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错过治疗最佳时期,治疗肿瘤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因此,每年定期体检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参加肿瘤预防体检,还是做早期的筛查诊断,以及在中后期的治疗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检查总是一直伴随着我们,是不是每次检验报告上一堆字母完全看不懂,但又特别想知道它们代表着什么,以及对于你的健康它们意味着什么呢?所以,下面这些知识你一定要了解
一、肿瘤标志物(TM)到底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升高的一类物质,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类和糖类,医学上称为肿瘤标志物,英文名称是TumorMarker,通常简称TM。这样说你可能更容易理解:它们就是人体的一些指数,当这些指数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与肿瘤相关。
TM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可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在临床中,TM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监测肿瘤有无复发、指导后续治疗等。
二、常见肿瘤标志物 (TM)检查项有哪些?
1、癌胚抗原(CEA)
CEA是首先在结肠癌病人的血清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在胎儿3-6 个月的血清中也可以检测到,所以称作癌胚抗原。研究显示,原发性结肠癌患者出现CEA增高的比例达45%-80% 。除原发性结肠癌以外,胰腺癌、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统肿瘤的阳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 。
除了上述癌症,其实部分患有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变病人的CEA也会升高。不过,这类升高远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ng/ml 。此外,吸烟者人群CEA 普遍高于非吸烟人群,吸烟者中约有39% 的人CEA>5ng/ml,约在5.5ng/ml左右。尽管良性疾病CEA也会升高,但是CEA升高一定要被重视。CEA高于正常值,又无明显的消化道疾病、无吸烟史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做CT、B超、肠镜、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因此,如果在体检中发现CEA增高,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2、糖基抗原(CA19-9)
CA19-9在胰腺癌、胆囊癌患者中会发生明显升高,可作为其诊断和鉴别指标,肝癌、胃癌、食管癌、部分胆管癌的患者亦可见增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胃部不适、胃炎、风湿病等,但一般升高在正常值的2 倍以下。临床上有许多这样的患者,看到CA19-9升高就很害怕,其实大可不必,一定要看升高的程度和机体在检测时的状态,结合临床、CT、B超等检查结果再做诊断。
3、糖基抗原(CA125)
CA125不仅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 CA125的水平也会升高。
CA125对于女性尤为重要,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判断愈后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卵巢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指标,同时也是非卵巢癌中的重要参考指标。研究证实,卵巢癌病人的血清CA125水平会明显升高,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40% 、胰腺癌50% 、胃癌47% 、肺癌44% 、结肠直肠癌32% 、其他妇科肿瘤43% 。
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CA125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此外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CA125也有升高的可能。
4、糖基抗原(CA15-3)
CA15-3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乳腺癌初期的敏感性60% ,乳腺癌晚期的敏感性80% 。
CA15-3对乳腺癌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转移诊断有重要价值。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 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此外,CA15-3水平增高的乳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时间较CA15-3正常的患者要早许多。据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变化与其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之间存在改变的一致性,尤其是有远处转移灶者,其CA15-3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显着增加,所以,CA15-3具有对乳腺癌转移起监视的作用,如其血清水平持续升高,则应开始或加强化疗、放疗或改用内分泌治疗等。
5、甲胎蛋白(AFP)
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AFP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检测出80%以上的肝癌及大部分的生殖器肿瘤,如卵巢癌、睾丸恶性肿瘤。AFP是人体胎儿期血液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在胎儿的肝细胞内合成,而到了成人期,肝细胞就会失去这种合成能力。因此AFP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微,但在肝细胞功能发生异常,特别在患有原发性肝细胞癌时,血清中又可出现AFP升高,所以临床上常常借助AFP的检查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肝癌病人血中的AFP比正常人明显升高10倍至数万倍,所以如果AFP检查结果大于400ng/ml,确实要引起警惕。 不过,AFP升高也并非肝癌的专利。因为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或者肝硬化患者的AFP都会增高,不过这类升高一般不超过300ng/ml。普通肝炎AFP增高的时期不长,随着转氨酶恢复正常,AFP也会逐渐减少到正常水平。除了肝炎、肝硬化,先天性总胆管闭锁、开放性骨脊裂的胎儿、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其AFP指标也会有所增高。怀孕也会使AFP指标升高,正常孕妇在妊娠3-5个月时AFP会达最高峰,但一般不超过200ng/ml。
6、糖蛋白抗原(CA50)
CA50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正常血<20μ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脏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
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NSE在脑组织细胞的活性最高,外周神经和神经分泌组织的活性水平居中,最低值见于非神经组织、血清和脊髓液。它被发现在与神经内分泌组织起源有关的肿瘤中,特别是小细胞肺癌(SCLC)中有过量的NSE表达,导致血清中NSE明显升高。
正常参考值:血清<15ug/L。①被认为是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60%-8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NSE升高,在缓解期,80%-96%的患者NSE含量正常,如NSE升高,提示复发,用NSE升高来监测复发要比临床确定复发早4~12周。②可用于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的病情变化,评价疗效和预报复发。③内分泌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的血清NSE也可增高。
8、糖类抗原(CA242)
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鞘糖脂类抗原,几乎总是和CA50一起表达,但两者受不同的单克隆抗体识别。在临床上均被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诊断,与CA19-9、CA50相比,新一代的CA242在胰腺癌、胆囊癌和消化道癌中的灵敏度、特异性更高(CA50、CA19-9易受肝功能以及胆汁郁积的影响,在良性阻塞性黄疸以及肝实质性损害记疾病时常出现假阳性)。
糖链抗原CA242是消化系统尤其是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胰腺癌、结直肠癌患者该指标明显升高。它的Cutoff值一般在20KU/L,恶性肿瘤时检出率可达60--85%,且含量较高。另外,某些胃癌患者该指标也会升高。
9、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72-4)是检测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的化验标志!这也是一个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此指标升高不代表一定就是患了肿瘤主要见于胃肠道,卵巢肿瘤,对胃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敏感度较高,对胆道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CA72-4是一种由cc49和B72.3两株单抗识别的粘蛋白样的高分子量糖蛋白,分子量为220-400KD,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 U/mL,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以>6 U/mL为临界值。良性胃病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达42.6%,如与CA19-9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56%。
10、细胞角蛋白(CYFRA21-1)
细胞角蛋白(CYFRA21-1)是一种主要用于检测肺癌的肿瘤标记物,尤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肺部存在不清晰的环形阴影,同时血清CYFRA21-1浓度>30ng/ml,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性非常高。各类非小细胞肺癌阳性检出率为70%~85%。CYFRA21-1的血清浓度水平高低与肿瘤临床分期正相关,也可作为肺癌手术和放化疗后追踪早期复发的有效指标。CYFRA21-1的血清高浓度水平提示疾病处于进展期和预后不良。质量成功的标志是CYFRA21-1的血清浓度迅速下降,反之则表示病灶未完全清除。血清水平下降后又升高,则提示疾病复发。但是,CYFRA21-1阴性也不能排除存在肺癌的可能。CYFRA21-1对各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
另外,CYFRA21-1对其他肿瘤,如侵袭性膀胱癌、头颈部、乳腺、宫颈、消化道肿瘤均有一定的阳性率。
1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是恶性肿瘤及其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结果,并随着肿瘤的形成和增长逐渐释放到外周血液。使用于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鼻咽癌、胶质瘤、前列腺癌等辅助诊断,可作为肿瘤的早期发现。
12、鼻咽癌EB病毒抗体检测
准确地说EB病毒不是肿瘤的标志物,而是肿瘤相关物。与其他肿瘤标志物不同,EB病毒不是肿瘤组织产生的,但在鼻咽癌的患者中,90%以上EB病毒检查阳性。因此, VCA/IgA(壳抗原抗体)、 EA /IgA(早期抗原抗体)、EBNA/ IgA(核抗原抗体)测定可作为体检筛查鼻咽癌的方法之一。正常值为:VCA/IGA(壳抗原抗体IgA)≤1:10,EA/IGA(早期抗原抗体IgA)阴性,DNase(EB病毒DNA酶抗体)≤30%。当VCA/IgA、EA/IgA两种抗体呈阳性者患鼻咽癌的比例分别为2%和30%一40%。但是在EB病毒阳性的人群中,有部分是鼻咽喉部的炎症。
三、哪些因素会影响肿瘤标志物(TM)的浓度?
肿瘤标志物的浓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分析患者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或作为诊疗的依据。影响肿瘤标志物浓度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肿瘤细胞总量、肿瘤质量、肿瘤扩散程度及肿瘤分级水平,还有标志物合成与释放速度。
另外,有些类型肿瘤以及非分泌型肿瘤虽可表达肿瘤标志物,但不会释放到人体体液中,所以这类肿瘤虽然存在,但并不会产生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升高。如果肿瘤血液供应较差,则到达外周血中的标志物可能会较少。如大量肿瘤细胞崩解,可使TM浓度增加,使TM浓度与肿瘤大小可能明显不成比例。如果机体出现代谢障碍,某些TM浓度将不成比例的升高。
四、肿瘤标志物(TM)异常一定是癌症吗?
首先,答案是否定的。肿瘤标志物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不能仅凭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进行确诊。同时,也不提倡普查,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的预防筛查。
肿瘤标志物与肿瘤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临床上要求的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对肿瘤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100%,然而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具有 100%灵敏度和 100% 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一些其他因素也容易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例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可致AFP升高吸烟可致CEA升高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可致PSA升高急性胆管炎、急慢性胰腺炎、胆汁淤积症、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可致CA19-9升高月经期,心功能衰竭、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可致CA125升高。
此外,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非常复杂,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会有差异,不能仅凭是否超过参考范围而进行诊断。目前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的筛查和肿瘤患者的复查、肿瘤发展程度及预后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观察和评价等。肿瘤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后才可初步诊断,而确诊往往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所以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并不能够确诊癌症,拿到显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化验单也不用太过紧张,谨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排查。
五、哪类人需要做防癌检查?
癌症可以通过防癌筛查早期发现,但不同年龄段的人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筛查。
20岁后的防癌体检。对于女性来说,有性生活后就要每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这是目前最有效、最简便易行的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办法。
30岁后的防癌体检。女性要特别注意乳腺检查。月经第9—11天应该自检,绝经或更年期女性最好每月固定一天进行自检。
40岁后的防癌体检。约15%的肺癌病人早期没有症状。40岁以后的中年人,尤其是吸烟的人,应每年做一次胸部X线或CT筛查,对早期发现肺癌有积极意义。此外,还应对胃癌进行筛查,包括胃蛋白酶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胃肠X线检查等。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乳房体检,每1—2年做一次乳腺X线摄片,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每3年做一次妇科检查。4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每年都应做一次肛门指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检查血清甲胎蛋白。酗酒的人应定期检查口咽部。
50岁后的防癌体检。有结、直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腹泻、便秘、便血史的人最好做肠镜,筛查结肠病变,不适合做肠镜的人可改用CT检查。男性还应在体检中增加一项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前列腺癌。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的机会也会增加癌症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但往往后果很严重。因此,定期体检尤为重要,在其对身体健康还未造成损害时进行治疗,出现癌症的概率会减少很多。
温馨提示:
在防癌体检中,肿瘤标志物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体内产生的一些特殊物质,这些物质在癌症患者体内含量明显超过正常人,通过抽血测定其含量就可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细胞学、内外科、彩色多普勒、CT等检查相配合,能够增加诊断的准确率,可以起到很好的筛查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及癌基因产物等。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 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⑴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⑵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⑶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⑷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⑸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⑹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⑺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⑻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⑼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⒀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⒁铁蛋白(SF)为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⒂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患者体液中升高;⒃鳞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动态检查和多项联合检查更有价值。那么对于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如何选择呢?不同的肿瘤会一些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如CA153常出现在乳腺癌;CEA常出现在肠癌、胃癌;CA19-9常出现在肠癌、胰腺癌;CA125常出现在卵巢癌等等。临床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肿瘤检查不同的标志物。同一种肿瘤或不同类型的肿瘤可有一种或几种肿瘤标志物异常;同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在不同的肿瘤中出现。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标志物可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肿瘤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如对于乳腺肿瘤可查CA153、CEA、CA50和SF;对于肺肿瘤可查CY211、CEA、NSE和CA50;对于肝肿瘤可查AFP、CEA、CA199和SF;对于上消化道肿瘤可查CEA、CA724、CA199、CA50和SF;对于肠道肿瘤可查CEA、CA242、CA724、CA199、CA50和SF;对某些单顶标志物如原发性肝癌AFP、卵巢癌CA125、前列腺癌PSA及甲状腺癌TG在肿瘤检查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由于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所以,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结果正常在某些情说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样,如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仅达75%到90%,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为阴性。因此,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如果体检中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该提高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担忧,需要进一步通过CT、B超、MR或最先进的PET/CT等手段检查,必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如果肿瘤标志物只是单次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就不必那么紧张了。总之,各种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千万不要因为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以为自己患了癌症,而应该提高警惕,做进一步检查和观察。但对于已确诊的肿瘤治疗后,那么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意义就非常大了,如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往往预示着肿瘤的复发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可提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临床医师都认识较深入,但对甲状腺癌治疗后用甲状腺球蛋白(TG)作为其疗效及复发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误区之一是有肿瘤标志物异常就认为有恶性肿瘤。误区之二是肿瘤标志物正常就认为无恶性肿瘤。因为大多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许多良恶性病变均可导致其异常,因此其升高不一定都是肿瘤。另外有些确诊为肿瘤患者其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这可能与其产生肿瘤标志物水平较低或基因不表达有关。因此,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要正确分析,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更大。尽管临床上对高危人群体检中也能发现早期肿瘤患者,但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在诊断中只有辅助诊断价值,应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而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疗效评价及复发转移检查意义更大一些。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腔或上咽喉部的癌症。在世界的某些地区,例如东南亚和非洲,患此病的人比其他地方多,主要是由于膳食和遗传因素的影响。鼻咽癌的临床表现较多,早期主要有以下5个症状。因此,大家应该提高警惕。鼻塞:鼻塞是鼻咽癌另一个早期表现。大多表现为单侧鼻塞。当鼻咽肿瘤增大时,可能出现双侧鼻塞。
涕血:涕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表现为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又称为回吸性痰中带血。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患者疏忽,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
耳鸣、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该症状是由于鼻咽癌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口所致。听力降低也可能是鼻咽癌进一步恶化损伤听力神经所致。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误治疗 头痛:初诊鼻咽癌时,大约70%的患者有头痛症状。鼻咽癌的头痛症状常表现为偏头痛、颅顶枕后或颈项部疼痛。鼻咽癌头痛大多与癌组织侵犯颅底骨质、神经和血管有关。
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在脖子上触摸到“包块”而就医。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无疼痛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以上5种表现的任一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以排除患鼻咽癌的可能。即使出现癌变,也不必惊慌,因为只要及时就医,合理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