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
有一种痛跟天气有很大关系,天气温和晴朗,痛得就没那么厉害,如果赶上狂风暴雨,那身体里头就好像也在刮着狂风,下着暴雨一样,痛得很。
这种痛一般发生在关节部位,西医叫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叫痹症。
痹,简单来说就是不通。
讲一个几乎人人都有过的经历吧。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嵇康,著名的文学家,非常有才华。嵇康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危坐一时,痹不得摇。
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要行得端,坐得正,即使腿脚已经麻木疼痛了也不能起来活动。那个时候因为没有凳子,讲坐其实就是跪,跪久了气血不流通啊。这样的经历大家一定都有过。
所以一说痹其实就是在提示你气血不通了,不通则痛。为什么不通了呢?这里当然不是因为跪久了,而是有风寒湿邪侵入人体了,三种邪气阻碍了气血流通。
《黄帝内经》里面曾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那么,反过来,把这三种邪气赶出去,这痛是不是就止住了?
给大家说上一张方子,是唐代大医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9克、防风6克、秦艽6克、细辛6克、茯苓6克、当归6克、芍药6克、肉桂6克、川芎6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地黄6克、桑寄生6克、杜仲6克、牛膝6克
中成药——独活寄生丸。
独活、防风负责祛风。
防风不用多说,名字就很直白,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它是对付风邪的一把好手,甭管这风邪是已经入体了,还是徘徊在外,随时准备伺机而动,防风应对起来都能游刃有余。
再看独活,中医有一个词叫“诸风可除”,说的就是独活,全身上下的风邪它都能除,当然,若是和羌活比起来,这个界限一下子就变得明了起来,羌活入上肢,独活入下肢,治疗腰腿痛,用的多一些。
秦艽除湿,关节里头的湿气,用它可以除掉。
这三味药是治疗风湿病的要药,每一味单独拎出来都很厉害,都很了不得。
细辛、肉桂负责驱寒。
各有各的妙处,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一个房间又阴又冷,细辛呢四处奔波,它甚至能钻进每一片瓦块,每一块木头,把里面的寒气赶出去。就是说细辛有一股钻劲儿,它能钻到骨缝里去。
肉桂是从宏观上来布局,它可以温肾助阳,肉桂点一把火,把炉火烧起来,让温热的气息散布到每一个角落。不光寒气会被驱散,湿气也会无处遁形。因为寒气也好,湿气也罢,说到底都是阴邪,阴邪当然害怕阳气。
当归、芍药、川芎、地黄,这是四物汤,人参、甘草、茯苓,可以看作是四君子汤,只不过去掉了白术。四物汤补血,四君子汤补气,因为受到风寒湿的阻碍,可以流通的气血就变少了,所以要补气养血。另外,中医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容易受到邪气侵袭?因为正气虚了,正气虚了要怎么补回来?补脾胃,补肝肾,补气血,都是在补正气。
还剩三味药材,桑寄生、杜仲、牛膝,正是补肝肾之妙药,通过补肝补肾来提升正气,同时也让筋骨变得强壮有力量。
风寒湿导致的疼痛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因为有风邪在里头,风邪最令人头疼的地方就在于它喜欢跑来跑去,你看大自然的风是不是天南海北的刮。所以风邪导致的疼痛有一个特点,它是窜着痛,一会儿窜到这里,一会儿窜到那里,捉摸不定。
第二,会比较怕冷,中医叫阳虚,会有手脚发凉的感觉。那么,进一步来讲,阴虚体质是不是就不适合了。
第三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容易受天气影响,你看瘀血也会导致疼痛,但瘀血疼痛不会因为天气变化而时好时坏。如果说一到阴天下雨,痛得就更厉害,基本上都跟风寒湿有关。
所以有些朋友常常自我调侃,说:我这个关节呀比天气预报还要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