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狂躁期。麻痹期三个阶段。
前驱期:发病初,小儿常说头疼、不安,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高达
37.5--38℃。患儿的性格或行为可发生改变,如清绪低落,抑郁和不安,有的易发怒。被咬伤的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搔痒。伤口的变化是狂大病的重要鉴别,对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进一步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此时一般为1--3天,有时可为7天。
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可出现狂犬病年具有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病人想饮水时,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呼吸也困难,十分痛苦。以后每当看到水或听到水声,甚至想到水,都可引起反射性发作,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呼吸困难,病人可出现发绀现象,亦可见瞳孔散大。发作间歇期间病人意识清楚,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病人时时出现狂躁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很快即出现脱水。体温高达39--40℃。此期经过1--3天。
麻痹期:病人渡过狂躁期转狂躁为安静,痉挛逐渐停止,反应迟钝,还可少量进食,一般家人常以为病情好转。实际很快出现脑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较短,一般为15--20小时。
狂犬病也叫恐水症,症状特征以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和进行性的瘫痪为特征。狂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为三期:第一期是前驱期,表现为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然后就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比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在愈合的伤口上面有痒、痛、麻和蚂蚁在走的异常感觉。
第二期是兴奋期,也就是狂犬病比较典型表现的时期,表现为高度的兴奋、恐惧不安、恐水和恐风。典型的患者虽然特别渴,但是不敢饮水,看见水、听见水声、喝水或者仅仅提到饮水字眼时,都会引起咽喉肌的严重痉挛,对于外界的多种刺激如风、光、声也会引起咽肌的痉挛。
第三期就是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逐渐停止,然后进入全身性的瘫痪,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死亡。
一、狂犬病离我们有多远?
近年来,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3个省份、超过900个县区有人狂犬病病例的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西南、华南地区的贵州、广西和四川、重庆病例最多,中、南部地区的湖南、广东,及东部地区的江苏、山东、安徽等地也有较多的病例报告,以上地区的人口分布密集,养犬数量大。因此对我国绝大部分群众来说,狂犬病就在我们身边。
二、狂犬病病毒的来源
发狂犬病的狗的唾液中
狂犬病狗的血液中未测出狂犬病毒
狂犬病狗的粪便和尿液中无狂犬病毒
三、狂犬病是感染途径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最主要的为犬科和猫科动物,以及某些啮齿类动物和翼手类动物。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人,或舔了人的粘膜及破损的皮肤都可能导致狂犬病病毒的传播。但病毒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机体。此外,国际上也有经角膜、肾脏、肝脏等器官的移植而感染狂犬病的报道。
四、狂犬病是发病机理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侵入人体后:在伤口局部可短暂停留或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病毒沿末梢神经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展,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再大量繁殖,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病毒在脑部大量复制后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展,侵入神经支配的各器官组织,尤以唾液、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量较多。由于迷走神经、舌咽及舌下脑神经核受损,致吞咽肌及呼吸肌痉挛,出现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交感神经受累时出现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受损时,可引起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猝死。
五、狂犬病的潜伏期及被狂犬咬伤是不是几十年后还会发病?
人从被带毒动物咬伤而感染狂犬病病毒到发病的时间被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伤口的严重程度及其距头面部的远近、感染病毒的数量和病毒的毒力等。总的来说,和其它很多传染病相比,狂犬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长可达数月,但也可短为数天。从我国现有的狂犬病病例来看,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半年以内,一般为半个月至三个月。
某些被狗咬伤后几十年才发病的说法缺乏确切依据,可能是由于病例仅对很久以前的明显受伤有印象,而对近期的实际上导致感染的细微伤口未引起重视、回忆存在偏差。且病人发病后精神失常,无法进行调查,而病人家属对其以往的受伤情况不清楚,提供的信息存在偏差。
六、人发生狂犬病后的症状
狂犬病毒是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人一般在出现临床症状后两周之内死亡。根据狂犬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程改变,一般将狂犬病分为狂躁型(脑炎型)和麻痹型(抑郁型、哑型狂犬病)两型。两种类型的症状不同:
1、狂躁型,约占80%
患者发病后出现约1~3天的前驱期非特异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发热、头痛、恶心等,也可有呕吐、腹痛、腹胀、大便不通、肠鸣音减退等症状。早期唯一的特异症状是约有40%~80%的病人在伤口附近出现烧灼,麻木,针刺、瘙痒等异常感觉。病人随后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恐惧不安,怕风、恐水,呼吸困难、胸痛、多汗、流涎等,50%-80%的患者有恐水这一狂犬病的典型症状,在吞咽时咽喉等部位的肌肉痉挛而出现怕饮水的表现,有时甚至听见水声也可引起喉头痉挛,故又称恐水症。有的病人对光、噪音和感觉刺激格外敏感,出现肌张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痉挛。部分患者出现精神异常和谵妄,有攻击他人的行为。病人可能在发作中死于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的混合型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兴奋期持续1~3天后,痉挛抽搐逐渐停止,患者出现各种迟缓性瘫痪症状,以肢体软瘫较多见,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
2、麻痹型,约占20%
此型病程一般比狂躁型狂犬病要长,由蝙蝠咬伤者常见,无恐水、怕风、兴奋等症状。患者在前驱期后出现肌肉瘫痪,共济失调、麻痹症状,最终死于呼吸肌麻痹和球麻痹。
症状----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1)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短则不到一周,长则一年以上。狂犬病最初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异常或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感觉异常)
(2)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发展为可致命的进行性脑脊髓炎症
(3)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状使机能亢进,躁动,恐水,有时还怕风,数日后患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4)早瘫性狂犬病占人类死亡比例的30%。与狂躁性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么剧烈,且通常较长。从咬伤或抓伤部位开始,肌肉逐渐麻痹。然后患者渐渐陷入昏迷,最后死亡。早瘫性狂犬病往往会有误诊,造成狂犬病的漏报现象。
七、哪些动物可传播狂犬病病毒
并非只有狗才能传播狂犬病病毒。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犬科、猫科、鼬科、浣熊科、啮齿类和翼手类动物等、以及某些家畜,包括狗、猫、狐狸、狼、豺、豹、浣熊、獴、鼬、蝙蝠等。(老鼠是不会传染狂犬病的呦!)在亚洲、非洲等狂犬病流行严重的国家,犬和猫是最为常见的传播动物,全球有90%以上的狂犬病病例是由感染病毒的疯狗引起。我国的狂犬病病例中绝大部分为狗或猫引起,尤以狗最多。乌龟和蛇等冷血动物不传播狂犬病病毒,未见鸡和鸟传播狂犬病病毒的报道,被鸟类或鸡咬伤或抓伤后不需狂犬病暴露处置,但要进行伤口处置。
八、患病动物的可能症状
(1)患病动物早期的主要表现是性情明显改变,如忧虑或害怕,并有神经过敏。
(2)有的病兽表现对主人异常友好,摇尾乞怜,但在轻微的刺激下也会咬人,主动攻击生人
(3)有的离群独处,不与其他动物呆在一起,对主人变得无感情
(4)有的出现怪食癖,如吃土、咬草、咬木头等。
这些异常表现如不细心观察,很难发现。患病动物在疾病的最早期,唾液里含有大量狂犬病毒,此时若与其亲近、玩耍或被其咬(抓)伤就容易被传染而得病。患病动物过了发病早期就进入兴奋期,表现为坐立不安,跑来跑去,咬叫无常,此时已不能辨认生人和熟人,而出现攻击人的疯狂状态,很多人就是这时被咬伤的。随后病狗耷拉着尾巴,或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张着嘴,顺嘴流口水,吞咽困难,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全身毛竖起。进入晚期后,病动物很快发生呼吸困难,全身衰竭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疯动物表现为"安静型",即无明显兴奋表现,但伤人后也可能导致狂犬病。
诊断方法:
狗唾液中出现病毒(具有传染性),症状不明显而已,称为发病的前驱期,三天后必然出现明显的狂犬病征,病程不可逆转,狗十天内必死。所以我国曾经使用过五天观察法,后来演化为七天观察法,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向全国推荐十天观察法。
九、自保的方法,防狗咬
首先,不要招惹动物,尽量避开疯狗。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向狗扔棍子或石子。不要接近那些拴着的狗和栅栏后面的狗。不要快速地跑近或靠近狗。狗受到惊吓或感到恐慌时会咬人。
如果遇到疯狗追赶,最好不要突然转身跑开,不要直接瞪视狗的眼睛,事实证明静止不动或放缓动作可以减少被狗攻击的可能。眼睛盯住地面,然后缓慢向后移动,逐渐离开。如果遇到疯狗攻击,则要将身体蜷起,保护头面部。
十、只有被疯狗咬伤后才会得狂犬病吗?
大多数人认为狂犬病只会通过疯狗咬伤传播,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部分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狗在尚未出现异常表现时唾液中就已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因此,被看似正常的狗咬伤后也须注射疫苗。
前面提到过,除狗以外,很多其它动物也可以传播狂犬病,因此不仅仅被狗伤会得此病。
并不是只有被咬伤才患狂犬病,被带毒动物抓伤或舔舐粘膜后也会造成感染。如小孩大便后,由家狗舔肛门,虽没有咬伤,但如果狗的唾液中含有病毒,可使小孩患狂犬病。但绝大多数狂犬病病例是被动物咬伤以后感染,因为抓伤和舔舐粘膜而感染的.病例只占极少一部分。
十一、被狂犬咬后一定会得狂犬病吗?
犬或猫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一般认为可通过唾液腺间歇性排毒,即狂犬病病犬或病猫唾液中并非随时带有病毒,因此,既是被感染病毒的狂犬咬伤也不一定会有病毒侵入体内。此外,如果被唾液中带毒的疯动物咬伤、抓伤或被唾液污染粘膜和新鲜伤口时,及时规范的预防处置也可以尽早清除病毒,避免发病。
十二、吃了可疑病死(疯)狗的肉会不会感染狂犬病?
还是尽量不吃狗肉,因为狗的来源不明,不安全,而且,吃多了狗肉会上火,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狂犬病病毒主要储存在犬的唾液中,狂犬病病毒易于被热灭活,100℃加热2分钟后病毒就会死亡,因此食用烹调过的犬肉本身不可能导致病毒感染。但人在宰杀和剥犬皮的过程中,伤口或粘膜可能被犬的体液污染而感染狂犬病。国内外均有报道有人曾因宰杀和剥皮感染狂犬病而死亡。
十三、被动物伤后,应采取什么措施预防得狂犬病?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首先要判断受伤的严重程度,然后再据此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与动物仅有普通的接触或喂养动物,以及被舔的皮肤部位完好时都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然而一旦有下列情况发生,人们应该立刻就医:
2、如果皮肤被轻咬或者仅有轻微抓伤或擦伤而无出血时,属于II度暴露,则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3、如果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有出血、或皮肤破损的伤口被舔时、或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时,属于III度暴露,则在伤口处理之后、疫苗接种之前,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
在进行预防狂犬病处置的同时,要进行预防伤口感染等治疗。
伤口处理方法:
人被咬伤后局部伤口的处理 通过理化方法及时(指2 h内)清除伤口中的病毒,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手段。处理程序包括:
(1)立即针刺伤口周围的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切忌用嘴吮吸伤口,以防口腔黏膜感染。
(2)冲洗伤口: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及清水冲洗。如果是穿通伤口,可用插管插入伤口内,用注射器灌水冲洗。
(3)消毒伤口冲洗后,用5%碘酊反复烧灼伤口。除非伤及大血管需紧急止血外,即使伤口深、大亦不应缝合和包扎。
(4)对于伤口深大及伤口靠近头部的患者,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滴注或其周围作浸润注射。
(5)按需要而给予破伤风抗生素和适宜的抗菌药物。
目前主张凡被犬、猫、狼等动物咬、抓伤或舔后,为保证安全,都应注射狂犬病疫苗。从注射第一针疫苗算起,约3周产生抗体,1个月左右达高峰,故要求咬伤后2天内即开始注射。
十四、咬伤人的动物以前注射过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还需要预防处置吗?
目前,狗猫等动物需要每年定期接种正规且合格的兽用狂犬病疫苗,才能有效预防动物狂犬病的发生。如果动物每年接种狂犬病疫苗的资料齐全,能够证明预防接种的动物免疫有效,人被这样的动物咬伤抓伤的话,可以只进行伤口处置而不接种疫苗。当无法对动物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时,无论伤人动物是否进行过免疫,伤者都必须进行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或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