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典型特征
各年龄段典型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幼儿期的身体发展一直都是天下父母非常关注的,幼儿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下各年龄段典型特征。
各年龄段典型特征11、新生儿期:出生至满28天内为新生儿期。这一时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各种疾病如窒息、感染等,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发达国家约占婴儿死亡率三分之二,尤以第一周为高。
根据这些特点,新生儿期保健特别强调护理如保温、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应定期(至少2次)进行访视,坚持母乳喂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婴儿期:28天至满1周岁为婴儿期。此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所需的热能和蛋白质比成人相对高,因此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
婴儿期抗病能力较弱,易患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并应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注意消毒隔离。定期3个月查体一次。
3、幼儿期:1─3岁为幼儿期。此期是小儿语言、思维、动作、神经精神发育较快的时期,要根据其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早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断奶后的营养指导,注意小儿口腔卫生,继续做好计划免疫接种和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定期半年查体一次。
4、学龄前期:3─6岁为学龄前期。这时期体格生长较以前缓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进一步发展。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养优良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
此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儿童启蒙教育,对他们一生中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劳动技能的水平都极为重要。因此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去接受系统的启蒙教育,并使其由家庭或托儿生活转入集体、伙伴生活,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时期。学龄前期小儿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日益加多,故意外事故较多,应根据这些特点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每年查体一次。
5、学龄期:6─12岁为学龄期。此期小儿体格仍稳步增长,大脑皮层功能更加发达,对一些事物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儿童进入学龄期的重大变化是把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要做好其衔接工作即要做好儿童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否则将会发生对学校环境、学习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等心理障碍。
这个时期发病率较前为低,但要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矫治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练,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避免思想过度紧张,每2年查体一次。
6、青春期:12─18岁为青春期。这一期个体差异较大,可相差2─4岁。此期特点为生长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生殖器官迅速发育,趋向成熟,女孩子出现月经,男孩子出现遗了精。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由于接触社会增多,遇到不少新问题,外界影响越来越大。在保健工作上,除了要保证供给足够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加速所需。加强体格锻练和充分注意休息以外尚应根据其心理、精神上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每2年查体一次。
各年龄段典型特征2一、3~4岁
3~4岁是幼儿初期,也就是小班的年龄。这时期具有以下年龄特点:
(一)生活范围扩大,最初的生活自理
3岁以后,幼儿开始上幼儿园了,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开始和亲人的小范围接触,扩大到接触更多的成人和同龄人。3岁以后孩子逐渐学会最初步的生活自理,躯干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大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如能够用勺子吃饭、能跑能跳等。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幼儿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
(二)认识依靠行动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认识活动都是具体的,而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小班幼儿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
因此,3~4岁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再想,不会想好了再做。比如让小班幼儿拿到几个图形拼成图画,拿到图形后立刻行动,但如果让他想一想再动手拼,他做不到。
(三)情绪作用大
整个幼儿期,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都比较大。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是无意性的。而在3~4岁,这种特点更为突出。比如,3~4岁幼儿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哭起来,对他们一般地讲道理,往往收到的效果不大。如果用其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能使他很快的安静下来。
除此之外,小班幼儿的无意性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所支配,而不是受理智所支配。比如,在注意方面,小班幼儿容易被一些色彩鲜明和形象生动的物体所吸引,很少注意到他不感兴趣的事情。
(四)爱模仿
3~4岁儿童的模仿性非常突出。模仿是3~4岁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3~4岁儿童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总是要去做,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总是想要。比如看见别人在玩球,就想玩球,看见别人戴帽子,也要戴帽子。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多的数量。
二、4~5岁
4~5岁是幼儿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这个时期的儿童较3~4岁儿童心理发展迅速,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活泼好动
3~6岁儿童的骨骼比较柔软,有弹性,脊柱的弯曲还没有定型,肌肉收缩能力差,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就会使有关肌肉群负担过重。而各种活动交替进行,则可以使骨骼肌肉各部位有张有弛,轮流休息。同时其大脑成熟程度不足,所以不能长时间使某些部分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要多变换姿势和动作。活泼好动这一特点在幼儿中期尤为突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1)幼儿园中班儿童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制度等方面已经比较熟悉。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不像小班幼儿那样怯生和胆小。
(2)4~5岁儿童在生理上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动作更加灵活自如。
(二)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的特点,但在幼儿中期最为典型。中班幼儿认识事物主要依靠表象,即头脑中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比如中班幼儿计算物体的数量,虽然可以不用手指直接逐个点着去数,但是头脑中必须要有物体的形象,而不能依靠抽象的`概念,他只能知道几个苹果加几个苹果是多少个苹果,不能用抽象的数概念解决几加几的问题。
(三)开始接受任务
4岁以后幼儿之所以能够接受任务,和他的思维的概括性和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由于思维的发展,他的理解力增强,能够理解任务的意义,同时中班幼儿出现初步的责任感,所以愿意去接受老师、家长所安排的任务。
(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有规则意识)
4岁左右是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中班幼儿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规定主题,而且还能在游戏中逐渐结成同龄人的伙伴关系。
三、5~6岁
5~6岁是幼儿晚期,即幼儿园大班的年龄。这一时期心理活动概括性和有意性表现更为明显,具体如下:
(一)好问、好学
5岁儿童的活跃主要不是停留在身体的活动上,而是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这个年龄的儿童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幼儿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5~6岁儿童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如果给儿童一些画有车、船、桌椅、苹果、梨等物体的图片,要求他们将物体进行分类,5岁以后就能够按交通工具、家具、水果等概念分类。
同时5~6岁儿童在观察图片时也会进行一些逻辑推理。比如几个幼儿在观察一幅季节图片时发生激烈争论,一些孩子说是夏天,因为图中男孩子穿着短裤,另一些孩子说是秋天,因为女孩子穿着绒衣,说明他们既注意到了图画的细节,还根据这些细节进行分析推断。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幼儿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等过程都有了方法。比如在观察图画时,5岁以后儿童已不再是胡乱地看,而是能够按照一定方法(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扫视。
(四)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比如在自由活动中,有的幼儿总是去玩球,有的总是去玩“娃娃家”,还有几个总是凑在一起去看图书、讲故事。他们都表现出自己相对稳定的兴趣,各人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幼儿期所形成的只是个性最初的雏形,其可塑性还相当大。
各年龄段典型特征31、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约40周为胎儿期。这个时期胎儿以肌肉发育和脂肪累积为主,体重增加快,但此时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母亲的营养、健康、感情等情况对胎儿的成长影响非常大,因此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非常重要。
2、新生儿期
胎儿出生后的28天是新生儿期。新生儿期是儿童生理功能进行调整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但由于新生儿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尚不完善,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应予以重视。
3、婴儿期
从出生到1岁是婴儿期。这个时期是孩子出生后生长发育非常旺盛的时期。虽然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很大,但是由于消化系统的发育还没有完善,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建议进行母乳喂养。宝宝的免疫功能也还没有完善,应该重视计划接受预防接种。
4、幼儿期
1-3岁为幼儿期。活动范围开始扩大,智力发展前期突出,语言、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
5、学龄前期
从3岁到6岁到7岁进入小学是学龄前期。体格发育速度进一步减慢,稳步增长,智力发育完善,好奇心多,爱模仿这个特征。学龄前期儿童可塑性大,接受性强,应加强早期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能力。
6、学龄期
六至七岁入小学史至青春期。智力发育比以前更成熟,理解分析。
3-4岁幼儿年龄特点
3-4岁幼儿年龄特点,3-4岁的孩子正是生长发育极为迅速的一个阶段,这时候的幼儿也是比较闹腾的一个阶段。下面一起来看看3-4岁幼儿年龄特点及相关内容。
3-4岁幼儿年龄特点1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
1、 行为受情绪支配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
3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
2、 爱模仿
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要因势利导,还可以教育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欢的玩具,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依靠动作和视觉进行思维,是3岁前孩子的典型特点。3岁幼儿仍保留着这个特点。例如让他们说穿手中小汽车的个数,他们只会用手指点着小汽车才能数,而不能心理默数。
二、4~5岁幼儿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跃好动。
1、 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3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
2、 活泼好动
正常的幼儿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总是手脚不停地变化姿势和活动方式。如果要求他们安静地坐一会,很快就会有倦意的表现,如果此时让他们自由活动,一个个立即又生龙活虎一般。
活泼好动的特点在4、5岁幼儿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甚至表现为顽皮、淘气。
3、 思维具体形象
4、5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
三、 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好学、好问、好探究
2、 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
3、 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3-4岁幼儿年龄特点21、运动机能
会骑三轮车;会两脚交替上下楼梯;会从平地跳上台阶;会用水壶倒水。能搭9-10块方木。
2、心智
会唱简单的歌;知道一些儿童的诗歌:能重复三位数;喜欢色彩。有时间概念,知道“今天”的意思;想象力丰富,模仿图画书中的动作。
能将几何图形的木块放入相应的框框内,喜欢对称;能注意到遗漏的部分或损坏的物体,并要求家长装配上去;能找出图中缺少的1-2个部分。
3、语言能力
发展显著,能掌握900字的词汇;会说句子,常常自言自语;说话流利、自信;说话时用复数;能说出姓名、年龄、父母姓名、单位或住址。
会背诵几首儿歌、唐诗、广告词及简单的故事;好奇心强,喜欢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4、自理能力
在别人的帮助下穿衣服,自己能脱衣服,解开旁边或前面的纽扣;上厕所只需略予帮助;会整理玩具,会自己上床睡觉。
5、社会化发展
知道自己的`性别及性的差异;知道等待、轮流,但常常不耐心;兄弟姐妹之间会比赛和产生嫉妒;比较讲道理;喜欢同别人交换东西;认为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大吵大闹和发脾气已不常见,持续时间短;友好、有幽默感;讨好家长;害怕黑暗和动物。
3-4岁幼儿年龄特点3幼儿期年龄特点有什么
新生儿期
小儿脱离母体独立生存,内外环境发生根本变化,适应能力不完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感染延续存在,先天畸形出现。
婴儿期
生长发育极其旺盛,对营养的需求量较高。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减少,抗感染能力较弱,易发生感染和传染病。
幼儿期
体格发育稍减慢,智力发育迅速。消化功能不完善,营养需求大。应给予适宜的喂养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意外伤害发生率高。
学龄前期
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智力发育更加迅速,知识面扩大,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锻炼。
学龄期
生长发育相对缓慢,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已接近成人,智力发育更加成熟,可以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
青春期
女孩青春期开始和结束较男孩早2年左右,体格生长发育在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生殖系统加速发育并渐趋成熟。
孩子3岁前大脑发育的速度是最快的,婴儿出生时脑重量350~400克,是成人脑种的25%;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2岁时脑重为出生时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以后发育速度则减慢。
根据各年龄组解剖生理特点,儿童期又分为:
1、围产期。胎儿满28周到生后一周。
2、新生儿期。从娩出到生后28天。
3、婴儿期。或称乳儿期。从生后28天到1 周岁。
4、幼儿期。1~3周岁。
5、学龄前期。从幼儿期结束到入小学前,即3~6或7岁。
6、学龄期。从入小学到青春发育开始,一般指 6或7~12岁。
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成熟,一般范围是10--23岁,且女孩一般比男孩早2年。随地区、气候、种族而异,中国大部分地区女孩自10~12岁、男孩自12~14岁开始,分别在18~20岁完成,上述各时期各有特点,但也有连续性。
拓展资料
关于儿童期
1、儿童期亦称学龄初期或童年期。约7岁至12岁前的时期。此时期身体的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大脑皮质抑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兴奋强烈。在小学的教育影响下,儿童的认识、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方面不断发展。所以,家庭和学校要密切配合,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升初中作好准备。
2、儿童期是人生发育的最重要阶段。每一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病理特点均与另一年龄阶段不同,与成人更有明显不同。年龄越小,差别越大。生长表示身体和器官的量的增长。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及其功能的成熟,也即质的变化,如大脑的发育。生长与发育关系密切,是身体在质和量两方面进展的动态变化。全身各系统发育的速度不同,一般按自上而下的次序进行。头部发育最早,停止也早;下肢发育的开始及停止较迟;神经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发育先快后慢。出生后第一年,脑的发育最快。幼儿期咽部淋巴组织和扁桃体增长较快,10岁以后发育减慢。生殖系统及肌肉到青春期后方迅速发育。身高及体重在乳幼儿期及青春期有两次高速度增长。
3、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素来修补旧组织,增长新组织,产生能量,维持生理活动。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代谢越旺盛,而消化功能越差。如何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儿童营养需要的食物及喂养方式,是儿童保健中的重要问题。对营养素的需要 儿童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与成人不同,各年龄组间也有差异。机体所需总热量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每天活动消耗的能量、生长需要、排泄的消耗等5个方面。小儿时期体液相对比成人多。新生儿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0%,婴儿约占70% ,学龄儿童约占65%,而成人约占60%。故小儿年龄越小,所需水分越多。由于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每日所需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均比成人要多,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都可造成各种营养缺乏症而危及小儿生长发育及生命。
4、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健全,对有些致病力较弱的细菌也有易感性。母体的抗体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儿童生后最初几个月内较少患麻疹之类传染病。但几个月后这些母体抗体逐渐消失,对这些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因此要接受有计划的免疫接种。
5、小儿疾病的种类、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与年龄关系密切。婴儿期最常见的贫血为营养性贫血,多因喂养不当所致。最常见的疾病为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又常见高热惊厥。随年龄增大,与人群接触机会增多,痢疾、肝炎、腮腺炎等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也日渐增多。婴幼儿时期有很多症状不典型,又不能用言语表达主诉,但病情变化急剧,因此,更需要仔细观察病情。小儿病情变化多端,治疗护理得当会很快转危为安,功能恢复迅速。如中毒性痢疾患儿经抢救在24小时后即可神志清醒,又如小儿骨折的愈合比成人快。有些乙型脑炎患儿,虽然有较严重的惊厥、昏迷,但病情恢复半年后往往能恢复智力、体力功能。另一方面,病儿也可以猝然死亡,如婴儿猝死综合征及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儿童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