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轻度弱视:视力为0.8〜0.6。
(2)中度弱视:视力为0.5〜0.2。
(3)重度弱视:视力为≥0.1。
常用的治疗弱视的方法有:
1、配镜:对12周岁以下的儿童,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的目的是使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图像,给视觉功能发育一种良好的刺激,为提高视力创造基础。
2、遮盖:一侧视力极差时,一定要把视力好的眼睛盖上,强迫弱视眼多用。遮盖需要制作一个眼罩,家长可用黑布将眼镜片挡住,盖得越严越好,最好在里面加上一层红布,这样遮盖就更好了,遮盖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
3、压抑疗法:适用于一些年龄偏大且不愿遮盖的患儿,通过散瞳和 验光配镜,达到保证弱视眼看物体比视力好的一侧眼睛更清楚的目的,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
4、功能训练:让患儿用弱视的眼睛多做精细工作,从而提高视力,家长可以根据患儿年龄、视力情况,选择如描画、穿珠子、剪纸、绣花、穿针等不同方式加以训练。
5、视觉多维训练系统:视觉多维训练系统可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与视觉功能;还能进行轻度斜视的矫治,帮助斜视手术后视觉功能的恢复。训练课有效增强和完善视功能障碍患者的视觉功能,缓解眼睛视力疲劳,提升视觉技巧。
6、补充视力营养法:从根本上补充视力营养,促进视神经的发育。此方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弱视视力会逐渐提升,年龄越小也越容易恢复。
近视眼怎样划分“近视度”?正常人的眼睛不但能看清近处的东西,但对远处的物体却感到一片朦胧,并在看书时常感到眼睛很疲劳,高度近视的人则可能对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近视眼根据其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三种。近视的度数在300度以下者为轻度,300~600度者为中度,600度以上者为高度。高度近视又叫进行性近视或恶性近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加深,还可并发白内障、玻璃体混浊和眼底病变。
近视按病因分为两大类
1、轴性近视:是指眼轴拉长而屈光力正常,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近视,高度近视多为轴性近视。
2、屈光性近视:是指眼的屈光力增强但眼轴正常,常见的原因有:
A.角膜弯曲度大,曲率增加,如圆锥角膜。
B.晶体弯曲度增大: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和某些糖尿病晶体肿胀或屈光间质密度增大,均可使晶体屈光力增加。
C.调节痉挛:睫状肌痉挛,使晶体悬韧带松驰,晶体的屈光度增加,或由眼球挫伤后引起
近视眼按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可分为两大类
1.单纯性近视:主要指600度以内的近视,这类近视眼的特点是眼的屈光系统与视网膜两者匹配不正常,而视力明显降低,这类近视眼如果采取正确的治疗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的。
2.
病理性近视:主要指600度以上的近视,这类近视眼除了屈光系统异常外,还合并有其他组织的病理改变,如近视性巩膜后葡萄肿、视网膜剥离、黄斑部出血、视网膜萎缩、黄斑变性、玻璃体浑浊和晶体浑浊等。这类近视眼采取治疗后往往得不到较好的效果。
≥6岁1.0。
人眼睛的最大特征是辨认细节的能力,常以视角分辨率来表示,5岁时视力为0.8-1.0,6岁为1.0或以上。正常人的眼睛视力在1.0以上。
1至7周岁的儿童,为了保护眼睛,必须选择不带有锐角的玩具。同时,家长和保教人员要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做危险的游戏,看书时光线要明亮、柔和,应避开强烈的阳光。
看书的姿势要正确,书与眼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以上,并且要特别注意光线亮度是否合理。
扩展资料
裸眼远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为视力不良或视力低常。视力低下的分度标准为0.7-0.9为轻度视力低下,0.4-0.6为中度视力低下,0.3及以下为重度视力低下。
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
学生中的视力低下大部分为近视。近视眼发生的影响因素有环境因素、体质营养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其中体质因素占很大的比例。
注意眼睛的保健。预防近视眼提倡一个早字,即应在学龄儿童时开始。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可以减轻减慢近视眼的发生,尤其是室外体育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视力低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