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建议:骨软骨瘤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以往考虑到该肿瘤将随着骺板闭合而停止生长,且恶变率极低,出现局部疼痛、妨碍关节活动或压迫血管、神经和脏器时,才是手术切除的指征。但最好是骨软骨瘤一经确诊,就应择期手术切除。
12岁的俊俊一个月来总是喊“腿疼”,特别是膝盖关节处,在晚上疼得比较厉害。由于儿子平时活泼好动,俊俊的爸妈以为是儿子在玩耍时不小心磕碰导致,加之生长发育期间孩子也容易出现一些“生长痛”的情况,所以一开始并没有过多关注,可随着疼痛感越来越强烈,俊俊的左腿膝盖也开始肿了起来,肉眼可见比右腿粗了有一倍。爸妈这才带俊俊到医院就诊。
一系列的检查之后,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俊俊得了 恶性尤文氏肉瘤 ,是一种恶性骨肿瘤。而由于确诊时间太晚,肿瘤已经差不多把俊俊的腿骨“啃”空了,可能需要进行左腿截肢手术才能保住性命。
俊俊父母懊悔不已:都怪我们错把骨痛当成了“生长痛”,没能及时带他检查,害了孩子!
原发恶性骨肿瘤是十分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率0.2%左右。恶性骨肿瘤最为常见的是骨肉瘤,其次是软骨肉瘤,再其次是尤文肉瘤。恶性骨肿瘤严重威胁青少年生命,其中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见于10~25岁的青少年,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
目前,骨肉瘤的发病率已经占据儿童肿瘤的15%~20%,恶性程度较高,有20%的患者在初诊时就检查出肺转移病灶,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50% 80%。
骨肉瘤初始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痛,常可由劳累、外伤而诱发和加重。由于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的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因此对于青少年患者不明原因或有局部的轻微外伤的关节周围的持续性疼痛,尤其是膝关节周围的持续性疼痛,要考虑到有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可能。
骨肉瘤五年生存率相对较低,致残率相对较高,对患者和患者的家庭以及 社会 影响均较大,因而我们应该重视骨肉瘤的早期表现。
1、常会被误认为“生长痛”
北京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方志伟教授 表示,生长痛一般是偶然间断发作,起病急,发作时间短,短期内疼痛能自行缓解。但如果孩子的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肱骨上端,即下肢特别是膝关节周围经常疼痛,且初为 间歇性,后逐渐加重转为持续性,夜间明显,止痛药物无效时 ,家长应考虑是骨肉瘤的症状。
2、不明原因的关节肿痛
骨肉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除了肢体疼痛还有关节肿胀。如果青少年出现 不明原因的肢体关节肿胀及肿块 ,晚期局部还会发热发红,常规消肿治疗无效,则要接受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X线片、核磁等检查。
3、病理性骨折及跛行
跛行和病理性骨折也是骨肉瘤不容忽视的重要临床体征,尤其是儿童期的患者。对于这类年轻的、有轻微外伤的患者,如果出现病理性骨折就要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可能。如轻微外伤后出现跛行时应对其进行2 3周的观察,如果患者的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缓解后重新出现症状,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需要尽早前往医院做详细检查。确诊恶性骨肿瘤的检查包括 局部的X线、CT扫描、磁共振扫描,必要时要进行增强扫描 ,由于恶性骨肿瘤易转移到肺,进行胸部薄层CT扫描可以有效发现早期的肺部转移灶。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传统治疗骨肉瘤的方法是截肢,虽然能够切除肿瘤,但也给患者造成了终身残疾和严重的心理创伤。更令人沮丧的是,即使截了肢,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不足20%。
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关节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化疗方法的改进,骨肉瘤的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不是所有骨肉瘤患者都需要截肢。目前, 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是骨肉瘤治疗的标准方案 。
即在骨肉瘤早期,通过手术前化疗缩小原发病灶,能最大限度地消灭亚临床病灶,然后将肿瘤整块切除而避免殃及肢体。切除肿瘤后,运用肿瘤骨灭活再植术可以尽可能保留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常见的瘤段骨灭活方法有煮沸灭活、高温水浴灭活、液氮冷冻灭活、辐射灭活和乙醇灭活等。例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团队经过反复尝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及应用10% 20%的高渗盐水, 在水温60 的情况下进行瘤壳骨的灭活再植。 实验证明,与传统应用酒精等灭活方法相比,高渗盐水能够渗透到骨骼深部,因而对于肿瘤细胞的杀灭更加彻底。同时,高渗盐水还能够保存骨的生成蛋白,便于重新植入患者体内的生长存活。
与其他保肢治疗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费用低廉、易推广、可保留关节、瘤段骨与宿主匹配良好无排异反应等优点。但该方法也存在并发症,如骨折、钢板螺钉断裂、骨不愈合及关节活动差等,需要综合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当然,保肢也是有条件的。据统计,由于缺乏对骨肉瘤的正确认识,约六成的患儿就诊时已为中晚期,约一半病人因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而延误病情。对于骨肉瘤患者来说, 首诊首治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保留肢体功能。 是否适合保肢治疗要看时机,如果延误治疗时机,无法保肢不说,半年至一年内肿瘤就会发生肺转移,导致患者死亡。有些患者或家属盲目追求保肢治疗,忽略实际病情,其实并不利于患者长久地生存。
近30年来,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每年有3万 4万名儿童确诊肿瘤。
儿童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母亲怀孕时接触放射性物质、环境污染均有一定关系。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需要高度警惕: 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出现淋巴结肿大,无痛性肿块;腹部、四肢有包块;一过性症状,如腹胀、呕吐、眼球前凸、眼睛疼等;孩子突然生长变慢或是消瘦,精神不好、不哭不闹等。 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性强的医院进行检查。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实体肿瘤患儿经过规范化手术治疗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很多人都以为恶性肿瘤只与成人有关系,但事实上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意外死亡,骨肉瘤就是其中一种。
如果青少年出现肢体的肿、痛,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并伴有关节活动受限,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得到及时的治疗。如能在早期发现骨肉瘤,则有效的治疗手段较多,且治疗后的效果也比较满意,使病人的生存期大大延长。特别是早期骨肉瘤的治疗以保肢为主,这样对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都有极大的益处。#谣零零计划# # 健康 科普大赛#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臼齿外软骨肉瘤在日常生活中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椎间盘外软骨肉瘤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目前认为有三种常见的病因,包括骨骺软骨迁移和增生、椎间盘外软骨前组织异常增生和遗传异常。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病因如何引起骨外软骨肉瘤。
首先因为干骺端软骨迁移和增生:干骺端软骨是人体关节中正常的软骨组织,具有多种功能,有利于关节运动。然而,在一些异常情况下,如长期的关节运动摩擦导致软骨损伤和修复的持续反应,部分骺软骨可能会迁移出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软骨可能会生长并形成明显的软骨肉瘤。
其次骨外前软骨组织的异常增生: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骨外前软骨组织的分布含量非常少。在一些身体损伤后,局部刺激物的分泌增加,导致前软骨分化为骨外软骨。如果只有少量的软骨在骨外形成,病人受到的不利影响会比较小,而如果继续生长,则会形成肉瘤。遗传性异常。极地软骨肉瘤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自身相关基因的异常,导致极地软骨组织的异常增生。由于自身基因的异常,这类患者在手术切除后也非常容易复发。因此,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应及时跟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在大多数情况下,外生软骨肉瘤患者会有局部疼痛。这将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影响患者的正常学习和工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极外软骨肉瘤具有迁移性,很可能迁移到其他器官并发生增生,形成肉瘤。因此,一旦检查发现存在极外软骨肉瘤,应立即到专科医院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