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去除体内湿热的药物有哪些?

请问去除体内湿热的药物有哪些?,第1张

祛除体内湿热的药有很多,常见的中成药有黄连、黄柏、黄芩、茯苓、猪苓,这些都可以帮助体内祛除不同部位的湿热。对于湿热的祛除,更多的是应用中成药,像常见的有五苓散、藿香正气水、二妙丸、八珍散、三金片、黄疸茵陈颗粒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脏腑出现的湿热进行祛除,进一步改善人体的相关症状。比如泌尿系感染出现的下焦湿热,可以通过三金片进行调治,而肝胆出现的湿热可以通过黄疸茵陈颗粒进行辅助治疗,具体的还是要根据医生诊断的实际情况来用药治疗。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伍俊妍

上一篇文章逸仙药师给大家介绍脾虚的常见证型及对应中成药,这次为大家介绍湿邪的类型及对应中成药。

风、寒、暑、湿、燥、火,是中医认为的六大邪气,湿气就是其中的一种邪气。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说明机体一旦受湿邪所困,往往较难调理,且病程缠绵。

那么,湿气从何而来,其一,从外而入,常见气候潮湿、涉水冒雨、居住潮湿导致;其二,从内而生,多为饮食无节制导致,如果常吃油腻、肥厚、生冷等食物,加上机体本身脾虚,脾的运化能力较差,就容易在体内形成湿气。

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与风在一起叫风湿。如果体内有湿邪,湿邪不除,则百病生。有很多疾病都与湿邪、痰湿有关系,如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疾病,甚至恶性肿瘤等。

如果只是单纯身体湿气重,通常只需要饮食调理即可,常见的祛湿饮食方如土茯苓芡实薏米赤小豆祛湿汤、棉茵陈赤小豆鲫鱼祛湿汤、五指毛桃滋补祛湿汤、双红陈皮水鸭汤、五花祛湿茶等等。

如果患湿邪时间比较长,或与其他邪气互相勾结,易引起身体各种疾病,这时往往需要通过中药调理了,建议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对症用药效果才好。以下逸仙药师为大家介绍湿邪的常见类型以及对应的中成药,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暑湿蕴结

暑湿蕴结多发于夏秋季节,如暑湿蕴遏,体内热气不得外泄,湿热内郁而常有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胸脘痞满、心烦、纳呆、口苦咽干、便秘或腹泻、尿赤黄疸、舌红苔黄等症。

暑湿蕴结治宜清暑化湿解毒,常见中成药有: 甘露消毒丸,清热祛湿颗粒、暑湿感冒颗粒和藿香正气水 ,其中甘露消毒丸除了芳香化浊,还有清热解毒之功;清热祛湿颗粒除了袪湿热,还有益气生津、清热解毒之功;暑湿感冒颗粒则长于芳香化浊,清暑去湿;藿香正气水除了解表化湿,还有理气和中之功,既可以用于外感风寒,也可以用于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或胃肠型感冒。

湿困脾胃

脾喜燥恶湿,易被湿邪所困出现脾虚,即所谓的“湿困脾土”。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升降失常,可进一步加重水湿停滞,造成恶性循环。人就会出现种种脾虚和内湿的症状,如倦怠乏力、四肢困重、纳呆食少、脘痞腹胀、便溏不爽、小便短涩、口中粘腻、舌胖锯齿痕等症状。

对于湿困脾胃者,不但要补气健脾,还有化湿, 参苓白术丸 就是一种治疗脾虚湿盛证的中成药,其是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山药、莲子、薏苡仁、白扁豆、砂仁、桔梗,除了健脾益气外,还有利水消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证、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湿浊中阻

湿属于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路,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

因此,很多祛湿剂中常配伍行气之品,以求气行则湿化,常见的中成药如 木香顺气丸 , 其由木香、砂仁、醋香附、槟榔、甘草、陈皮、厚朴、枳壳、苍术、青皮、生姜。具有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之功。用于湿浊阻滞气机,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香砂胃苓丸 其由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白术、陈皮、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甘草等组成,有行气和胃、祛湿运脾的功效,如果湿气重,服用后可帮助祛湿,健脾胃。其他如 香砂平胃颗粒 , 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湿热蕴结

湿为重浊黏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身重神疲,懒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性情多急躁易怒,容易口苦口干,口舌生疮,小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等。湿热主要分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两种。

脾胃湿热 ,往往湿重于热,主要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纳呆,大便溏泻,小便色黄等。用于脾胃湿热的中成药如 枳实消痞丸 ,其由枳实、白术、法半夏、黄连、党参、甘草、茯苓、厚朴、麦芽、干姜组成,具有化湿热,消痞满之功,用于湿热交蒸,胸腹痞痛。其他如 中满分消丸 ,具有健脾行气,清热利湿之功。

肝胆湿热 ,往往热重于湿,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身热、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治疗肝胆湿热的原则就是利湿清热,清肝利胆,对于湿偏重者,用 茵陈五苓散 治疗;对于热症偏重者,用 龙胆泻肝丸 治疗,龙胆泻肝丸是清肝胆,利湿热的经典中成药,主要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湿热下痢多用 葛根芩连片或香连丸 ;湿热下注多用 四妙丸 , 其由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组成, 具有清热利湿;清热利湿,通筋利痹之功,主治湿热下注,两足麻木,筋骨酸痛等。 五淋丸 有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的作用,主要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 复方金钱草颗粒 有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主要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荷叶调脂茶 有利湿、降浊、通便之功,主要用于湿热内蕴之高脂血症。 当归苦参丸 有凉血,祛湿之功,主要用于血燥湿热引起的粉刺疙瘩,湿疹刺痒。 妇科千金丸 具有清热利湿,补益气血的功效,主要用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属湿热蕴结者。

寒湿中阻

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所以湿邪为害,易伤阳气。寒湿中阻多表现为身体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脘腹胀满,周身沉重,纳呆食少,口淡不渴,肢体酸楚,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迟。治宜温中散寒,燥湿行气, 附子理中丸 便是一种温中散寒,健胃,祛湿的中成药,主要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痰湿蕴结

脾主运化水湿,为水之中源,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这三个脏腑调节水液的能力出了问题,都会造成水液代谢不掉,水湿内停凝聚成痰。“脾为生痰之源”,但是切不可忘记“肝木克脾土”,肝才是“罪魁祸首”。所以,治痰湿蕴结,除了要多运动,注重饮食调理外,更重要的是养好肝脾。

用于痰湿证常见的经典中成药是 二陈丸 ,其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有祛湿化痰,理气和胃之功,主要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另外, 温胆汤 也是一个化痰祛湿的古方,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湿热 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那有哪些中成药对治疗湿热有效果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可以治疗湿热的中成药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治疗湿热重的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 头晕 目赤, 耳鸣 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人参健脾丸

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 养胃 ,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 中药 。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

加味香连丸

主要功效: 清热 祛湿,化滞止痛。

适用病症: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 腹痛 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痢,为君药。黄芩、黄柏加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共为臣药。白芍、当归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枳壳、槟榔、木香行气和中,行滞止痛吴茱萸温中燥湿止泻,也制苦寒之品,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化滞止痛之功。

湿热如何形成的

外感湿邪。

长时间居住在潮湿的地方下雨天没带雨伞,冒雨回家后没有及时处理从而出现湿邪,另外,湿邪没有及时除去,入里化热,出现了水热互结的现象从而出现湿热。

饮食习惯。

喜欢吃油炸、生冷、烧烤等油腻肥甘之类容易 上火 的食物,导致脾胃 消化 功能差,脾湿淤积易产生湿热。

服用太多的西药,导致湿热加重。

药物进入人体后,攻击邪气的同时还会损伤正气。特别是西药如抗生素,都属于苦寒性药物,很容易生湿热,而且对脏腑的伤害比较大,许多老年人每天至少服用3-5种西药,因此他们体内的正气会逐渐虚衰,导致湿热缠身,整天头晕脑胀、眼花耳鸣、消化不好,一会 血压 高、一会 血糖 高、一会关节痛,总之浑身都是毛病,他们就会服用更多的药来缓解 疾病 ,而不知道祛除湿热,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导致身体越来越糟糕。

烟酒无度,熬夜不止,湿热滋生伤五脏。

酒,性热而有毒,湿中发热,近似于火,所以要少喝。酒性本来就气热质湿,酒热里面带有湿,很容易伤及脾脏和肝胆,诱发一系列疾病,比如:酒精麻醉脾,导致脾的功能停滞,脾的调度功能丧失,消化能力势必会减弱,主要表现为:胃酸、胃胀、烧心、厌食、呕吐饮酒过多还会损伤肝的疏泄功能,表现为腹痛、腹胀的时候呕痰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舌苔厚腻、面目俱黄。

而烟性热味辛,有毒,伤肺气,肺主气,主水液,肺气虚,身体 健康 就会出现问题,五脏六腑出现相应的疾病转化,气血、阴阳失衡,人就容易生病。很多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吸烟的人罹患 肺癌 、 胃癌 、膀胱癌、 肝癌 等概率非常高,另外,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猝死综合症、 呼吸 功能下降、中风等都是由于吸烟的人体内湿热淤积过重造成的。

湿热重如何饮食调理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866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