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0日电(董湘依) 3·15刚过去不久,“女子喝如新果汁去世”事件又引爆舆论,将直销巨头如新集团推至风口浪尖。在如新进入中国市场的16年来,其发展之路上的质疑声未曾休止,且屡次触碰违法违规的红线。5年前《人民日报》敲响的警钟犹在耳边,但谁能想到,在百亿帝国权健轰然倒塌后,如新又成为了下一个 “死亡推手”。
如新果汁致死?
据北京青年报3月18日报道,一名34岁女子因肺部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而死亡之前并未及时就医服药,仅是喝如新果汁和相关产品,任由发烧,最终导致贻误治疗。她也是如新的业务员,平时有服用该公司产品的习惯。
中新经纬查询如新官网发现,该员工去世前喝的果汁名为“g3活能混合果汁饮料”,产品介绍称: g3果汁是一般果汁,g3活能混合果汁饮料是同时含有木鳖果、刺梨、枸杞、沙棘4种不同水果的配方,含有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西红柿红素及维生素C等。产品规格分为瓶装与盒装,价格分别为390元与690元。同时,该产品还备注了“日常膳食补充”字样。
据死者丈夫回忆,死者卧室的墙边有一箱如新的g3果汁,就连床头柜上也摆满了这种果汁。死者坚信,无论身体有任何的问题,喝g3果汁就能解决,“去医院是在害人” 。
作为全球五大直销巨头之一,如新集团于1984年创立于美国,经营个人护理品和营养保健品,2003年如新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06年取得中国直销牌照,是第一批获发中国直销经营许可证的直销公司之一。
或涉嫌夸大宣传
事实上,在“洋果汁”盛行的这几年,很多年轻人盲目追随跟风,听信商家夸张宣传,以为喝果汁就能治病,何况还是感冒这样的“小病”。据新京报报道,此前一家名叫“然健环球”的公司也号称拥有一款能包治百病、有神奇疗效的保健“洋果汁”,却让很多消费者饱受其苦。
至于果汁是否能起到排毒作用,促使感冒等病症痊愈,目前在医学上也尚未有定论。长征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王湘芸曾对媒体表示,认为果汁能够治疗感冒的人大多认为是果汁中含有的维生素C起作用,但其实对于维生素C 是否能够治疗感冒还存在争议。该医生还指出,一些果汁对胃肠道的刺激很大,很多病人本来感冒时就咽喉肿痛,如果这时候喝西瓜汁、橙子汁等,对发炎的咽喉会有反作用。一般医生会建议病人喝温开水,而不是果汁。
中新经纬客户端为此专门致电了如新客服,对方强调,“g3果汁仅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富含多种维生素,但并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该客服表示,无论普通食品还是保健品均不能替代药品,发现身体有任何不适的情况后应选择及时就医。
然而自相矛盾的是,根据报道提及,如新员工尚在世时对亲属反复强调,“g3果汁无所不能”“生病不要去医院,喝果汁就可以”;如新内部培训资料也显示,“85%的药品是无效的,对病人最需好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医疗干预。”
如新的内外表述不一致也引发网络上的质疑,有网友认为,如新“存在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希望工商部门加强对直销行业的管理。”
还有网友爆料:“多年前同事干起了如新,天天给我们冼脑,有时过意不去就帮着买些产品,去她家产品摆到满屋都是脚都插不进去,她请导师给我们上课,说她因为吃了如新59岁生了一个娃,g3果汁包医百病,但这些年没听她提起。”
据了解,2005年,中国颁布的《直销法》第五条有明确规定: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从事直销活动,不得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对于违反该规定的直销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如新g3产品只是辅助类产品,并不是治疗性产品。“这个事件最关键的问题是企业夸大了产品功能,在消费端的操作也并不规范,存在虚假宣传、涉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这也是整个直销行业存在普遍问题。”
朱丹蓬认为,综合来看,如新集团或将受到很严厉的查处,“至于是否像权健一样轰然倒塌,这个不好说。但事实上,国家对于直销企业的查处力度一直非常大。”他说。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也表示,在如新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有关销售人员涉嫌夸大其词、虚假宣传、神话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盲目地购买产品的情况,构成欺诈甚至诈骗,应当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商品价款3倍赔偿的民事责任,有关部门应介入调查查处,加大监督力度,给予行政处罚。
人民日报曾曝光其直销内幕
除涉嫌夸大宣传,如新的商业模式还被指为传销。前述报道指,如新内部资料显示,从星级顾客到业务咨询理事,一共有九级,参与者均需要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才能获得成为如新经销商的资格。
针对这种金字塔式层级结构,并给予下线人员“高额提成”的行为,有律师指出,如新的商业模式属于“典型的传销”。值得一提的是,当有人怀疑如新是传销时,所谓的“导师”辩称,如新有直销牌照,“国外传销和直销没区别,都是一个单词。”
实际上,这并不是如新第一次被质疑传销和虚假宣传。2013年1月15日至17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三篇文章,曝光如新公司涉嫌违法违规经营。报道指出,如新“宣传虚假信息、组织聚会‘洗脑’”、“入行需先买500元产品,发展‘下线’可一直晋升至‘寰宇领袖’”。
随后,国家工商总局对此进行调查后发现,如新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超产品范围从事直销、夸大产品功效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其个别销售人员存在擅自直销、欺骗及误导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此,国家工商总局依法对如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当时,如新被罚款共计486万元。因违规经营而受到重罚后,如新公开表示,将积极落实和改进,并持续不断加强对销售人员的行为教育及规范。
据报道,如新当时出现的问题即为“上线通过下线赚钱”,这是中国直销法规中绝对禁止的。根据我国的《直销管理条例》第24 条明确规定,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也就是不得靠下线业绩获得收益,这也是区分合法直销和非法传销的界限之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去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更明确指出,“对有证据证明经销商的传销行为系按照与直销企业的约定或者由直销企业支持、唆使的,由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据《禁止传销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罚经销商的同时处罚直销企业。”
宣传“中国或成全球最大直销市场”
近年来,中国直销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直销牌照,直销市场的体量也不断扩容。有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10年间,整个直销市场规模从261亿元跃升至2000亿元大关;2017年,中国直销行业总规模便达到2179亿元。业内人士预计,直销行业体量有望逼近3000亿元。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10几年间里,因为直销与传销两者相互交错的性质,不少企业都游走在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甚至在保健品行业就出现了“伪直销真传销”现象。在监管风暴下,轰动一时的权健帝国已然陨落,但还有华林公司、三生公司、东升伟业等相继被曝涉嫌非法传销,一度引发行业震荡。
同样被质疑传销的如新在风头过后,选择重回公众视线。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去年,如新中国总裁郑重在接受专访时曾如此谈及中国市场:“如新在中国的业绩现在占全球市场的比例超过了3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市场”;“中国的直销占比从2010年大概占全球9%…再过几年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直销市场。”
在郑重看来,作为直销企业要合规经营。由于如新在美国上市,他强调,“中国市场必须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培训监管,否则发生任何不合规的事情,都有可能影响美国股价。因此我们可以说内部监管的标准要比外部更为严格。”
正如郑重所说,企业的负面消息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股价。如新“果汁”事件引爆的不光是媒体和公众的口诛笔伐,在资本市场也遭到了投资者“用脚”投票。周一美股开盘后,如新跳水大跌逾7%,随后稍有回升,但仍以5.03%的跌幅作收,报56.69美元/股,创今年以来新低。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头几年,如新一度风光无两。作为资历最早的外资直销公司 ,2018年,如新集团以22.8亿美元的成绩进入全球直销企业前十强。2017年也以优秀成绩进入中国直销业绩排行榜前20名。
但这几年,如新业绩却持续下滑。公司2018财年全年盈利1.22亿美元,同比下降5.83%,同年第四财季首亏1775.9万美元;公司2017年财报显示,全年盈利1.29亿美元,同比下降9.54%。
中新经纬客户端查询天眼查发现,“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自身风险存在49条、周边风险18条、预警提醒122条。此外,开庭公告30起、法律诉讼26起、法院公告6起。2016年11月1日曾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最近有媒体曝出,北京一女子感冒发烧后不就医,只喝一种叫如新g3的果汁,最终因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涉事的果汁来源于有名的直销企业——如新,而受害者正是如新的业务员。
杭州如新形象店里在卖的g3果汁
3月18日晚,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就此事发表声明称,已成立专案小组采取调查措施,目前正积极与家属沟通联系。
钱报记者在如新的官网上查到,如新在湖州有一个生产基地——如新华茂保健品生产基地(湖州),涉事的果汁正是这里生产的。
如新湖州分公司
记者还了解到,如新在浙江的分支机构位于杭州凯旋路上,这是一家位于路边的门店,门牌上蓝底白字:如新生活形象店。
在店内的产品展示区,g3活能混合果汁饮料也赫然在列,旁边卡片上写着“保健品不等于药物”。
我拿什么拯救你,卖保健品的老婆
“女子感冒不就医光喝如新果汁离世”的新闻,杜军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凡是和保健品有关的消息,他总是第一时间关注到。
“她和我老婆太像了,她们都是病人。”杜军说。
成都人陈杰因为父母深受保健品之害,成立了一个公司,专门帮助像他一样无助的受害者家人。杜军因为对妻子无计可施,找到陈杰。
一年前,杜军的妻子开始买保健品自己吃,之后开始卖,夫妻从此反目。
杜军想把妻子从保健品里头拉出来,但又没什么好办法,“保健品把我的家拆了,我怎么做都拉不回她。”
杜军妻子吃完的保健品空瓶
早上起来,先吃一大把维生素
杜军的妻子每天早上起床,先吃10多种维生素片,补锌补钙补铁、磷脂、海藻,以及蛋白粉,不吃早餐。
“满满一大把。”每次看妻子一口吞下,杜军都觉得说不出的怪异,“这些药片到底是什么?吃这么多不会有事吧。”
从妻子将保健品带回家,杜军就一直有这样的疑问。
杜军42岁,妻子比他小3岁。两人生活在北方一个城市,有个女儿,有车有房。杜军是做实业的,有自己的公司,效益还行。这个生活富足的家庭,从杜军的妻子接触保健品后,开始分崩离析。
杜军和妻子结婚近10年,妻子是全职太太。2017年,杜军和妻子因为琐事吵了一架,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再回来时,人就变了。”杜军至今也没弄明白,妻子消失的那一周做了什么,“我推测,她肯定是被朋友带去参加那个保健品的学习去了。”
妻子回来后,就整箱整箱往家带保健品。这是一个获得直销牌照的保健品,有外商投资背景。但在商务部直销网站上查询,它的直销区域并不包括杜军生活的城市。
杜军家的客厅宽敞明亮,视线极好,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整个城区。客厅角落处,堆着四五个纸箱,有半人高,有些空的,有些里面装着一瓶瓶的保健品,各种维生素、益生菌、蛋白粉……纸箱旁边则是两个大大的塑料袋,装的是保健品的空瓶子,“这都是她吃完的。”
妻子的微信把丈夫屏蔽了
这些保健品说明上的功能五花八门:辅助保护化学性肝损伤、改善记忆、补充维生素C……吃了大半年后,妻子突然提出自己要销售这种保健品,还说这是她的事业。
“说是一个月能收入3-5万元。”做实业的杜军苦笑,“我都不敢说我一个月能挣5万。”
从自己买保健品到开始卖,这一年多时间内,杜军估算妻子投入了20多万元。赚了多少呢?“我偷偷看过她的销售单,最多不过5000元。”杜军给出一个数字,“她用家人的身份证去买产品,3000多元一个会员,她可以获得积分。看着是她发展的会员,其实都是她自己出的钱。”
不过,对杜军来说,如今打水漂多少钱已不再重要,关键是妻子沉迷于其中,“被洗脑了,不要家不要孩子。”
杜军描述妻子每天的生活:早上七八点出门,晚上8点回来,然后一头钻进书房,关上门学习、上课。
“周末也是这样。孩子都不管了。女儿说妈妈好久没有带她去游乐场了。”杜军还记得以前,每个周末,她不是带女儿去辅导班,就是陪着孩子去游乐场或看电影。
妻子和杜军逐渐形同陌路。杜军只能通过朋友才知道她去了哪儿,在做什么。最近,妻子的微信也屏蔽了他。杜军彻底看不到妻子的动态。
2019年春节前的一天,杜军做好晚饭,给妻子发消息,让她回家吃饭。过了很久,妻子回复说,自己跟着团队的人去外地团建了。
这个春节,妻子也没在家过,和团队一起去外地过年,“我和孩子算是被抛弃在家,就这么过了个年。”
“谁说产品不好,她就翻脸。要么就是和我冷战,说我是她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他说保健品毁掉了自己的家
他说:这就是一群骗子,骗一群傻子
接触保健品后,妻子不再回家做饭,杜军负担起照管孩子的任务。
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他转到菜场买菜,然后去公司处理事情,中午赶回家给孩子做午饭,之后再回公司。
“刚开始,手忙脚乱,也不知道每天做啥,后来索性搞个菜谱出来,每天照着做。”杜军承认自己以前家务做得太少,孩子也主要靠妻子,现在的他做饭、洗衣、周末陪孩子复习功课。
杜军开始发牢骚,“你说,我一个男的,现在做成这样也可以了吧,还要我怎么做呢。”
在杜军眼中,妻子的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保健品上。“她觉得效果好,说自己吃了之后,精神、气色都好很多。”
杜军的妻子开始让家人一起吃。她让孩子每天服用两三种维生素、益生菌;要求杜军服用男士维生素;还推荐给自己的父母。“她父亲有高血压,她说吃了这个保健品,可以把吃的药都停掉。”为此,她弟弟和她大吵一架。
孩子感冒了,妻子不让吃药,说服用维生素C、葡萄籽就可以。
杜军想弄明白,这个保健品究竟是怎么把妻子带魔怔了。
他到妻子所在的产品团队,听了两次所谓的讲课,接受了团队负责人的一次面谈,几番下来,杜军感到绝望。
“那里面的人看到就夸你,比如看到我老婆,就说:你最近在吃什么产品吧,气色很好啊。就是把你夸得花一样,让你相信这产品是真的好。”
他总结了团队宣讲的内容就是两大部分:一是这个产品功能强大;二是卖这个产品可以赚大钱。
杜军背着妻子,查看她的学习手册。充斥着成功学、营销技巧、以及疑似医学 健康 的理论。他粗略翻了下,资料写着:85%的药品是无效的、40%的手术不需要做……
杜军看得晕头转向,“看着就是瞎扯。”
但妻子似乎已将这一套当作了信仰:书房里有整本的日记,记录着她的学习心得。比如:在这里的一年,跟随公司走出了国门,第一次拿到护照……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让我幸福感十足……
杜军的妻子还在团队的激励下,考取了各种职业技能证书,这让她信心大增,可这些证书在国家官方网站上都查不到。
“这就是一群骗子在骗一群傻子。”杜军恨恨地说。
我这个家,还救得回来吗?
杜军发现,虽然妻子和他冷战,但只要他聊她的产品,她就会回话。
“我就开始吃她给我的那些保健品,还给她介绍了几个客户,就想缓解关系。”
可这些作用不大,杜军说,谈完产品,妻子又进入自我封闭的状态。“我再说其他的,她就说要和我离婚。”
他在网上联系到了一个和妻子卖同样保健品的卖家,对方曾做到100多人的团队,但最后还是退出。
对方告诉杜军,这个产品贵,很难卖,最后就是自己掏钱买,你想赚钱就要骗人,“你老婆陷进去是因为没事做,被洗脑了。你现在越劝越起反作用,根本拉不回。”
一个月前,杜军开始看心理医生,“我整天就在想怎么办,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生意也不想去谈。”
无望的时候,他会想干脆离婚算了。可是妻子向他提出离婚时,杜军又慌了。
杜军恨保健品,可他更恨妻子所在的团队和组织,“她现在心都变狠了,不要家不要孩子,说走就走,没有任何留恋。太可怕了。”
“我觉得我家是救不回来了。”杜军对反保健品群里那些“同病相怜”的人说,“现在和离婚也没区别。”
杜军坐在餐桌前,看着一包包保健品,有些走神,“这么好的家,为什么不能好好过呢。”
夕阳透过窗户,照着茶几上以前拍的全家福照片,一家三口,笑逐颜开。
(应受访者要求,杜军为化名)
(来源:钱江晚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