生完宝宝后是因为身材变胖了才愿意出汗,有的产妇是因为体内寒冷穿的多而愿意出汗,但是有的产妇也有可能是因为她们有病在身,一直出汗,那么产后一直出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下面我为你解答。
产后一直出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产后盗汗是月子病的一种,是产妇在分娩之后,常常在睡觉的时候大量出汗的一种现象。如果只是在产后一周内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那么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这样的出汗是产妇体内多余水分排出的过程。但是如果盗汗时间持续较长时间,那么就可能是病理性的产后盗汗。这样的产后盗汗问题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通过饮食或按摩来治疗,不然很可能会引发重大妇科疾病。在治疗之前,首先要确定产后盗汗的原因。
西医无此诊断病名,因此以中医理论来解释。中医认为产后盗汗是因为身体虚弱导致的。当妈妈在生育后,往往身体虚弱,在产时消耗了不少气血,气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就会导致阳不敛阴,阴津妄泄而汗出。如果妈妈属于阴虚,加上产时失血伤阴,虚阴生内热,睡觉时候阳乘阴分,热破津液外泄,从而发生产后盗汗。
盗汗见于很多的疾病,比如结核病,所以有的产妇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结核等。实际上,产后盗汗是非常常见的。病理性产后盗汗持续时间比较长,甚至是几个月,多因为妇女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阴血骤失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津液随之而泄或因产时气血耗损,气随血耗,卫外不固,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虚造成的。
产妇在坐月子的时候如果调养不当或分娩过程不当,很可能会引发月子病。而产后盗汗就是其中一种。产后盗汗怎么办?产后盗汗根据引发原因的不同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那么产后盗汗的原因有哪些?常见的产后盗汗的原因有两种,一种原因是生理性盗汗,是产妇生产完之后身体多余水分的正常排出,往往最长持续时间不会超过一周。另一种是病理性盗汗,是产妇在分娩时或者分娩后失血过多,阴血骤失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津液随之而泄或因产时气血耗损,气随血耗,卫外不固,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虚造成的。产后出汗的程度与产后妈妈自身的体质、产程是否顺利等因素有关。出汗多少的程度其实提示了产妇元气亏损的轻重。所以轻重不同,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了。在产褥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坐月子期间,如果产妇能及时调整身体,出汗多的状况多半可以自愈,恢复的快慢会因为产妇元气亏损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两种产后盗汗怎么办?
1、生理性盗汗: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在数日后会自行好转。但在出汗时,毛孔张开,易受风寒,引起感冒。应注意要及时擦干汗液,注意皮肤清洁,如汗湿衣服要即行更换。
2、病理性盗汗:如出汗极多,或出汗持续时间长,可在中医指导下用中药补气止汗,大夫会根据情况辨证给药,切忌自行乱服药。
产后一周发热怎么治疗由于导致产后发热的原因很多,而产妇也不能乱吃药,因此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发热症状予以相应的食疗。
1、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
①症状为产后24小时至10天内,寒战、高热不退,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黑,臭秽,心烦口渴,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可选用五味消毒饮。
②因产后气血虚弱,邪毒直中胞宫,邪正相争,症见高热,口渴汗出,腹痛拒按,恶露色紫黑如败酱,秽臭,甚则神昏谵语,皮肤出斑疹。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用清热解毒汤。
2、外感风寒型产后发热
①证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扶正解表,可用参苏饮等。
②外感多因产后气血骤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四肢酸痛,无汗或咳嗽流涕等。
治法:养血祛风,可用荆防四物汤。
3、外感风热型产后发热
证见发热,微恶寒,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可用银翘散等。
4、血瘀发热型产后发热
证见产后发热,恶露不下或下之甚少,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养血逐瘀,兼以清热,可用生化汤加味。
(1)产后感冒引起的发热。
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出汗,还有关节疼痛和咽喉疼痛等。以祛风清热解毒为基本治疗原则。
① 蜜芷茶:白芷、荆芥各等量,研末分包(每包约15克)。每次取1包与5克新茶,一起用沸水200毫升冲泡15分钟,再将药汁与蜂蜜少许混合后,温热饮用,每日不超过3次。适用于产后感冒风邪,如为风热感冒或产妇平素阴虚血热者则忌用。
② 葱豉肉粥:豆豉10克,葱10克,先将两者一起煮汁,取汁与肉糜、米煮成粥。
③ 竹叶神粥:竹叶30克,神10克,先将两者加糖煮出汁,再取汁煮粥食用。
(2)产后感染引起的发热。
这是产后发热中最为常见的,起病于产后24小时至10天以内,患者主要症状为高热、寒战,产妇出现头痛、身痛、小腹疼痛,恶露量可从正常至较多,颜色紫黯,有腥臭味。如行妇科检查,可见会阴、阴道及宫颈红肿。如炎症发展严重,可能波及内生殖器,出现腹肌紧张等急腹症症状。以清热解毒、活血祛淤为基本治疗原则。孕妇可多食藕、小麦、猪肝、淡菜、银鱼、鲫鱼等食物。
① 无花果炖猪瘦肉:干无花果60克,猪瘦肉100克。将无花果和猪瘦肉放入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再加入调味品后食用。
② 黑木耳煮桑葚:桑葚子30克,黑木耳10克,红枣8个,煮熟食用。
③ 猪肾汤:猪肾15克、豆豉15克,葱10克,粳米50克。将前述诸物一同煮粥食用。
(3)产后血虚。
发热,是由于产妇出血过多引起的。此时,产妇热度不太高,自觉有汗,主要症状是面色潮红、耳鸣、心悸、头晕眼花。以滋阴清热为主要治疗原则。
① 姜汁黄鳝饭:黄鳝150克、姜汁20毫升,与米饭同煮。
② 葛粉煮鲮鱼:葛粉10克,鲮鱼500克,煮熟后食用。
③ 牛血粥:牛血60克,大米100克,如常法煮粥食用。
(4)蒸乳发热。
通常起于产后3~4天,产妇除发热外,主要表现为乳房膨胀、自诉疼痛、乳汁不畅、局部红肿,此时应及时处理,防止其发展为乳腺炎。以清除热痛、疏通乳脉为基本治疗原则。
① 漏芦瓜蒌茶:漏芦30克,全瓜蒌15克,青皮6克,用沸水冲泡20分钟后饮用,每日2次。能疏通乳络,消肿下乳。
② 丝瓜络茶:丝瓜络30克,用水煎,代茶饮。
③ 鸽肉杏仁汤:甜杏仁10克,鸽肉100克,同煮,熟后食肉喝汤。
④ 油菜粥:油菜、粳米各100克,煮粥食用。
产后出汗多是因为体虚吗?
其实,生产后爱出虚汗是正常现象,妈妈们不用太担心,大家都是如此。
由于怀孕期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会贮存较多水分,尤其是孕晚期水肿严重的宝妈,生产时消耗神气,产后若想恢复身体机能,就需要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都排出来。
如此一来,体型才能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不至于看着太臃肿。
另外,产后出汗多也有以下几点原因:
产妇身体的新陈代谢比常人更旺盛些,皮肤排汗功能也强;
产妇坐月子通常都很注意保暖,由于待的地方温度更高,出汗也是正常事;
生产后恢复得不是很好,也是一方面原因,身体比较虚弱,就会出些虚汗;
去医院检查或治疗时,可能被传染上了一些疾病,这种情况需要综合其他症状判断。
产后出汗多,要避开这两个误区
1)减少汤水,盐量太少
有的妈妈见自己出汗多,便想着少喝点汤水,正好也吃腻了,油腻腻的怕长胖。
很多人还秉持“坐月子不吃盐”的想法,这样一圈下来危害也不小。出汗后不仅不及时补水,还不吃盐,
很容易“脱水”。
小贴士:
建议妈妈们每顿饭后适当喝点汤,既补水又补盐,预防脱水的同时,还有利于下奶。盐不能太多,但起码也要放一点。
2)捂月子
很多老人照顾产后妈妈都过于小心谨慎,即便看到出汗,也不会让她们减衣,甚至也不让开窗通风,开空调就更别说了,肯定是严厉禁止。
她们害怕产妇月子里受风着凉,从而落下月子病。
但捂月子就有点矫枉过正了,每年因捂得太过导致产妇中暑住院的事件都不少,甚至还有危及生命的。
坐月子做好以下三点,助力恢复
那么,妈妈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恢复身体,减少出汗呢?这也是要讲究科学的,注意方式方法,才能让月子坐得舒服。
切忌“猛补”、“大补”,尤其是生产前后的两周,此阶段身体较为虚弱,进补过猛容易出现不耐受的现象,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好。
1)居住环境
妈妈和宝宝居住的环境,应该保证亮度、湿度、温度都适宜。明亮和安静有助于保持愉快心情,助力恢复;湿度在50%-60%,温度在20-24摄氏度左右比较妥当;此外还要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这种情况下,妈妈们也能少出些汗,就更有必要了。
温度实在太高,可以适当使用空调或电风扇,只要避免直吹就可以,可以加挡风板。
2)饮食营养
营养充足是促进伤口恢复的基础保证,虽说已经“卸货”,但还是要适当忌口,坐月子也
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不然一旦上火,就更容易出汗了,也不利于哺乳。
3)注意卫生
本来出汗就多,如果还不注重卫生情况,很容易发生感染。
要注意及时擦汗、多更换衣物和床单,在保证温度的环境下,洗头洗澡。
小贴士:
最好选择淋浴,如果身体还没恢复好,不能洗头洗澡,可以每天用热毛巾擦擦身体。
4)适当运动
生产后虽要注意休养,但这与运动是不冲突的,通常
产后24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了,这样可以让身体更好更快地恢复。
只要身体素质提高了,出汗的现象自然而然也就减少了。
但要注意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一定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来,不要干重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