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证候之一,是人体诸多疾病的病因病机所在。气滞血瘀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若气行不畅,无法行血,则血停而瘀生。气滞、血瘀互为因果,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又加重气滞。多由情志郁结或跌仆闪挫而致。气滞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现。
气滞可根据临床解剖结构分为:肾间气滞:指人突然受惊吓,或肾脏虚损,导致命门火弱,人体无法炼精化气,致使任督二脉、十二经脉循行不畅,造成的气滞,常表现为水湿阻滞。膈间气滞:指因心、肝、胃、小肠、大肠等出现了问题,或因缺少运动,造成了横膈肌功能低下,运作节律失常,气脉不通,进而气滞,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纳差、排便困难等症状。心肺气滞:指心肺功能不全,导致自然之气与身体内部之气交换运作受阻,造成气滞,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通气或换气障碍。
血瘀又分为气瘀、炁瘀、心瘀、寒瘀、湿瘀、痰瘀、物瘀、思瘀。气淤多因心智问题,时常生气,造成了经络堵塞,导致血流不畅,常表现为精神状态差,无精打采。心瘀:一个人心机深沉,心机重,心中郁结,结果会导致经络堵塞,气血不畅,造成血瘀。心主神,多表现为神志不清、神志模糊。寒瘀:因受寒而导致的气血不至,气滞血瘀。多表现为寒气淤积、手脚冰冷、面色苍白。
气滞血瘀的原因:气滞血瘀也是在中医里面,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类型,一方面气血气滞常常表现胸胁胀闷,郁结,然后情绪上郁郁不欢,不快乐的表现,这个是状态上的一种呈现。
如果是血瘀有血脉运行的障碍,可以看见舌苔发暗,上面有瘀斑、紫斑、瘀点这些情况。在舌底有时候还会出现脉络的迂曲的表现,有些青筋的表现。有些时候会在皮肤表面出现静脉曲张,静脉凸显的比较明显,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以气滞之后,血气就不能够循环,就是气滞血瘀。
女性气滞血瘀表现比较明显,月经的时候容易疼痛,痛经或者月经的量,里面含有一些血块,也就是瘀阻不通的一种表现。如果气滞血瘀更为明显,更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血管的阻塞,出现血栓,在心脏部分就会出现冠心病、心肌的缺血。
另外在脑部疾病就会出现脑血栓、脑栓塞、出现脑梗死,还有缺血性脑病的出现,需要及时的预防,最常用的预防气滞血瘀的药,可以把田七打成粉进行冲服,每次2-3克就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