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肝化痰汤
[处方]法半夏、车前草、夏枯草各18克,生代赭石45克。
[功效]燥湿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治眩汤
[处方]泽泻、白术各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燥湿化痰。
(3)子参茯苓汤
[处方]太子参15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竹茹10克,莱菔子12克,川朴10克,熟大黄6克,泽泻10克。
[功效]化痰健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咳嗽 是人体清除 呼吸 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咳嗽伴有咳痰称为湿性咳嗽,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各种咳嗽的 中药 方,希望能帮到你。
咳嗽有痰中草药方
『外感咳嗽』一、风寒袭肺
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 鼻塞 ,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30克)。
止嗽散组成:桔梗(炒) 荆芥 紫苑(蒸)百部 白前蒸各1000克 甘草(炒)375克 陈皮(去白)500克。 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
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咳嗽较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鼻塞声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若挟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茯苓、
厚朴燥湿化痰若表证较甚,加防风、苏叶疏风解表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解表清里。
(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麻黄12g,荆芥15g,杏仁12g,桔梗15g,紫菀15g,百部15g,防风10g,白前15g,陈皮15g,甘草6g。
喉痒厉害的多加蝉衣10g,有内热的加黄芩10g。
风寒咳嗽
(咳较重寒较轻用):麻黄12g,荆芥12g,杏仁10g,桔梗10g,紫菀10g,百部10g,防风10g,白前10g,陈皮10g,甘草5g。 辛夷10g,茯苓10g,黄芩10g。(无内热或痰多清稀者,可去黄芩,加款冬花,无痰去茯苓)。
款冬花与紫菀,款冬花发于冬令,虽雪积冰坚,其花独艳,性温可知,然轻扬上达,用在风寒痰饮之咳嗽,最为合适。而紫菀与款冬花,性味功用无大区别,在临床上,风寒轻而兼热者多用紫菀,风热轻而兼寒者多用款冬花,也是大同小异。
紫菀与款冬花相伍,为临床化痰止咳的常用对药。紫菀辛散苦泄,祛痰作用明显,偏于化痰止咳款冬花辛温,止咳作用较强,偏于宣肺止咳,二药相须合用,可收消痰下气之功,止咳之效倍增。
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 12克桂枝 6克炙甘草 6克杏仁 6克石膏 12克生姜 9克大枣 3克
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能使内热随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无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热,与麻黄配伍能透达郁热。杏仁配麻黄,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诸药配伍,一是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侧重于“于在表者,汗而发之”二是发中寓补,汗出有源,祛邪而不伤正。(自改)风寒咳嗽---大青龙汤(咳较轻寒较重用):(自改)麻黄12桂枝10 甘草10 杏仁10 石膏10 生姜12 大枣5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 清热 ,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
原方组成: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2.5g桔梗6g生甘草2.5g芦根6g
(自改)风热咳嗽—桑菊饮(热轻咳重用):桑叶12g菊花12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5g桔梗10g生甘草10g芦根10g+板蓝根20g 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疏风清热桔梗、杏仁、甘草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连翘、芦根清热生津。咳嗽甚者,加前胡、瓜壳、枇杷叶、浙贝母清宣肺气,化痰止咳表热甚者,加银花、荆芥、防风疏风清热咽喉疼痛,声音嘎哑,加射干、牛蒡子、山豆根、板蓝根清热利咽痰黄稠,肺热甚者,加黄芩、知母、石膏清肺泄热若风热伤络,见鼻衄或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生地凉血止血热伤肺津,咽燥口干,加沙参、麦冬清热生津夏令暑湿加六一散、鲜荷叶清解暑热。
(自改)风热咳嗽---银翘散(热较重咳嗽路轻用):连翘15 银花15 桔梗10 薄荷6 竹叶8 生甘草10 荆芥穗8 淡豆鼓10 牛蒡子10 芦根10
(自改)风热咳嗽---铃同学(受寒后的咳嗽与热并重用):桑叶12 前胡10 桔梗10 薄荷6 牛蒡子10 甘草10 马勃6 连翘12 千层纸6
肺燥的治疗
肺燥的治疗以润燥养肺为主。1凉燥兼疏散风寒,以香苏葱豉汤、杏苏散为代表方2温燥兼清热解表,以桑杏汤为代表方3燥气化火伤阴者以清热益气养阴,用清肺救燥汤为代表方4阴虚肺燥则用养阴清肺汤或百合固金汤为代表方。外感燥邪,一般病程较短,若治疗及时,较易治愈。内燥则病程较长,较为难治。
1凉燥伤肺
香苏葱豉汤
制香附 4.5-6克新会皮 4.5-6克鲜葱白 3枚紫苏 4.5-9克清炙草(甘草) 2-2.5克淡豆豉 9-12克。
杏苏散
苏叶(9g) 杏仁(9g) 半夏(9g) 茯苓(9g) 橘皮(6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壳(6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3枚)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很多人选择药品时,不首选中药的原因就是嫌煲中药麻烦。
虽然大家都知道中药通过配伍降低了药物毒性,并且标本兼治疗效好,但却因为自己懒而放弃。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餐餐都有肉吃了,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大部分人变成了痰湿体质,也就是很容易生痰。
要是咳嗽不严重,只是有点痰,估计很多人都不会吃药;还有很多人常年有痰,习以为常,都已经置之不理。
有痰,却置之不理,其实对身体会产生其他危害。例如 结节、囊肿、肿瘤 等,就是由痰湿积聚而成。
所以及时祛痰至关重要。
有没有简单有效的祛痰方法呢?
当然有。
这个方子只用了三种蔬菜的种子组成的,在农村无需购买,城市里也很容易买到。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使用方便,并且可根据症状不同,加减运用也很简单。
下面就把这个方子分享给大家,并教大家如何根据症状而加减。
组成:白芥子 苏子 莱菔子
用法:将三者洗净微炒,敲碎,装入纱布小袋,煮水当茶喝,不宜煎煮太久。 每种不超过9克。
功用: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等。
在学习如何根据症状加减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种药材。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可用于寒痰喘咳,悬饮等。本品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饮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易发泡,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
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的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微炒,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大肠经。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可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本品长于降气化痰,气降痰消则咳喘自平。
使用注意:阴虚喘咳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萝卜的种子。初夏采收成熟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可用于咳喘痰多、胸闷食少。本品有消食开胃、化痰止咳、降气平喘之功。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如何根据症状加减运用?
最基础的就是看何证多,则多用所主者。
若肺寒气滞较重者,白芥子用量多于其他两味。
若肺气不降较重者,苏子用量多于其他两味。
若食积胃胀较重者,莱菔子用量多于其他两味。
若便秘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
若冬寒加生姜三片。
您学会了吗?
建议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 健康 2022# # 健康 明星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