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大量饮水。一次饮水过多和饮水过快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老人心脏病患者,大量饮水可加重心、肾负担,引发危险。大量饮水使得机体需要借由尿液和汗液将多余水分排出,人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会被稀释,血液中盐分减少,吸水能力也会降低,可出现细胞水肿。患者起初会有头晕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表现,严重时甚至会有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心脏病患者如果大量饮水更为危险。大量水进入人体并被吸收后,会稀释使血液,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荷,心脏因而必须加大工作量来满足机体需求。心脏的工作量增加对正常人来说不要紧,但对心脏病患者而言,其原本就不受损的心脏难以承受这样的变化,很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脏病。因此,心脏病患者的饮水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不可大量饮水。
心衰的患者一定要控制喝水量,因为大量饮水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而且还会导致水从身体各处流回心脏,导致心脏的血液突然增多,而且还会引发患者出现胸闷和气短等各种不同的心衰表现,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患者心功能急剧恶化,甚至威胁到生命,有的时候心衰患者,多喝水不仅会增添心脏负担,还会使患者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而且有的时候也会增加肝脏和患者肾脏的负担,不利于患者控制病情,所以心衰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控制自己喝水的次数和喝水的量。
心衰的患者排水功能会受到影响,如果喝进体内的水分没有办法及时的排出体外的话,就会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危险,所以心衰患者每天必须严格记录水分的摄入量,不光要记录喝水的分量,而且还要多留意水果和汤类的水分摄入情况,并且每天也要记录自己的排尿量,一旦发现摄入量和排出量不平衡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严重的情况下就应该立刻到医院进行就诊,所以心衰患者最好需要拥有一个有刻度的水杯和一台体重仪,这样能够随时记录自己每日的液体排出量和自己的体重变化。
心衰的病人在控制自己饮水量的时候,喝水也需要小口小口的喝,而且也要缓慢的咽下,一定不要大口快速的吞咽,如果口渴特别的明显的话,患者也需要控制水分的摄入量,所以无论是心衰的稳定期还是心衰加重期的患者,都应该保证精确的饮水量,一般要求出量和入量差不多,这样才能够维持心衰的稳定状态。患者在生活当中不仅要控制自己的饮水问题,而且在饮食方面也应该多加注意。
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心力衰竭。
心里衰竭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心脏的收缩能力不够了,不能将血液充分的泵出心脏,导致心脏在射血后心腔内残留的血液过多,并且使得周围组织器官获得的血液量不足而缺血缺氧进一步导致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患者为何要少输液?
以上我们讲到心力衰竭的患者,因为心脏的收缩力量不够,所以射出的血液不足以供全身各器官利用。如果给心力衰竭的患者输液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我们知道,输液是将药液注射进静脉血管里,并且一次要输入的量还比较大,经过静脉输入的药品,要想到达靶器官产生药效,就需要先经过心脏,然后由心脏泵出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病变部位发生作用,对于心脏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输入几百毫升的液体心脏是可以轻而易举适应下来的,但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冒失的输入大量的药液,就会使得循环系统的液体量增加,进一步增大心脏的工作负担,本来心脏就无力收缩,这样做的后果就会使得心脏更加无力向外周泵血,从而导致全身各器官的缺血缺氧现象更加严重。
那对于心力衰竭的病人为什么要让其少喝水呢?
这是因为,我们喝的水分经过消化道的吸收,会经过消化道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这样的一个过程就会增加血管内液体的含量,其产生的最终效果是和静脉注射药液是一样的,都会导致心脏的负担进一步加重。
所以说,在临床上,对待心力衰竭的病人要实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治疗,想尽一切办法去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承受的压力,等待其功能的慢慢好转。
心脏是我们身体的发动机,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心脏,戒烟、戒酒、适量运动、规律作息。
愿你我身体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