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子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
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所帮助,祝健康。
心绞痛由心肌缺血引起
冠状动脉的血流出现暂时性受阻,导致胸部忽然有压迫感,几分钟内症状便会消失。
疼痛是其主要症状,所以叫做心绞痛。如果心绞痛的发作持续较长时间,有时会转变为心肌梗死。
心绞痛种类很多
劳力性心绞痛
劳力性心绞痛一般在焦急、持重物、兴奋、紧张时发作,最为常见。
人们在这些情况下会血压升高、心率增加,从而导致心脏的负荷加重,心肌就需要更多的氧,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却没有增加,所以部分心肌因氧气不足(缺血)而感到疼痛和压迫感。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安静或睡眠时发作的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心电图有特定改变、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
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绞痛发作时间较长但心肌坏死范围较小,介于心肌梗死与心绞痛之间。
发作时要作为轻度心肌梗死慎重地对待。
稳定型心绞痛
劳力性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强度在几个月内基本稳定的状态就叫做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先兆
发作频率或强度增加、时间变长的劳力性心绞痛,以及自发性心绞痛很容易转变为心肌梗死,所以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先兆。
近几年,把需要及时采用导管治疗的病症、自发性心绞痛、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中间型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先兆,以及心肌梗死发病初期的病症等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绞痛的自觉症状
心绞痛疼痛的强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心绞痛发作时的患者会觉得胸部忽然有压迫感、产生绞痛。
如果比较严重,可能感到胸部被搅动似的痛苦,并有心跳加速、出冷汗、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甚至丧失意识等症状。
也有人发作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只有轻微的胸部不适感,这样的情况很危险,发生几次以后,很可能会严重发作而导致患者忽然死亡,一旦发现,要特别注意。
患者身边的人观察到的症状
患者忽然停止了对话或动作,把手放在疼痛的部位,身体向前弯曲,如果是站立时就会倚靠某个地方,表情很痛苦。
严重时,面部或手脚变得苍白,出冷汗。一般情况下脉率会增加、血压也会升高,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
比较严重的病人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
发作的诱因与过程因人而异
快走、爬楼、持重物、饱食、排尿/排便、过度兴奋、开会演讲、饮酒、吸烟、沐浴、洗发等都会成为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发作的诱因。
劳力性心绞痛在患者刚起床或早晨比较容易发作。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多数情况下发作的诱因不明确,睡觉、从噩梦中惊醒时或安静时会发作,有时活动身体反而会预防疾病的发作,但在即将发作时活动身体(比如上厕所),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发作。
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一天发作数十次,有的患者一年只发作几次。
如果近期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增加,就很有可能会转变为心肌梗死,一定要多加注意。
疑似心绞痛时要进行的主要检查
-多次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
-血压
-胸部Ⅹ线
-验尿
-血脂
-心脏超声
了解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心脏核医学检查
了解心肌的缺血状态、心肌梗死与心脏内部血栓的情况
-运动负荷试验
-CT检查
-MRI检查
-心脏导管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法
知道是否患有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狭窄,及其准确的位置和狭窄程度,同时还可以了解心脏的收缩功能
患者要根据诊断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查。
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与使用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有过心绞痛发作,哪怕只有一次的人,也要随时准备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发作时应立刻把药物含在舌下或喷在口腔内,安静地等待痛或压迫感消失。
连续发作2~3次或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时,必须立刻就医。
心肌梗死发作时会危及生命,要采取急救措施,所以应事先确定居住/工作地附近有无心血管方面的医院,以便发病时能立即接受救治。
除了硝酸酯类药物之外,治疗心绞痛的药物还有预防发作的B-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扩张冠状动脉的冠状动脉扩张剂、促进心肌代谢的药剂、抗血栓药(抗血小板药或抗凝血药)、用于高血压或心力衰竭的ACE抑制剂A受体拮抗剂等。
冠状动脉的手术与使用导管的治疗
对于采用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患者,有时要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血管成形术。
还有应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部分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以及为了扩张血管内腔,而置入金属支架的药物洗脱支架法等。
随着各种治疗方法的普及,治疗的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预防发作
发作后、就诊前,患者首先要保持安静,但之后的绝对安静反而会带来相反的效果,适度的运动是必要的。
进行沐浴、排便、排尿、进餐、步行、性生活等活动时,要在保证不发作的前提下,一点一点地扩大活动的范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禁止超出能力范围的事。
做可能会引起发作的事情之前,先把硝酸酯类药物含或喷在舌下,几分钟之后再开始做事,可以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同时要戒烟,少喝酒。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部和或其附近部位的不适感。典型的心绞痛主要表现为以发作性胸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到症状缓解。诱因:劳动、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和寒冷等。
部位:胸骨后和心前区常见,可放射到其他部位。
疼痛性质: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
发生时间:多于活动中发作,少数会在活动后。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较短,仅2-10分钟。
发作频率: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天内多次。
缓解方式:发作时被迫停下或含化硝酸甘油缓解。
心绞痛就一定会痛吗?
NO!有一患者走200多米或爬一层楼就感到胸闷,像胸口压了一块石头,休息2~3分钟左右就缓解。我告诉他,这是典型的心绞痛,需要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人很疑惑的问,“我不痛啊,怎么会是心绞痛?”很明显是被心绞痛的“痛”字误导了!相当一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痛感。往往用“火辣辣的烧灼感”,“胸口压了块石头”或“胸口捆了绷带”的压迫感、紧缩感和胀闷感等词汇描述胸部的不适感。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心绞痛这个名字所迷惑,心绞痛不一定是心脏有绞痛感。
心绞痛就一定位于心前区吗?
NO! 典型心绞痛的发作时位于胸骨中上段之后,也可位于左侧心前区,范围约有手掌大小,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认定心绞痛只会发生在心脏所在的部位,那就大错特错了。心绞痛发作时,可以通过身体的内脏神经系统放射到其他部位,但一般不会放射到下肢。
向两侧放射到肩臂和手,误诊为肩周炎和颈椎病等;
向后放射到后背,误诊为胸椎、脊背部肌肉疾病等;
向上发射到颈、咽、下颌、面颊部和牙齿,误诊为咽炎、三叉神经痛、牙病和下颌关节疾病;
向下放射到上腹部,误诊为胃病、肝胆疾病。
临床工作中曾经碰到过一例病人,因反复牙痛就诊口腔科;还有一例病人,因反复上腹痛就诊消化科,最后经冠状动脉造影都确诊是冠心病、心绞痛。这两例病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疼痛在活动过程发作,稍事休息就可缓解。一定不要把心绞痛的疼痛错误地局限在心脏部位,牢记心绞痛“喜静不喜动”的特点更重要。
含硝酸甘油有效一定是心绞痛吗?
NO! 经常遇到病人会问“含上硝酸甘油过一会胸口就不痛了。这不就是冠心病吧!”仔细一问,多长时间就不痛了?答案不一,有的是2~3分钟,有的是10多分钟,还有半个小时……。真正的心绞痛含化硝酸甘油缓解疼痛一般在1~5分钟之间。如果超过10分钟才能缓解,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要么根本不是心肌缺血。例如,有些食道疾病比如食管痉挛也表现胸痛,服用硝酸甘油就可缓解胸痛感,但是食管疼痛较心绞痛更常放射到背部,一定要就诊心内科以及相关专业的医生指导诊治。
胸痛就一定是心绞痛吗?
NO!胸痛不仅可以来源于心脏,也可以由其他组织的病变引起。因为现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有不少朋友有点胸痛样的感觉就怀疑是心绞痛,这也是不正确的认识。胸部的脏器以及上腹部的消化器官都可以引起胸痛,临床上有专门厚厚的一本专著论述胸痛的鉴别诊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原因:
胸壁肌肉、肋骨或肋间神经以及骨关节疾病: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颈椎病、胸椎疾病、肩周炎等;
呼吸系统疾病:过度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自发性气胸、胸膜炎、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栓塞等;
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痉挛、食管裂孔疝、胃和十二指肠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
其他循环系统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疾病;
神经或心理方面疾病:抑郁症、焦虑、心脏神经官能症。
引起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对临床医生也是极大的挑战。如果发生类似于心绞痛发作的胸痛,建议及早就诊专科医生。需要临床医生结合病史,以及疼痛的部位、放射方向、性质、诱发因素、持续时间、缓解因素、发生频率和伴发症状等多方面情况作出鉴别诊断,以免误诊误治。
心电图正常就能排除心绞痛吗?
NO! 有些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是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正常,就认为自己可以排除冠心病了。大约超过一半的心绞痛患者不发病时心电图是正常的,如果您做心电图检查时没有发作心绞痛,心电图很有可能是正常的;部分冠心病患者即使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也是正常的。所以即使您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如果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症状,也应进一步检查例如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心绞痛表现复杂多样,非常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如果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早就诊心内科医生,做相应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的心绞痛发作部位例如牙痛、下颌痛、咽喉痛和肩背疼痛也应考虑到心绞痛的可能性,在排除相应疾病后影响到心绞痛的可能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