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吐奶如何处理,对于宝宝的喂养,相信很多家长一直都在学习,在小宝宝喂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家长细心的发现和耐心的处理,那么当遇到新生儿吐奶该如何处理呢?下面跟我一起来看下吧。
新生儿吐奶该如何处理11、帮宝宝拍打嗝
当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所以就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爸爸妈妈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把气体排出。只要减少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够减轻吐奶、溢奶的情况和次数。如果帮宝宝拍打嗝有困难,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将宝宝直立抱起,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2、改变奶粉的冲泡方式
在给宝宝平常喝的牛奶中添加谷类食物,或是将牛奶冲得稍微浓稠一些,这样就不太容易发生逆流现象。不过,太稠的牛奶容易造成肠胃阻塞或导致腹泻,这也会让宝宝感到身体不舒服,所以爸爸妈妈也应当加以注意。
3、药物治疗
如果有严重的吐奶、溢奶现象,则应当请医生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以改善溢奶情况。不过,通常把药物治疗作为最后的考虑,还是应当以其他的解决方法为主。
应该说,针对新生儿吐奶瓣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采用药物的方式来处理,因为正常只是由于新生儿胃部机能还未完善造成的食物回流现象,重点还是从喂养的姿势和方式上加以注意,这种吐奶瓣发生的概率会越来越少,当然如果情节比较严重那么还是需要咨询医生来处理。
新生儿吐奶该如何处理2一、生理原因
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由口腔吃进去的奶,先经过一条管道叫食管,然后进入胃内。宝宝的胃有两个“大门”,贲门和幽门。与食管相连接的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
宝宝的幽门一般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由于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是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的`。
以上的生理原因导致宝宝吐奶成为正常现象。只有等到他长大一点后,胃才会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才会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二、病理原因
1、感冒: 由于咳嗽,腹压升高,也常常合并呕吐的症状。
2、感染: 流行性腹泻、肝炎、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也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
3、便秘: 如果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延长,也可出现腹胀、吐奶。
4、幽门狭窄: 它比较常见于刚出生3个星期到2个月之间的小宝宝,通常在1个月时,症状开始明显。这种情况的宝宝往往是边喂边吐,吐完之后因饥饿又吵嚷着想要再吃。宝宝会越来越瘦、营养不良。
5、食管闭锁: 如果婴儿出生后唾液较多,吞1、2口奶后即有呕吐、呛咳、青紫甚至窒息,多为食管闭锁所致。
6、肠闭锁: 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
7、肠旋转不良: 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或胆汁。
8、先天性巨结肠: 出生后不排胎便或量少,1—2天后会出现肠梗阻症状:频繁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或呕吐物为粪样液,腹胀明显,腹壁发亮,有扩张静脉,经直肠指检或灌肠后排出大量大便,多为先天性巨结肠。
三、喂养护理不当原因
喂奶姿势不当。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造成吐奶刚喝完奶后哭、咳嗽、动得太厉害。
喂养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小儿过多过早添加辅食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等等这些喂养不当都会导致宝宝吐奶。
空气吸入原因。妈妈用奶瓶喂宝宝时,没有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使宝宝吸进空气喂奶时没有让宝宝的嘴裹住整个奶头,空气乘虚而入。
一、婴儿老是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宝宝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宝宝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可以把宝宝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
在宝宝躺着时要把他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宝宝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宝宝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给他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宝宝吐奶后,如果马上给他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宝宝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二、 婴儿吐奶的原因何在
1、疾病因素:吐奶可能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如果宝宝因为吐奶而导致体重急剧减轻,或者边吐边咳嗽,或是呕吐物呈现褐色或绿色,或呈喷射状吐了70—80厘米远,这些很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大多数的宝宝都是快乐的呕吐者,如果宝宝吐奶吐得十分难受,很有可能就是食道发炎了,爸妈需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治疗。
2、生理因素: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这是由于在食道与胃之间的贲门还没发育成熟,加上要排出残存体内的一些粘膜而导致的吐奶。由于生理原因而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3、其他原因:宝宝也有可能是因为进食过多,而且在吃奶后立即平卧,也容易导致吐奶。这都是生理性的吐奶,爸妈不用太紧张。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一次过让宝宝吃得太饱。
总的来说,如果宝宝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则不一定表示得病了。但如果宝宝连续吐几次,且每次喂奶都会吐,爸妈则要注意宝宝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因为这预示着宝宝身体可能存在胃肠道问题,也可能是身体其他系统存在病变,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查明原因。
三、婴儿吐奶的检查诊断
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就可以作出诊断:
1、溢奶: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几周内常会有溢奶,一般表现为喂奶后的一种强烈的、无压力的.、非喷射性地从口边流出少量奶汁。每天可溢奶一次或多次,但不影响生长,婴儿亦无其它不适或异常情况。
2、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的病理性呕吐:情况较严重,次数频繁,呕吐量大,常呈喷射状,呕吐物中除进食的奶汁外,还会含有胆汁,或呕吐物为粪样液。先天性畸形一般需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
3、小儿内科性疾病所致的呕吐:常常发病症状明显,呕吐一般不甚严重或间歇性发作,如新生儿窒息所致的脑水肿和颅内出血除呕吐症状外,常有呻吟、发绀、抽搐等症状;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常有发热、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败血症和脑膜炎常有反应差、精神萎靡、拒食、不动、黄疸等症状;肺炎常有发热、呼吸急促、口吐泡沫、发绀等症状。
总之,婴儿出现了吐奶症状,如果呕吐严重或除了呕吐症状外还有上述的其它症状,则要考虑并非正常的生理性溢奶,而是病理性呕吐,要及时去看医生,以免耽误治疗或错过手术机会。
四、婴儿吐奶的预防保健
1、要正确哺乳:提倡抱起喂奶,必须卧位哺乳时,采用头高脚低位。母乳喂养者,每次哺乳前温开水擦洗乳头,并以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者每次哺乳前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奶头后在给予哺乳,乳头孔不易过大。哺乳后直立抱起并拍背,使新生儿将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不易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
2、头侧俯卧:对经常呕吐的婴幼儿如果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以头部抬高15°为益;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每次20分钟,每日2—4次。但是俯卧期间一定有专人护理,防止呼吸暂停,这样可降低返流频率,减少呕吐次数,防止呕吐物误吸,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发生。
3、创造良好环境: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规律,切忌暴饮暴食,尽量保持身心安静,进食时不要过于勉强。同时保持环境清洁,患儿呕吐物及时处理,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以免继续刺激患儿。呕吐时,应守护在其身边,给予精神安慰;呕吐后,及时帮助漱口,勤给患儿洗澡,清除因呕吐留在身体上的异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