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过年的风俗有:
1、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是越晚吃越好。
2、年初一 斋日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3、年初二 开年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现代人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越早越好。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4、年初三 赤口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一些广州人会选择足不出户。这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广东人过年的禁忌和习惯:
按照“老广们”的旧习俗,农历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怕洗走财气;年初二是开年,自除夕年夜饭后,到今天才能动荤;年初三是赤口,不要拜年,易招惹是非;跟着车公诞、人日等等有说不完的讲究。
还有,过年时不能买鞋,因粤语发音“鞋”同“唉”;买书更不行了,书发音同“输”,怕这一年都“输、输”声,更是大忌。在大时大节,喜筵寿宴上,习惯于谈吉利语,不说丧气话。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声“岁岁(谐碎)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移民来到广东的。客家人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中原风俗。
过新年的时候,家里的大人会慎重地交代家里的小孩子们,告诉他们不许说脏口,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不要打架,说话要讲好话,要讲吉利的话,要祝福别人新年好。所以,我们兄弟姐妹都会互相监督,不让谁的嘴巴管不住自己,冒出了平时讲的一些粗鲁话,没有了过年气氛。
小孩子对年都是充满了向往的,都希望过一个快乐幸福的新年,这个时候也会特别听妈妈的话。有时候我们忍不住冲口而出称呼同伴的名字,前面会加一个“死”字,当意思到自己犯错的时候,就会猛然捂住自己的嘴巴,连续讲几句“呸呸呸”“大吉利是”,以弥补自己的言语过失。
我记得还有一个过年禁忌就是过年期间不要上门讨债。过年前,欠人家的钱要赶紧还清,别人欠你家钱的如果能还的也尽量让家还清,实在没钱一时还不了的,就约定年后什么时候再还。就是不能在过年期间,上门催债,这非常不吉利,预示着这个年这家被催债的人一年都会厄运连连。去追债的人也会流年不利。
还有一个禁忌是年初三之前,家里的垃圾不能倒掉,要留在家里。还有年初一的时候不能扫地。传说这几天要聚财,家里的东西都不能扔,包括垃圾这些东西,说如果扔了,就会散财。能扫地的时候,也只能由自己家里人去打扫,不能让外人打扫。
行花街,派利是(发红包),食年糕,做酥角,做煎堆,包粽仔。舞醒狮等。
春节逛花市的风俗,据说在中国唯广州独有,花市,老广州叫“花街”,粤语说“唔行花街唔算过年”,就是说不逛花市不算过年。
发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煎堆是家家必备的。煎堆馅为爆谷拌糖胶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开,去掉谷壳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制成,很薄,外面粘着芝麻。整个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黄色即可。
广东醒狮舞起源佛山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
正月是一年之始,广州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言语方面,凡是不吉利的字都禁止说出来;
农历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怕洗走财气
年初二是开年,自除夕年夜饭后,到今天才能动荤
年初三是赤口;
过年时不能买鞋,因粤语发音“鞋”同“唉”买书更不行,书发音同“输”,怕这一年都“输、输”声,更是大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