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是前驱期,表现为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然后就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比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在愈合的伤口上面有痒、痛、麻和蚂蚁在走的异常感觉。
第二期是兴奋期,也就是狂犬病比较典型表现的时期,表现为高度的兴奋、恐惧不安、恐水和恐风。典型的患者虽然特别渴,但是不敢饮水,看见水、听见水声、喝水或者仅仅提到饮水字眼时,都会引起咽喉肌的严重痉挛,对于外界的多种刺激如风、光、声也会引起咽肌的痉挛。
第三期就是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逐渐停止,然后进入全身性的瘫痪,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死亡。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由于致死率极高且具有突发性,因此让许多人在聊到狂犬病的时候都会“谈虎色变”,甚至可以说是闻风丧胆。
那么如果得了狂犬病都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其实总得来说,得了狂犬病之后一般的典型临床表现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潜伏期、前驱期以及兴奋期。接下来编者依次对这三个时期进行介绍。
01、潜伏期
潜伏期患者并没有什么明显临床表现,患者察觉不到狂犬病的存在,更不会知道自己已经得了狂犬病。正常情况下,潜伏期的时间维持在4周到6周之间。但是由于每个人体质的不同,狂犬病潜伏期也可能在几天或者数年不等,因人而异。
02、前驱期
前驱期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比如会感到身体不舒服、浑身没有力量、疲倦、被咬部位疼痛,还会伴随着发烧等症状,这样情况一般在2天到10天之间。在这个时期,一定要去抓紧治疗,否则只会让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03、兴奋期
当到达兴奋期的时候,患者的情况就已经十分糟糕了。呼吸会变得十分微弱而且还不规则、同时还会出现恐水、呕吐、精神紧张、出现幻觉等一系列症状,这样的情况一般在6到18小时之间,比较短暂。
狂犬病的潜伏期是相对来说较长的,但是一旦发作,通常在7天到10天之间就会发生死亡。而导致死亡的原因基本都是由于呼吸衰竭或者咽肌痉挛窒息。虽然狂犬病的致死率非常高,甚至接近100%,但是狂犬病却是可以预防的。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去控制传染源,也就是对老家的土狗或者是城市里的宠物狗加强管理。在出门遛狗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拴绳子,同时给狗狗接种有关疫苗;其次当我们被动物咬伤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去处理,避免伤口感染,最终导致狂犬病的发生;同时,我们要做好预防接种。在被咬伤之后,需要在24小时之内接种狂犬疫苗,从而降低发病的风险。
狂犬病的传染源是所有带有狂犬病度的动物,主要是狗狗,其次是猫、牛、猪、马等牲畜。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格外注意,当被动物咬伤之后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切莫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狂犬病患者典型三恐(恐风、恐水、恐光)病症占60%,另40%为不典型症状。潜伏期因为个体差异导致时间差异大。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发病,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文献记载最长1例达19年。平均20-90天。
影响潜伏期长短的因素为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较早)、伤口深浅(深者发病早)、病毒入侵数量及毒株的毒力、受伤后是否进行了正规的扩创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等。其他如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促使提前发病。由吸血蝙蝠啮咬而引起的狂犬病,绝大多数病例不出现兴奋期,也无咽肌痉挛和恐水现象,而以上行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可分为狂躁型(脑炎型)及麻痹型(静型)两型。狂躁型狂犬病的病变主要在脑干、颈神经或更高部位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型狂犬病的病变则局限于脊髓和延髓,因而造成临床症状的差异。两者都可分为下列三期:
1.前驱期
两型的前驱期相似。在兴奋状态出现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嗜睡、食欲缺乏,少数有恶心、呕吐、头痛(多在枕部)、背腰痛、周身不适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具有重大诊断意义的早期症候,是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神经通路上,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感觉异常,约发生于80%的病例。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神经元,特别是感觉神经元而引起,此症状可维持数小时至数天。本期持续1~2天,很少超过4天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