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人腰痛及腿痛。用山楂、鹿茸(炙),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一天服二次。
3、跌坠腰痛。瘀血凝滞。用破故纸(炒)、茴香(炒)、辣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4、闪挫腰痛。用西瓜青皮阴干,研为末,盐酒调服三钱。
5、治腰痛难转。煎茶五合,加醋二合,一次服下。
6、突然腰痛,不可俯仰。用鳖甲炙过,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7、湿气腰痛。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8、寒湿腰痛。取蒴翟叶,用火烤热,厚铺床上,趁热睡卧。叶冷则换。冬月取根捣碎,熬热后用。
9、虚寒腰痛的治疗孕妇那。用鹿茸(去毛,酥炙微黄)、附子(炮,去皮脐)各二两,盐花三分,共三工业区末,加枣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糯米二升,炒热装袋中,拴靠在腰痛处。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内服。
10、腰脊痛。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11、腰膝疼痛(顽麻无力)。用菟丝子(洗过)一两、牛膝二两,酒泡过,取出晾干,研为末,将原酒煮糊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12、腰闪痛(闪腰)。用冬瓜皮烧研,酒送服一钱。又方:用西瓜青皮阴干,研为末,盐酒调服三钱。
13、腰部闪伤痛。用白莴苣子(炒)三两、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没药、乌梅肉各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一丸,热酒送下。
14、腰体痛。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15、秋痢兼腰痛,取樗根一大两,捣碎,筛过,以好面调皂角了孤小团,加水煮熟。每日空心十枚。不须禁忌,有特效。又方(赤白痢):用猪肾二枚,研烂,加入陈皮、椒、酱作馄饨,空心时吃下。
16、阴虚腰痛,不能反侧。用鹿茸(炙)、菟丝子各一两,茴香半两,共研为末,以羊肾两对,酒泡后煮烂,捣如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常用的临床上有效的验方、偏方主要如下:</SPAN> 【方一】
猪肾l对,川牛膝5克,补骨脂3克,香附2克,杜仲5克,青盐少许。将公猪腰子用竹刀剖开,去筋膜油脂,将各药在锅内略炒,烘干,研成极细末,填入猪腰内,外用湿纸包好,并可在湿纸外再包一层黄泥,放在灰火中煨熟。腰子煨熟后,去药末,只吃猪腰,间隔l—2日服1次,连服7次为1个疗程。
本方补肾气,止腰痛,强筋骨,适用于肾气虚的腰痛,足痿弱无力。 【方二】
生山药100克,糯米600克.白糖300克,芝麻面、熟鸡油各50克,炒核桃肉30克。 将生山药洗净,入笼蒸熟,剥去外皮,芝麻炒酥磨成粉状,炒核桃肉压成末,净熟鸡油、核桃肉、芝麻面、白糖和山芍泥揉匀成馅料,糯米淘洗干净,与水混合磨成米浆,放入布袋沥干水分,作为汤圆外皮料,包入馅料做成汤圆,入开水中煮熟即可食之。
本方补肾滋阴,用于肾虚精滑所致腰痛无力。 【方三】
滑石20克,瞿麦10克,粳米50克。先将滑石用干净布包扎、然后与瞿麦同入沙锅煎煮,取滤液澄清约1000毫升。 用药滤液与粳米煮粥,供中晚餐服食;夏天可做成稀粥当饮料。
本方清热除湿,适用于湿热所致腰痛。 【方四】
鲜南蛇藤、鲜虎刺、鲜马兰各30克,鲜七层楼、鲜牛膝各15克,鸡蛋3枚。水煎前5药半小时,去渣取药液,待温,放入鸡蛋,文火煮熟。每日1次服尽,连服日。
本方活血通络,主治腰痛。 【方五】
独活10克,桑寄生15克,秦艽12克,防风10克,细辛6克,当归12克,芍药15克,川芎12克,地黄9克,杜仲15克,牛膝12克,人参6克,茯苓、桂枝各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本方祛寒行湿,温经通络,适用于寒湿腰痛。 【方六】
羌活12克,人参6克,苦参12克,升麻9克,葛根12克,苍术15克,炙甘草6克,黄芩12克,茵陈15克,防风、当归各9克,知母10克,泽泻15克,猪苓、白术各12克。 水煎服,每天l剂,早晚服。
本方清热利湿,舒筋止痛,适用于湿热腰痛。 【方七】
熟地12克,山药、山茱萸各lO克,枸杞子、菟丝子、淮牛膝各9克,鹿角胶、龟板胶各6克。水煎服,1剂分2次服。
本方大补肾气,尤适用于固肾气虚腰痛。 【方八】
当归12克,川芎、桃仁各10克,红花12克,没药10克,五灵脂9克,香附10克,牛膝12克。水煎服,1日1剂,2次服。
本方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瘀血腰痛。
急性腰部扭伤是指因各种突然刺激所造成的腰部软血组织损伤,又称“扭腰、闪腰”等。临床上极易见到,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进行按摩手法治疗处理,易转变成为顽固的慢性腰肌劳损。笔者将对本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手法等内容进行介绍:?\x0d\x0a\x0d\x0a一、一般临床资料?\x0d\x0a\x0d\x0a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承担着人体60%以上的重力,从事着复杂的运动,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无骨形结构的保护,故在持重和各种运动中,极易受到损伤。?\x0d\x0a\x0d\x0a二、临床表现?\x0d\x0a\x0d\x0a伤情较重者随即可见腰部剧痛、坐卧、翻身困难,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打喷嚏,深呼吸均感疼痛加重,另有一部分患者在发病时,腰部疼痛并不十分剧烈仍能工作数小时或数日后才觉痛感逐渐加重,类似患者极易转为慢性腰肌劳损。?\x0d\x0a\x0d\x0a三、临床检查与诊断?\x0d\x0a\x0d\x0a在检查时可见下列体征:?\x0d\x0a\x0d\x0a1.压痛点。绝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压痛点,一般痛点位于损伤部位。?\x0d\x0a\x0d\x0a2.肌痉孪。主要位于骶脊肌、臀大肌。俯卧时肌肉稍感松软,用手指按压时产生肌痉孪。?\x0d\x0a\x0d\x0a3.脊柱生理曲度改变。因疼痛可引起肌肉保护性痉孪,这时,不对称的肌痉孪可引起脊柱向患侧倾斜,属于暂时性生理改变。一般情况下,多见于单侧发病。?\x0d\x0a\x0d\x0a4.X线拍片检查常无异提示。根据以上检查可将本病诊断为急性腰部扭伤。?\x0d\x0a\x0d\x0a四、临床治疗与手法?\x0d\x0a\x0d\x0a1.治疗原则:舒经通络、治血散於、解痉镇痛。?\x0d\x0a\x0d\x0a2.施术部位:病变局部(腰部)及其压痛点。?\x0d\x0a\x0d\x0a3.主要手法:推、按、揉、拨、振动等。?\x0d\x0a\x0d\x0a4.取穴:扭伤、人中、肾俞、压痛点、大肠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昆仑等,可加用关元、气海、足三里、曲池、肩井、合谷等配穴。?\x0d\x0a\x0d\x0a5.操作顺序:俯卧位,侧卧位,正坐位。?\x0d\x0a\x0d\x0a6.操作时间:每次2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以免造成新的损伤。?\x0d\x0a\x0d\x0a治疗手法刺激量:推按要轻,拨揉稍重,振动要缓,穴位刺激由轻到重。?\x0d\x0a\x0d\x0a五、临床手法介绍?\x0d\x0a\x0d\x0a在临床上,笔者对本病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与总结。认为急性腰部扭伤症发病急,见效快,只要治疗及时不易复发,但要嘱咐患者注意保护腰部锻炼。?\x0d\x0a\x0d\x0a因急性腰肌扭伤的病因多来自于外力,在治疗手法上不宜极强的刺激,其原因是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剧痛,如在此时采用强烈推拿刺激,会使局部肌肉组织韧带的紧张度增大。患者因剧痛而失去配合。?\x0d\x0a\x0d\x0a在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不同反应来进行分类治疗。?\x0d\x0a\x0d\x0a1.对较重者治疗手法:?\x0d\x0a\x0d\x0a(1)患者仰卧位,采用点穴按摩通气法,先按揉人中穴,以安神调整血压减轻患者思想压力。点按关元、气海从通利中焦气血,减轻腰部剧痛。按压足三里,以调整病后饮食,改善消化,顺肠通便。最后按压扭伤穴(穴位位于阳池与曲池的连线上四分之一处),如患者是左侧腰痛,则取穴右侧。按时可询问有何反应,并令其做轻微挺腹运动,完后便即感轻松。?\x0d\x0a\x0d\x0a(2)患者俯卧位。采用推揉分拨理筋法:令患者全身放松,术者立于其旁,用于掌或拇指推揉压痛部位,令其深呼吸,以解筋消於,缓解疼痛。手法由上而下,反复数遍。此时触摸可触感到腰肌松软。取穴:大肠俞、肾俞、压痛点等,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缓冲肌痉孪。\x0d\x0a\x0d\x0a(3)俯卧位。采用压腰部痛点法以解筋镇痛,理气。在患者压痛点上,双掌重叠,反复振颤,随病人深呼吸向下垂直压(呼气时压正,吸气时抬起)。?\x0d\x0a\x0d\x0a(4)俯卧位。采用对抗牵引按摩法,以舒筋止痛加强活动度,请助手帮助固定两腋下,术者双手分别握其下肢术部向健侧偏斜,缓缓拨伸,牵引,持续一至两分钟后,也就是最大限度时猛牵一下,然后按摩腰部,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穴,以防止软组织粘连,迅速恢复腰肌弹性。?\x0d\x0a\x0d\x0a(5)侧卧位。采用捏拿腰肌蹬腿法,以放松肌肉,增强运动。术者立于其后,双手捏拿腰部肌肉。此时,令患者蹬腿,如上述手法,作用明显,患者即可迅速进入运动配合状态。\x0d\x0a\x0d\x0a(6)正坐位。采用提拿肩颈理气法,以宽胸理气,消除紧张。术者立于其后,双手提拿肩颈,后点穴曲池。此时患者自觉轻松。\x0d\x0a\x0d\x0a2.对于发病疼痛不明显后则加重者,则可采用下列手法操作。\x0d\x0a\x0d\x0a(1)俯卧位,采用推揉分拨理筋法,令患者放松,用双掌或拇指从压痛点周围推揉至压痛处后加用滚法在骶脊肌顺肌纤维方向来回往返数遍,配合腰部后伸活动运动。腰部后伸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手法由轻而重,以促进局部气血畅通,缓解疼痛。?\x0d\x0a\x0d\x0a(2)俯卧位。采用捏拿腰部运动法,以解於镇痛。术者立于其旁,用掌根或多指相应用力,对抗,捏拿患者腰两侧,并令其晃动骶跨部,询问腰部有无痛感,如有痛感,则停止,转为晃动双肩部,以通理气血,促进运动恢复。?\x0d\x0a\x0d\x0a(3)俯卧位,采用拍打振动理气法,以解筋镇痛。术者令患者用力,并咳嗽。在此时,用双掌空拳拍打压痛点数次,患者即可感到松驰。后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x0d\x0a\x0d\x0a(4)仰卧位。采用屈膝屈髋动腰法,以加大活动度,迅速恢复运动。术者立于其旁,助患者均匀呼吸,用一手托住患者双腿,另一手固定患侧肩部,做屈膝屈髋,上下回旋活动,点阳陵泉、足三里穴。?\x0d\x0a\x0d\x0a(5)正坐位。采用提拿肩颈理气法,以宽胸理气消除紧张。术者立于其后,双手相应用力,提拿肩颈理气法,以宽胸理气消除紧张。术者立于其后,双手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