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资料
首先要明确引起脚后跟痛的原因,然后再选择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法。引起脚后跟痛的原因包括骨刺、跟腱炎、跟骨的骨内高压、足底部的筋膜炎等。明确病因后,可进行一个基本治疗,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 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选择针灸、理疗、按摩、中药的浸泡及熏洗等方法进行治疗,非常有效的,同时要注意脚后跟痛的患者一定要穿软底鞋,不要穿硬底鞋,穿硬底鞋会加重疼痛;
2. 根据病因进行对症处理,如果是足跟的骨内高压引起脚后跟疼,就进行活血通络的处理,如果是骨刺引起脚后跟疼,可以进行中药浸泡的治疗,如果是炎症引起脚后跟疼,可进行抗炎的治疗;
3. 如果疼痛很严重,可以适当用些抗炎镇痛的药进行治疗。脚后跟痛不能小视,一定要于专业医生处进行就诊,进行诊断,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脚后跟出现疼痛可以挂骨科门诊,如果为外伤可以挂急诊外科,具体情况如下:
1. 脚后跟的慢性疼痛可以挂骨科门诊,多数情况下是跟痛症,包括跟骨脂肪垫萎缩、跖筋膜炎以及跟骨骨刺。通过拍摄跟骨侧位以及轴位X光片可以确认病变部位,会采用封闭注射或者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2. 如果脚后跟受到外伤引起疼痛,需要到急诊外科就诊,拍摄跟骨侧位、轴位X光片,确认是否有跟骨骨折。如果有跟骨骨折,则需要进行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进行治疗,能够使疼痛症状逐渐缓解,因此脚后跟出现疼痛,需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就诊。
病情分析:你好,所述情况为跟痛症,一般常见于跟下脂肪垫炎或足底跖筋膜炎或跟下滑囊炎所引起。意见建议:这种情况可以先进行局部封闭治疗,效果比较满意,辅以中药泡脚,局部应用扶他林、足部按摩等治疗,穿松软的鞋垫,避免长时的站立行走。祝早日康复。
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跟痛症。跟痛症也称足跟痛,中医学称之为“气落底”。疼痛轻者尚可行走,重者步履艰难,甚至难以入眠。该病诱因多为长途跋涉、长久站立、肥胖、受伤、冷水浸泡、遭受湿冷等因素。发病机理归因于骨内静脉淤滞、血循不畅、跟骨骨内压增高。跟痛症可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轻、中型病人行走、站立时疼痛,足跟不着地不疼,不走路休息时不疼,夜间睡觉时不疼,亦称之为跟骨内高压症前期。重型病人疼痛严重,晨起或久坐后站起时,足跟疼痛难忍,坚持行走数步或忍疼踩足跟几下可使疼痛减轻,继续走一段路后则疼痛又重,被迫坐下休息;疼痛不能立即消失,至少持续疼痛数分钟才能慢慢消失,或可持续半个小时以上,甚者足跟不着地也疼,坐下、躺下也疼,日夜疼痛,此为休息痛,亦称之为跟骨内高压症。
治疗此病应针对其病因病理,方法:(1)非手术疗法:①醋热水泡足:1/3盆热水加入1/3碗食醋,将患足先熏后泡,其后水温变低即加入热水,持续泡足30分钟以上,每晚睡觉前一次;②用一热水袋,裹几层干布或毛巾,贴敷于痛处(足跟底或足跟后部),次日起床时去除;③休息时抬高患肢;④药物:复方丹参片,1次3片,1日3次,口服。也可应用促进静脉回流的药物:威利坦或迈之灵,1次1片,1日2次,口服。疼痛重者可以服用止痛药3—5天;⑥自我按摩:将足跟疼处在硬物上摩压;⑦注意休息,勿久走久站;勿受冷湿;肥胖者减肥。以上治疗14天为1个疗程,一般需用2—3个疗程。⑧疼痛重者可试行局部封闭治疗,注意不要从足跟底部进针,应从足的侧旁进针。(2)手术疗法:病程长久时多成为顽固性跟痛症,痛苦难忍,跟骨内压居高不下,常需手术治疗,可行跟骨钻孔减压术,疗效良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