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药配伍,就要说到方剂,许多流传下来的经典名方,都是从配伍中产生的,从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而形成,从而成为经典,这就是强调背诵经典汤方的意义所在及其重要性,真正的配伍,不是随心所想,随笔乱画,就如上述的麻黄配桂枝,都是根据其特有的偏性而进行搭配,用药的搭配,讲求的也是有君、臣、佐、使,讲求有升有降,有发有收,有张有弛,讲求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一句话,配伍讲究的是,药与药相互之间的作用。这也就要说到药的“七情”了。
中药的七情,指的是:须使反恶畏杀和单行,具体点说就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中药的配伍-七情配伍
1.单行:单味药治疗某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
2.相须:两种功效相似的药配合使用,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麻黄配桂枝,增强解表发汗,散寒的功效。
3.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为主,一种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枸杞配菊花,菊花可以增强枸杞补虚明目的作用。
4.相畏: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抑制。如半夏的毒被生姜抑制。
5.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的毒副作用。如绿豆杀巴豆毒。
6.相恶:一种药物破坏另一种药的功效。如人参怕萝卜子。
7.相反:两种药连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如川贝跟附子联用长生毒副作用,这也是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半夏 、瓜蒌、贝母、白蔹)、白芨攻击或与乌头相对。海藻、大戟 、甘遂、芫花都与甘草不和。人参、丹参、沙参、玄参等所有的参、细辛、(赤芍 白芍)与藜芦相背的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中药七情中药的七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云:“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后人据此把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七个方面,称为“七情”。
1、单行:即单味药即能发挥预期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的称为单行。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元气大脱证即效。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3、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故云生姜杀生半夏的毒。从上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
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的若干药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