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指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症见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治宜暖胃散寒。胃痛是常见毛病,但导致胃痛的原因很多,其中饮食习惯是造成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中医治疗胃病和西医不同,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胃热。胃寒湿者较明显的病症是舌苔白腻,也就是舌苔白白的,厚厚的,不易刮除。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属中医“胃脘痛痛”的范畴。如表现为胃痛连绵,喜温喜按,没有食欲,神疲乏力,舌淡白,多属虚寒。
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胃寒呕吐
症名。因真阳不足,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见《症因脉治·呕吐论》。其证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脉沉迟。真阳不足者,宜八味肾气丸;脾胃虚寒者,宜理中汤、四逆汤。参见寒呕条。
胃寒恶阻
病名。恶阻证型之一。多因妇女平素脾胃虚寒,孕后胞门闭塞,脏气内阻,寒饮逆上。症见呕吐清水,倦怠畏寒,喜热饮,兼见面色苍白,肢冷倦卧。治宜温胃止呕。方用干姜人参半夏丸。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如果有帮助到你,希望能采纳!
从字面意思上大家也能看出来,胃寒就是感觉胃部有寒凉感,并且患者的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虽然说胃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总归会对身体 健康 产生一些损伤,所以发生胃寒就要及时进行调理,但是大家要对胃寒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行,下面就是有关于胃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一起来看看。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胃寒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寒的症状表现如下:
1、胃痛
如果胃寒的情况轻微,就不会出现胃痛的情况,但是胃寒严重就会导致胃痛的情况,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很多朋友就喜欢吃一些冷饮,但是对于胃寒的患者来说,这是非常容易引起病情加重的。
2、呕吐
当出现胃寒的时候,会导致肠胃逆向蠕动,使得胃里边的食物用呕吐的方式吐出来,经常呕吐对于患者也是很痛苦的,胃寒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才行。
二、胃寒的治疗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可以在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减少胃寒的发生。胃寒患者不能暴饮暴食,按时就餐。拒绝吃一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最重要的是不能吃冷饮,这样是最容易导致胃寒发作的。
2、积极食疗和按摩保健
胃寒患者在饮食方面,可以吃一些温热食物。比如羊肉、狗肉等等。这些热性食物有着养胃的效果,这对胃寒患者来说是很不错的。除了进行饮食之外,患者可以辅助按摩,在睡觉之前患者用双手按摩小腹,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摩,相信对于胃寒也有不错的效果。
胃虚寒(胃阳虚)
证候: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治则:温中健胃。主方:理中汤。亦可以用小建中汤证、理中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香砂养胃丸。方药:党参、白术、桂枝、干姜、高良姜、荜澄茄、白及、海螵蛸。
胃实寒
证候:胃脘冷痛,痛势急剧,遇寒加重,得温痛减,脘痞作胀,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口淡不渴,口泛清水,脘腹水声漉漉,舌苔白滑,脉弦或沉紧。治则:温胃散寒止痛。主方:厚朴温中汤。方药:厚朴、陈皮、甘草、木香、干姜、茯苓、草豆蔻。
临床验方
1.白酒烧蛋
高度白酒50毫升,盛在小碗内,打入1个鸡蛋,把白酒点燃,待酒烧干、鸡蛋熟后,于早晨空腹吃1次。
2.猪肚老姜
生猪肚1个(洗净),老生姜(切片)。将老生姜装入猪肚内,炖熟或蒸熟,分2 4次吃完。
3.茴香橘核粉
小茴香、橘核各等份,炒后研为细末混匀,每次胃痛时或早晚饭前,温开水冲服。
4.香姜饮
小茴香、干姜、木香,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
5.茱萸砂夏茶
吴茱萸、砂仁、生姜、半夏、党参、神曲,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
6.桂皮红糖饮
桂皮,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红糖,调匀热饮。此饮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胃部受寒所致的胃痛、胃胀等。
7.胡椒红枣茶
取大枣10枚(去核),每个枣内放白胡椒5粒,上蒸锅蒸熟,然后捣烂制成绿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7 10丸。此丸具有温胃补血之功效,可辅助治疗胃寒疼痛。
8.参枣茶
党参,大枣一起煎汤饮用。也可以加入陈皮以调胃气。功用:可以辅助治疗病后脾虚,食欲不振,四肢肌肉乏力,贫血,心悸等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