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要判断携带者是否有传染性得去检查肝功能及DNA,还有B超,看是否正常,如果异常那么传染的几率是大的。但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时有乙肝病毒或丁肝病毒在肝内活跃复制,有大量病毒颗粒不时向血液或体液中释放,那么这个人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物、尿液都可能带有传染性。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将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两种情况,代表了两个分期,各期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强弱不同。
第一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较强,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前的携带者,此类人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病毒,造成与病毒和平共处的情况,因此肝细胞的损伤极轻微,肝功能正常,肝脏穿刺作组织学检查也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此类人群体内病毒复制可以很活跃,可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病程进展,当肝脏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可以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所以此类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应严密的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进入免疫清除期就要把握时机积极治疗。
第二种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后的病毒携带者,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已经通过免疫清除作用(包括药物的治疗作用),清除掉了血液中的病毒,肝脏的炎症病变已恢复,肝功能正常,而且没有明显的肝脏纤维化改变。此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或e抗体转为阳性,乙肝病毒DNA为阴性,因此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小或无传染性。但是患者肝细胞核中仍可以有乙肝病毒存在,只是停止复制,不再向血液中释放病毒,也就是病毒和病变都不活动而已。此类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病情较为稳定,注意生活细节,可以不予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方式与乙肝传播方式相同,主要都是通过血液、母婴父婴、医院性传播、性接触等途径传染,日常工作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极小,基本等同于健康人,所以只要平时注意些,一般是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部分属于病毒复制不活跃的,传染性比较弱。只有少部分病毒复制活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预防。乙肝携带者的伴侣或周围的朋友亲戚均可去检查两对半,如为阴性请注射疫苗,一般按0-1-6注射三针,所以建议去做个检查,再看是否需要注射疫苗,产生抗体就不必担心了。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全面应用免疫整合疗法治疗乙肝、乙肝小三阳、乙肝大三阳、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肝腹水等各种肝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众多患者喜传佳音。免疫整合疗法,治疗原则主要以“抗病毒、增免疫、保肝护肝、抗纤维化”为基本目的,抓住肝病病毒的复制机理通过免疫重建,获得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达到抗病毒目的从而得到彻底治愈。
会的, 第一,母婴传播。 “乙肝患者什么有传染性”是更重要的,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概念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就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被传染的只有10%,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大概45%—40%。 第二,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第三,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第四,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吃饭,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就有可能就被感染;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第五,性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 目前蚊虫叮咬不被确认为传染途径。到了传染病医院看着患者,被蚊子叮了一下就恐惧得不得了,没有必要。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