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般一出生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耳朵上面有个小洞,轻轻挤压还可以挤压出像豆渣样的白色物质
3、。瘘管开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少数可在耳廓的三角窝或耳甲腔。耳前瘘管如果没有任何症状,或者没有感染,可以不做治疗处理,但是要记得保持局部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如果有局部瘙痒,分泌物溢出的,建议行手术摘除耳前瘘管。
4、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时候,周围的皮肤就会充血肿胀甚至化脓,需要切开排脓,等待炎症消退两周以上才能做完整的耳前瘘管摘除手术。
这个小孔是一种先天性耳畸形,医学上称为“耳前瘘管”,它可能是遗传,也可能是偶发。有些人两侧耳朵都有小孔,还有些人只有一侧有,但大部分的耳前瘘管现象出现在右耳。
该种现象是一种 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先天畸形),其真正的名字叫做“耳前瘘管”,很多人成年后仍然有。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解锁下“耳前瘘管”这个专有名词吧!
耳前瘘管,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耳前瘘管其实从胚胎时期就出现了。胎儿发育时,形成耳廓的第一丶二腮弓融合不全,或者第一腮沟封闭不全,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简单点,就是胚胎时期耳朵上应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好,留下了小孔)。
从皮肤表面看,它只是一个小洞,但其实里面很复杂,甚至能够直接穿过耳轮脚或耳廓软骨,深入颅内。
小小耳朵洞,危害可不小!
由于耳前瘘管的管腔壁内有毛囊,汗腺,脱落的角化物质等,因此如不注意清洁有时会散发出臭味,甚至有感染化脓的危险。
耳前瘘管感染时瘘管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疼痛或脓肿并形成溶破。需要注意的是一次发炎后,瘘管便会反复发炎化脓感染。由于管腔也会向深部发展,少数感染可延伸到外耳道或乳突部。反复感染者,局部可发生长期不愈的瘘管或遗留下疤痕。
看到这,你还觉得这个小小的耳洞,是富贵与聪明的象征吗?是不是突然非常担心,不知该如何是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该如何制服这个小小耳朵洞吧!
一.日常预防工作要重视
耳前瘘管是个先天性的畸形,但是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可能避免感染,同时也避免手术。
1、耳前瘘管的患者一定不要用手去揉,去挤压;
2、保持局部清洁。洗脸的时候,记得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后;
3、保持耳部干燥。如果耳朵周围有水,用棉签擦拭即可;
4、一旦耳朵发痒,需及时看医生。
二.一旦感染,需手术切除
一部分有耳前瘘管的人,平时没有任何不适感。但 一旦发生感染一次,今后就会反复发作。
因此一旦发生急性发炎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炎症,并进行局部热敷。如已形成脓肿,则需到医院手术切开引流。待感染控制后,进行瘘管切除术,避免反复感染。
如果不切除瘘管,很可能造成瘢痕粘连,最终形成脓瘘和瘢痕,严重的还可造成耳廓畸形!
Ps:虽说是个手术,但妈妈们也不用过分紧张,因为这是个非常小的手术,时间也比较短,加上现在医疗技术发达,所以基本上不会有后遗症,疤痕也不怎么明显。
这是先天性疾病:耳前瘘管。这个小洞是伴随着您成长的。小洞一般长在耳轮脚附近(耳屏的正上方)。
平时看起来就象是皮肤的一个浅凹。
这个小凹其实就是瘘管在皮肤上的开口。
当抵抗力下降,有细菌自瘘管口(小洞)感染瘘管,就会出现局部的脓肿。
一旦出现脓肿,则需先切开引流,感染控制后,必须手术完整摘除瘘管组织。
而您此时并无急性感染,小洞里的臭味液体是长时间存在瘘管里发酵的细菌残渣等等组成。
平时注意不要刺激瘘管,忌压、揉、捏瘘管口,忌瘘管口内进脏水,
一旦感到瘘口周围疼痛,必须立即使用抗生素。
如果对此困扰,有手术愿望,可以在无明显感染(红肿痛)的前提下,行耳前瘘管切除术。无急性发作史的病人,手术界线清晰,容易彻底切除,不易复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