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里面总是有些猪出现皮屑,还有一些是耳朵发卷,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而有些治疗效果并不好,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下比较经典的案例。
1、猪的营养很差,或者饲料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猪的皮肤就会这样,角化不全;是由于维生素缺乏造成的,这个时候最好换点好的饲料,然后搭配点好的维生素;所以第一步我们也是判断饲料的质量,尤其是霉菌毒素多的时候这种猪就多了;
2、猪总是蹭墙,这个很好判断就是寄生虫引起的,尤其是疥螨是比较典型的,长在身上或者耳朵里面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外喷驱虫就好了,一般驱虫后5-7天再喷下效果肯定会更好;一般用敌百虫或者白冲杀,还有的除癞灵,注意卫生及控制浓度不要流产了就行;
3、小猪没有明显原因,这个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小时候外伤没处理好,比如断尾、断脐带,尤其是剪牙出血的,此时最容易感染的疾病叫葡萄球菌,也会造成明显的皮屑,如果猪小还会造成急性死亡。主要原因:
第一,可能是缺锌。如果是缺锌你能看到猪耳廓由于皮肤角化全部皱缩,造成猪耳受力不均,导致耳向外卷。这是因为缺锌引起皮肤角化不全。治疗的话,在饲料中加硫酸锌,每千克饲料加400毫克就行,在耳朵卷的地方涂硫酸锌软膏。
第二,有可能是疥螨感染。一般先从耳朵根开始,伊维菌素可以试试,按体重用药,一般是33公斤1毫升,肌肉注射。另外也可以用驱虫散驱体内外寄生虫,或用左氧氟饮水。
第三,可能是葡萄球菌感染,这个比较容易判断,治疗的话可以肌内注射黄芪多糖这些抗病毒药,用抗生素的话注意一下你们场的常用抗生素,交替使用比较好。耳朵卷着的地方涂点磺胺软膏或青霉素软膏。
第四,也有可能是缺蛋白质,能吃料的话,给多喂点好饲料。
得烂耳病了,主要表现在生长——肥育猪群,猪的耳朵首先出现小的擦伤,然后逐渐感染扩散至耳朵组织而变成坏死,接着逐渐腐蚀。在同一栏或放牧区的其它猪则不显示任何咬耳的症状。
10个开放阅读框架(ORF1a、ORF2a、ORF1b、ORF2b、ORF3-7、ORF5a)编码病毒结构蛋白(GP2、GP3、GP4、GP5、M、N)和3'端UTR,其中ORF7编码核衣壳蛋白(N)。
ORF5编码病毒的糖化囊膜蛋白(GP5(E))是最易发生变异的蛋白基因之一, 基因之间有部分重叠。无血凝活性,不凝集哺乳动物、禽类和人类红细胞。
本病的病原又名莱利斯塔病毒(Lelysted virus)为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c)、动脉炎病毒属(Arterivirirus)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呈卵圆形,有囊膜,直径在40~60nm之间,表面有约5nm大小的突起。
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25~30nm。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分子量约1.5×10ˆ6。组长约15kb,不分节段的RNA,含有5'端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
1、仔猪副伤寒:呈散发,主要发生仔猪,架子猪。病猪体温41℃以下,腹泻,排灰黑色稀粪,耳根、腹下等皮肤有紫斑。剖检皮下,肌肉广泛性出血,慢性病例大肠表面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及散在的弥漫性假膜。治疗时首选氟苯尼考。
2、非典型猪瘟:病猪体温41℃左右,可视粘膜有针尖状出血,病程较长的贫血,可视粘膜苍白,皮肤苍白,针尖状出血点,剖检淋巴结肿大,有大理石样出血,咽喉等粘膜及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可以大剂量肌注猪瘟疫苗或者干扰素。
3、猪丹毒:呈散发,体温41℃以上,皮肤有不规则的指压退色的红斑或菱形红斑,后期腹泻。剖检脾肿大,肾肿大出血,表面呈暗红色,淋巴结肿大出血。用大剂量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菌素治疗有效。
4、猪链球菌病:呈散发,体温41℃以上,腹下、四肢、耳朵等皮肤有紫红色斑,病猪尖叫、抽搐、转圈等神经症状,慢性病猪有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急性病例病程2天。剖检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结肿大出血,心肌出血。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菌素配合磺胺嘧啶钠治疗。
5、猪肺疫:呈散发,多发生于气候突变,长途运输等应激之后,病猪体温41~42℃,皮肤有紫斑,尤其是咽喉部、颈部红肿、坚硬,呼吸困难,慢性病猪咳嗽、流脓性鼻涕。剖检喉头部及其周围,组织水肿,早期有出血点,后期有大叶性肺炎。治疗时用磺胺类药物有效,全群药物治疗时,用喹乙醇原粉拌料有效。
6、传染性胸膜肺炎:呈散发,常与猪流感并发或继发。病猪体温40℃以上,咳嗽,皮肤发红,后期呼吸困难,鼻、耳、后躯皮肤发紫、发红。剖检两侧肺,呈紫红色,间质充满血样液体,表面有纤维素覆盖,病程较长的,浆膜呈红色,胸壁粘连,胸腔积液。治疗时,用磺胺类抗生素或者氟苯尼考有效。
7、猪附红细胞体病:呈地区性流行。病猪体温42℃以上,病初皮肤发红,中期耳朵、四肢、尾部皮肤有紫斑,后期耳朵坏死。尿呈苍色,血红蛋白尿。镜检红细胞变形、破裂。临床上用土霉素、强力霉素等针剂注射,治疗时全群投服土霉素或强力霉素有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