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疾病外用的中药是完全不同的,口服的中药也是完全不同的。外用的中药有水剂、洗剂,比如马齿苋,煎煮以后外敷,对急性的湿疹皮炎类的病有好处。外用的中药膏,比如黄连膏、苦参膏、青鹏软膏、冰黄肤乐软膏,对炎症性的红斑鳞屑性的皮疹,比如刚才说的银屑病有作用。还有一些成药,比如湿毒清胶囊、除湿丸、防参止痒颗粒、皮肤病血毒丸、四妙丸、二妙丸等,这些需要辨证来口服使用,因为是用于清湿热、解毒、活血,还是化瘀,作用是不一样的。
皮肤病中药分为如下几大类:1、解表祛风类,包括辛温解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苏叶、防风、荆芥、白芷、苍耳子等;也包括辛凉解表的中药如银花、连翘、柴胡、杭白菊、葛根、牛蒡子、蝉衣、桑叶、浮萍等。2、固表祛风的中药,包括黄芪、白术、防风、桂枝、生姜、大枣等。3、养血祛风的中药,包括首乌藤、当归、生地、熟地、川芎、白芍、僵蚕、白蒺藜等。4、清热解毒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金银花等。
1.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寻常疣、跖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水痘、风疹、手足口病。
2.细菌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脓疱病、毛囊炎、疖、痈、蜂窝织炎、丹毒及麻风。
3.真菌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
4.动物引起的皮肤病
如疥疮、螨皮炎、隐翅虫皮炎、虱病、虫螯伤或咬伤。
5.性传播疾病
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药物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
7.物理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日光性皮肤病、夏季皮炎、痱子、冻疮、鸡眼、手足皲裂、压疮。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银屑病、单纯糠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红皮病。
10.结缔组织疾病
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及皮肌炎。
11.大疱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天疱疹、大疱性类天疱疹。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瑞尔(Riehl)黑变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泛发黑子病、颜面-颈部毛毛囊性红斑黑变痣、色素性玫瑰糠疹、斑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蒙古斑、文身、白癜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贫血痣等。
13.皮肤附属器疾病
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秃、秃发、多汗症及臭汗症。
14.遗传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鱼鳞病、毛周角化病、毛发苔藓、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15.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维生素缺乏症(蟾皮病、核黄素缺乏病、烟酸缺乏症)、肠病性肢端皮炎、黄瘤病。
16.皮肤肿瘤
癌前期皮肤病,如日光性角化病、黏膜白斑;恶性皮肤肿瘤,如鲍恩病(皮肤原位癌)、湿疹样癌(Paget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蕈样肉芽肿、恶性黑素瘤。
【复制于相关网页】
夏、冬天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皮肤损害往往非常表浅,外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发挥疗效,因此外用消炎药是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的一个主要治疗手段。常见的外用消炎药有消毒防腐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消毒防腐药主要有碘伏、红汞(红药水)、甲紫(紫药水)、利凡诺溶液等。其中,红药水最好不要长期用于大面积伤口,否则会发生汞中毒。紫药水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不宜涂抹于黏膜伤口。利凡诺溶液可以清洁创面,防治皮肤感染,因属于乳酸盐,不能与肥皂、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共用;另外它对肝肾功能有影响,不宜在黏膜处使用。
抗细菌药品种繁多,如红霉素软膏、新霉素软膏、达维邦(盐酸环丙沙星凝胶)、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氯霉素霜、呋喃西林软膏、灭滴灵霜、黄连素软膏等。
外用抗细菌药首先要选择不经常或不作为全身使用的;其次还要对症下药,不同细菌造成感染的表现不一样,所选用的药物也就不一样。重要的是,不要长期、大面积外用抗细菌药物,一方面是因为药物会经皮肤吸收,产生全身性的毒性作用,如长期外用庆大霉素,吸收后可能产生耳毒性和肾毒性;另一方面是这样会诱发耐药菌株的出现,造成日后使用抗细菌药无效。
抗真菌药常见的有苯甲酸软膏、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冰醋酸溶液、克霉唑软膏、酮康唑软膏、特比萘芬霜、联苯苄唑和硫代硫酸纳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