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是骨折的一种并发症,骨折在治疗当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骨不连的发生。下面来看看它的危害。
1、疼痛症状明显:骨折后由于骨折断裂次产生疼痛,骨不连发生后,骨折断端不能愈合患者在移动患肢或者负重时也会产生疼痛,致使很多骨不连患者无法行走或者活动患肢。
2、骨传导音降低:骨不连或者迟缓愈合患者,骨传导音相对于健侧而言要弱。
3、丧失负重能力:当下肢发生骨不连时,由于骨折端愈合停止,两骨连接处出现缝隙,这时患者是不能进行自主行走和负重的,只能依靠轮椅或者拐杖,致使患者丧失负重能力。
4、畸形和肌肉萎缩:畸形与肌萎缩:未连接的骨折,可有成角、缩短与旋转畸形。由于长期不能使用肢体,关节挛缩畸形与肌萎缩都可出现。
5、跛行:股骨颈骨折造成的骨不连,股骨头已经无法完全支撑全部重量,造成患者行走出现明显跛行,甚至丧失行走能力。
中国有句古话“伤筋动骨一百天”。但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骨折后“一百天”就能恢复好的。就从最表面的来说吧,虽然骨折了,但是每个人的受伤程度和自身身体状况是不同的,间接性地就影响了骨折愈合的速度和恢复的程度。
如果骨折在9个月后还没有愈合的话,且没有进一步愈合的倾向已经有3个月,那就是非正常的骨折愈合了,需要给予医疗干预。
可是现在一般来说,时间限度大约为6个月,这样的话,能及时诊断原因,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日的由来是什么?
骨质疏松日的由来世界骨质疏松日由英国国家骨质疏松学会于1996年首次创立。1997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开始发起和支持,并定于每年6月24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随着活动逐年稳步增长,影响力日益扩大。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开始参与,并最终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调查,全世界50岁以上的女性有1/3,50岁以上的男性有1/5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有近5000万人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因为骨质疏松症没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那样明显的症状,对身体的危害是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所以被称为“无声杀手”。
应对骨质疏松不仅仅是中老年人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而是应该贯穿人的一生,因为这个“沉默的杀手”可能在不同的年龄“出招”,更擅长“深度潜伏”。等你发现的时候,就太晚了。
统计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56%,其中女性发病率高达60%至70%,90%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将面临脆性骨折的威胁。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多位专家了解到,骨质疏松一旦出现严重的上身问题,预防起来并不困难。
骨质疏松日的宗旨是啥?
骨质疏松日的目的是教育和传递信息给那些不重视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的政府和人民。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腰痛最常见,占疼痛患者的70%-80%。而且疼痛会沿着脊柱蔓延到肋骨,以至胸部和腹部。通常弯腰、咳嗽、疲劳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也有身高矮、驼背的情况,主要见于中老年女性,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腰痛之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