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角度来看,人生而自由,这是天赋人权,和人生而平等是一样的概念,只是所谓的权利总是要对应同等的义务,否则别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所谓的义务或限制一面,就是所谓的“枷锁”。此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为其一。
其二,生而自由,无疑是一种期望或是一种理想,当理想回归现实,则总会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即这样的“枷锁”是无疑存在的。我们的目标不是实现“人生而平等”这一实体问题,而是如何控制“枷锁”这一程序问题。诸如在法律上,程序往往比结果更重要,我们更多的时候只能保证程序的公正,而结果的公正往往部分认为,所以我们期待如果能实现更好的“枷锁”,即限制个人张狂的同时不限制人性和道德的自由,如此~
“ 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这是卢梭对其所处社会时代人的生存状况作出的概括性论断。可以说,2020年的我们仍旧活的不自由,原因不仅仅来自于外部,更多的源于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点来思考自由:
1.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讲的是没有人非法的约束你,而不是说你可以驾驶飞机自由的穿越国界,从非法约束的角度来讲,明显的强制控制人身自由比较少,但是有隐性的,比如说强制加班的996,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控制。
2.精神自由
精神自由讲的是形成自己的思辨判断能力,不被道德/社会压力/他人评价所强制影响,而不是自由的给他人灌输理念,让别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被家人的价值观所影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被朋友同学等同辈的生活进度所影响,改变了自己对一件事情的态度,比如说同辈都结婚生子的时候,会感觉自己老了,或者说到了结婚的年纪了,实际上人的一生充满波折,每个人的寿命不一样,文化积累不一样,经历阅历家庭环境等均不一样,那么为什么会有所谓的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呢。时间是公平的,平均的分配到每个人身上,但是人生是不一样的,同样是20岁,有些人可能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许多年,有些人可能还在复读考大学,有些人可能大学马上就要毕业,每个人的时间节点是不一样的,自然对于同一个年龄点,每个人要做的事情也不一样。
3.财务自由
我所理解的的关于财务的自由是在自己的想法中,用钱可以满足一部分基本需求,比如说钱可以让人不挨饿,但是山珍海味就是另外一个级别了,钱可以让人减少来自疾病的痛苦,但是玻尿酸美容针什么的就是另外一个级别了。财务自由并不是被动收入覆盖了生活的成本,因为我所理解的生活的成本也是千差万别的,而生活成本的产生与人所选的生活是相关的,而不同的城市,职业,行业等带来的生活上的差别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也许你需要一千万才能够达成财富自由,但是对于部分月薪4k的工作者来讲,一百万俨然可以当场退休。那枷锁是什么,是领着4k的薪水,向往着40k的生活,最终让工资奴役了自己,有理想没有错,但是物质的不切实际的过分的追求,往往会导致自身思想的偏差,从而导致行为的过失。
其实从以上三个点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 不自由的深度原因,自我价值观的枷锁 。如果你觉得必须要环游世界才是真的人生自由,那么环游了中国对你来讲也是不自由;如果你没有自己思维与判断能力,盲目的随大流,活在他人的评价中,父母的指导中,本质是也是精神的不自由;如果你觉得必须要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存款过百万才是自由,那么月薪十万也是战战兢兢。其实对于这些人/事/物的理解认知判断一方面源于社会的实践,另一方面则出于自己的价值观。社会实践往往存在客观性与共通性,比如说我们同样中午吃的20元的简餐,三和大神觉得自己是饕餮大餐,美美的享受了一番,但是对于普通白领来讲则是十分普通的工作餐。饭的本身并没有改变,不一样的是人的想法思维价值观。简单来说, 价值观是人自身经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所打造出来的对于事物好坏对错的一套检测的标准 ,这个标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是在年幼的时候是在不断的成全这个标准的基本架构,到了20岁以后,则是添砖加瓦,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才会有那种说法:20岁以前接触的新的东西都是天经地义,20-40岁接受的新的东西都带有瑕疵,40-50岁之后看到的新的东西感觉都是奇奇怪怪得难以接受。 其实新事物永远都在产生的过程中,而我们人本身的价值观的变化,导致了我们对于新事物的看法越来越不一样。
从价值观出发,我们可以找到通往自由生活的路径:
1. 控制欲望 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调节自己欲望,让自己容易满足,从而才能更多的享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享受中午20元的简餐,感恩上苍赐予的每一次食物。
2. 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个别人不仅仅是路人,更是自己的同学朋友,父母家人。形成自己的独立的思辨能力做出合适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让自己减少社会压力,道德压力的选择,主动的去做选择并承担责任,而不是被动的选择最后怨天尤人。
3. 扩大自己的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你的胸怀越大,你能够容下的人/事/物越多,你所能够接纳的信息也就越多,你的成长速度也会增加。能够接受不一样的观点,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升级自己的认知。
严格来说, 这世上并没有该过的生活,只有该遵守的法律 。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比盲目的过日子更重要,一切源于认知,但是又归于认知,从价值观出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断的实践,测试,调整,最终优化,迭代,升级自己的认知,达成相对的自由。
浅显一点来讲,我觉得是人生来就是自由之身,可以追求自己想做的,拒绝自己不做的,但是这些权利又在一个范围之内,即“枷锁”这个枷锁也就是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了。故而意思是:人有自由但是这个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摆脱体制化的过程。当我们呱呱落地,不带任何东西来到这世上,被迫地接受这世俗。起初我们可能会有所反抗,可渐渐地我们开始习惯,习惯身份差异、习惯贫富差距,逐渐被体制化。
这是《社会契约论》除序言之外的第一句话。
某种意义上,这句话的需要被放在卢梭整个作品的框架之下来理解。卢梭作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人类处境的诊断,另一部分是针对这个诊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第一部分的代表作就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如果从这部分讲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这句话是对《论不平等》本身的一个回望与概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