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平时觉得鼻子里有黏黏的东西,有鼻屎,鼻咽处也有异物感,想咽却咽不下去。或者是在吃热食的时候有鼻涕。只要符合上述表现之一,就是鼻炎引起的。鼻子里炎性的分泌物被运送到鼻咽处就粘附在了那里,出现异物感。通过口腔排出就成了痰。这些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和有害物质,长时间粘附在那里就会造成咽喉发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慢性咽炎,严重时表现出咳嗽症状。看了下面的资料你自己就知道该怎么治疗了。
鼻炎是因为长期鼻子里发炎如感冒恶化或生理因素如怀孕或鼻腔内结构的机械性改变如鼻中隔偏曲而行成。鼻子发炎部位就会分泌出大量脓性物质,即我们所说的鼻涕。鼻涕里含有大量病菌和能让组织发炎的物质,所以鼻涕在鼻腔内的堆积将使鼻子里的炎症不断恶化和发展,并且更容易引发感冒,形成感冒→鼻炎→更容易感冒→鼻炎更严重的恶性循环。
同时,这些鼻涕会被鼻纤毛运送到鼻咽处,但由于过于粘稠而无法滑入胃中被处理掉,就粘附在鼻咽处。这些鼻涕便不断刺激鼻咽组织,引发咽喉炎,严重时表现出咳嗽症状,分泌物从口中吐出即成了我们所说的痰。所以咽炎通常伴随鼻炎发病。
最简单有效解决的方法就是自己去买个瑜伽洗鼻壶,将温盐水灌入其中,让水流在重力的引导下,缓缓浸洗鼻腔各个柔嫩组织,清除组织表面鼻涕及鼻涕中的病毒以及其它有害物质。早晚洗就可以了。洗的时候一定要彻底清洗掉鼻腔内的鼻涕。把鼻涕洗出去了,鼻咽处没有了刺激物,咽炎即可自然消失。同时,鼻腔内没有了鼻涕的刺激,各组织炎症将会慢慢消失。鼻腔内由先前的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病变的组织细胞将逐渐被新生的健康细胞所替代,鼻炎也就自然慢慢好了,人也就不容易感冒了。刚开始洗的时候如果想早点见效,可以增加洗的次数,只要每次洗干净了,洗的次数越多,见效越快。这是理疗法,对身体非常安全,可以放心洗的。
用药的话,药物只有短暂的消炎作用,而长期使用会不断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对今后的治疗和整个身体都不是好事。
洗鼻由于是综合提高了鼻子的抵抗能力,所以对预防感冒、流感等各种非传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的效果都非常明显。也就是说,从人多的地方回来后彻底清洁鼻腔一次可对各种流感均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过分用力擤鼻涕
或引起中耳炎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麦飞介绍说,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是相通的,而让它们彼此之间相通的就是咽鼓管。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通道,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咽鼓管平时是闭合的,只有在吞咽或者打哈欠时才会张开。他说,和成人相比,儿童的咽鼓管宽、短而平直,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置,咽鼓管的鼻咽部开口端几乎与鼻底相平,因此,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就更容易沿此途径进入中耳而引起中耳炎。此外,当上呼吸道出现感染时,鼻黏膜、鼻咽黏膜发生肿胀、充血,甚至造成咽鼓管狭窄或阻塞,炎症沿着咽鼓管侵犯中耳,也可能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当感冒或患上鼻炎、鼻窦炎时,鼻腔内会有很多分泌物,需要用纸巾去擤鼻涕。麦飞提到,如果过分用力并且捏紧双侧鼻孔擤鼻涕,空气就会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从而出现耳的闷胀感及耳鸣严重的话,脓性鼻涕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就有可能会引起中耳炎。
不及时治疗
可导致听力损害
“小儿急性中耳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危害可能很严重。”麦飞说,中耳炎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耳膜穿孔,导致听力损害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中耳腔积液中的水分被吸收而变得黏稠,会使内陷的耳膜粘连固定,严重者中耳的听骨也会粘连固定,出现渐进性耳聋。此外,由于中耳与颅脑相连,因此中耳炎还可能会引发脑脓肿、脑膜炎等病症,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如果小儿时期的中耳炎未规范彻底治疗,成人后极可能再次引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反复感染、耳膜穿孔等。
宝宝用手抓耳
夜间啼哭要警惕
家长如何才能发现孩子感冒后患上了中耳炎呢?麦飞介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诉说“耳朵胀痛、嗡嗡作响”等,这时父母就要提高警惕。但小宝宝无法向家长明确地表达“耳朵疼”,这就需要父母留心观察,如果宝宝出现鼻塞流涕、咽痛,或夜间啼哭、用手抓耳,用头蹭枕头、无原因的发热,都要当心宝宝是否并发中耳炎,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检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