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曾经试过一个下午喝了三四杯(肚子饿,天真的意味喝点东西能填填肚子),结果很痛苦,一整个下午包括晚上,人是浑浑噩噩,肚子是一阵阵反胃和冒气,那个痛苦。。。。。
第二,我们经常做的是实验的咖啡机器,自己明白手办都用的啥材料,下不去嘴啊。曾经做的样板机器,鬼佬就直接在我的面前往嘴巴里面灌,还打吧打吧嘴,nice nice 。。。。。。
第三,身为中国人,其实对咖啡这种东西并不会很喜欢这种味道,首先是苦,中国人最早接触的都是速溶咖啡(全是糖浆),所以面对正宗的espresso、手冲咖啡等,反而感觉是假的、不好的东西,不是曾经的味道。
所以,也需要一段时间去熟悉,了解,尝试,才会慢慢的喜欢上这种味道。
茶是我们国家最具古老传统的饮料,可以说是国饮。虽然咖啡在上个世纪初已由“洋人”带入国门,但主要在外国传教士,使领馆的官员和商人饮用。后来,华侨,留学归来的人员等,也开国内饮用咖啡之新风,再后来的沿海开放商埠都市如上海广州等的有钱阶层也以饮咖啡为乐。但仍属小众饮品。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学习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咖啡饮料在各大酒店入驻,外国品牌咖啡连锁店进入中国市场,追逐时尚的年轻人就成为饮用咖啡的较大客户群体。外资企业,白领阶层也都是饮用咖啡人数相对比较多的客户群。所以,国人从传统的饮用咖啡到现在的茶与咖啡饮品并行不悖,是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便然。无论茶叶还是咖啡,做为饮品,各具风味也各有其不同的营养成份,都是有益身心的。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丰富,人们在尝试新鲜口味方面将更加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无论哪种肤色、说什么语言、身高体重几何,地球人对饮料的喜好其实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人能拒绝咖啡因的诱惑。这种能兴奋中枢神经的植物生物碱,衍生出了征服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品:茶、可可、咖啡。所以,除去口味和价格等外在因素,所谓的“东方茶”和“西方咖啡”,在化学和生理因素上并没本质区别。这也就更让中国相关从业者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在这个有着漫长咖啡因饮用史,如今又赶上消费爆发的国度,咖啡业一直徘徊在“人均三五杯”的低普及状况中。
去年,美团点评研究院推出了一份《2017中国咖啡行业报告》,在用户画像统计中,咖啡馆的女性消费者占7成。这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也非常相符,可以去到你身边最近的咖啡店看看,是不是女性远比男性要多?另外一个特点是,20~35岁的人群,贡献了75.3%的咖啡消费。同样,咖啡店也几乎见不着什么中老年人。
通过这个数据倒推,不难发现,作为中国的最高收入群体、最有话语权群体,或者可称为“社会中坚”的男性,包括是中年男性,对咖啡消费的贡献是非常小的。
咖啡和男人
为什么要对此进行分析?因为,这才是咖啡业在中国发展不力,无法快速普及的真正重要原因。和价格、口味、文化的关系反而并不那么紧密。
纵观世界各主要咖啡消费国,咖啡在当地的传播基本都是从男性,包括是中年男性中流行起来的,再普及到社会各界的。
咖啡流行的外部环境,往往是处于经济的快速攀升期、文化启蒙期、民主开放期的国家。由于交流聚会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咖啡馆。
1554年,在贸易活动频繁的奥斯曼帝国君士坦丁堡,有史记载的第一家咖啡馆开张营业。那时,人们称咖啡馆为“有文化人的学校”,咖啡能够在所有阶层流行起来,成为贯通社会的桥梁。
而在英国,早期的咖啡馆是咖啡精神的最佳写照,被称之为“一分钱大学”。只用区区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咖啡和咖啡馆带来的丰富生活、文化上的交往和商业上的机会。很多咖啡馆逐渐成为同行交换信息和工作的地方,世界上最早的股票市场和保险公司都是诞生于英国的咖啡馆。
到1715年,伦敦就有超过2000家咖啡馆,聚满了精神的朝圣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在咖啡因的兴奋作用下,男人们流连于咖啡馆,甚至 “性”趣也冷淡起来。为此,英国妇女们公开发表了“女人反咖啡请愿”,要求男人花更多时间在家。
在东方,咖啡的普及遵循同样的路径:日本东京银座第一家咖啡馆“老圣保罗咖啡馆”,就是从吸引大量男性知识分子和学生进店消费后,才普及到社会其他阶层。在民国时期的中国上海,鲁迅、郁达夫、萧军等文化名流都是精准的咖啡消费群体。
所以,尽管各咨询公司、媒体及从业方很早就预言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咖啡消费国,然而,咖啡消费的引爆点却似乎从未到来。不解决男人不喝咖啡这个问题,自然就没什么机会谈及真正的咖啡消费浪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