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上,胆囊是一个有弹性的囊,和胆管系统相连,在非消化期间,由肝细胞不断分泌的胆汁流胆囊内贮存。胆囊可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而使胆汁浓缩四到十倍,从而增加了贮存的效能。胆囊还有调节胆管内压力的作用,当胆总管的开口括约肌收缩,胆汁不能流入十二指肠,胆囊的舒张便能调节胆道内压力,可避免损伤肝脏。
胆汁里面贮存的胆汁,是一种浓稠而有苦味的液体。肝胆汁即由肝脏分泌进入胆囊前的胆汁,呈金黄色或桔棕色;胆囊胆汁因在胆囊中被浓缩而颜色变深。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盐、胆色素、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以及无机盐等,其中胆盐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胆盐可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为微滴,分散於水溶液中,以增加脂肪与脂肪脢的接触面积,并能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 的吸收。胆固醇则是肝脏脂肪的代谢产物,又是胆汁酸的前身,在正常情况下,胆盐和胆固醇在胆汁中的适当比例是维持胆固醇成为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当胆固醇生成过多或胆盐减少时,胆固醇则沈积下来,成为胆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古人认为「胆与肝相连,附於肝之短叶间」,互为表里,《东医宝鉴》说:「肝之余气,泄於胆,聚而成精」。足见传统医学的「胆」与现代医学的胆,在解剖生理学的某种层次颇为相似。但除此之外,中医的「胆」却又涵盖了更为广泛的层面,在某种角度上,更能体现一般所谓的有胆、没胆等神经、精神方面的意义。中医对於胆的生理、病理、治疗学,主要的见解有以下几点: 一、与肝相结合,为中精之府: 《灵枢》称胆为「中精之府」,《难经》称其为「清净之府」,明朝张景岳则说:「胆为中正之官,藏清净之液,故曰中清之腑。」中医所提的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只有胆装的是清净的胆液,其它的五腑,装的都是「浊」的东西。而胆里面贮存的精汁即是胆汁,来源於「肝之余气」,有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这也说明了「与肝相合」的正确性。 若胆汁的贮藏或排泄失常,则可影响消化或导致黄疸;由於胆汁味苦色黄,所以胆病常见胆火上逆的口苦、呕吐苦水以及胆汁外溢而面目全身发黄等症状。又因为胆的病理特点最容易产生上火有热的现象,故临床多见口苦、咽乾、头晕、胁痛等症,这也与胆的经络循行路线有关。《灵枢.胀论》中有「胆胀」的名称,是以胁下胀痛为主症,并有口中发苦以及常想叹息、吐大气等症状,这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气不顺所造成,可用四逆散加味来治疗。 又如茵陈、郁金、金钱草……都有所谓的「利胆」作用,都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其中,茵陈能使胆汁分泌亢进,郁金则能溶解胆固醇,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囊收缩,金钱草能促进肝细胞的分泌胆汁,肝胆管内胆汁增多,内压增高、胆道括约肌松弛而利於胆汁排出。临床常用的胆道排石汤,除了含有茵陈、郁金、金钱草外,还加入了生大黄、枳壳、木香等药物,即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使胆道口括约肌松弛,从而引起冲起结石排出结石的效果。此外,若是胆火太旺,则可用龙胆草、栀子、青蒿等来清泻胆火。 二、主决断: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说:「凡十一脏取决於胆也。」这里所说的胆,具有精神意识判断事物,作出决断的能力,这是属於思维的范畴,与西医的胆大异其趣。因为胆依附於肝,互为表里,肝好比将军而主谋虑,但要作出决断,则有赖於胆,所以《素问.奇病论》说:「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於胆。」胆的决断功能,对於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主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互相协调关系有著重要的作用。胆气豪壮果断的人,对剧烈的 精神刺激影响程度不大,恢复也较快;若胆气怯弱的人,往往会形成疾病。 所以临床上对於某些惊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的症状,认为是胆气虚所致。故《素问.奇病论》说:「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诸如精神官能症、忧郁症、精神分裂症、高血压……都可能出现胆虚症,均可以温胆汤加味来治疗,这也是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 三、分勇怯: 对於勇敢的人,我们常说这人胆子大,对於怯懦的人,则说这人胆子小;描写一个人下决心时,常说将胆子一横。因此,中医所说的勇怯属於胆,已成为通俗而习惯的描述方法。《内经》中描述勇士与懦夫的分别,除了目光神气,
肝火上炎证:多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经气逆火升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以肝经所过部位的头、目、耳、胁所表现的里实热证为特征。肝阳上亢证:多因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亢盛于上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头痛、眩晕和腰膝酸软、足轻头重等上盛下虚的临床特征。
病因
肝火上炎证:多因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五志过极化火,使肝火盛,或突然精神 *** ,损伤肝木,火气内生,或平素阳盛之体,易感热邪,内伤于肝,引动肝经之火,循经上炎。或过用温补辛燥之品,化火化燥,使肝经火盛。
肝阳上亢证:多因肝气郁结化火,损伤肝阴、肝血,肝之阴血不足,不能制约肝阳,则阳亢于上,或肾阴亏虚,多由房劳过度,劫夺肾精,水不涵木,阳失潜藏,肝阳偏亢,或过食辛辣温燥动火之品,导致化热化火,损伤肝阴,阴不敛阳,肝阳亢盛。
病机
肝火上炎证:因肝经之火炽盛,故「气逆冲上,火气炎上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火有炎上之性,故皆见于上部也」(《引经证医》),多表现上部症状。或扰乱神明,或上扰清窍。肝木升发,肺主肃降,一升一降,调节气机的动态平衡。肝之经脉贯膈上肺,若肝火循经犯肺,肺失清肃,则气逆喘咳。若火热极盛,风火相煽,引动肝风,而致热极生风。若热邪炽盛,耗灼津液,阴液亏损,筋脉失于濡润滋养,则引发痉病。若肝火横逆,克犯胃土,则肝胃蕴热,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痛,嘈杂吞酸。若肝经气火郁于下焦,影响膀胱气化,则多见淋证,小便涩滞不畅,滴沥刺痛,腹满胀痛。总之,肝脏属木属风,肝气升发,喜条达柔顺而恶抑郁,若气郁木盛,多生肝火。肝火燔灼,气火逆于上,则头痛,眩晕,不寐,狂躁;横逆于中,则胁肋、胃脘灼痛,或吞酸、嘈杂;气火郁于下,则小溲涩滞而为气淋。同时,肝木需肾水为之涵养灌溉,心血为之濡润,肺气肃降以制约肝木之升发,脾土营运以培植肝木之茂盛。若他脏功能失调,则易导致肝木郁滞而引发各种病证。。
肝阳上亢证:多由肝肾阴亏,阴不制阳。故表现为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亢阳无制,风阳上升,闭阻灵窍,引动肝风,而致卒中。若肝阳偏亢之体,外因大怒则导致肝气横逆,气机逆乱,血随气升,气血壅滞于上,阻塞隧窍,而发生血厥。或素有脏气不平,痰浊内宿,肝肾阴液不足,无以敛阳,易生风生热,一有七情失调之怒恚、忧悲、恐惊等诱因,则风阳暴张,引动伏痰,痰火气逆,蒙蔽神窍,走窜经脉,病发痫证。肝肾阴亏于下,虚火内生,则可见阴虚火旺证的表现,同时亦有肝肾精血俱亏的症状。因肝藏血,肾藏精,肾中之精,有赖于肝血的不断化生,而肝血的生成,则需肾中精气的气化。即血能生精,精能生血,故称之谓「精血同源」。若肝血亏虚,则血亏无以化精,遂致肾精随之而虚,若肾精不足,肝血不得肾中精气之气化,则肝血亦随之而少,故肝肾之精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肝肾阴亏,临床可同时并见肝血虚证和肾精不足证的证候表现。总之,肝肾同源,故肝肾生理、病理关系极为密切,相互制约,互相影响。如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或相火妄盛;若肝阳、肝火过旺,多下劫肾阴,而致肾阴亏虚。
鉴别要点
肝火上炎证:头目胀痛,眩晕耳鸣如潮,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或恶梦纷纭,甚则狂躁不得眠,口苦咽干,胸胁肋部灼热疼痛,便秘尿黄,或吐血,衄血,咳血,或耳内红肿热痛流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以肝经所过部位的头、目、耳、胁所表现的里实热证为临床特征。
肝阳上亢证:头目胀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心悸健忘,腰膝酸软无力,头重足轻,舌质红,苔少而干,脉弦有力或弦细数。以阳亢于上的头痛、眩晕和阴亏于下的腰膝酸软、足轻头重等上盛下虚证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均有肝经阳热上逆所表现的病证,故具备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等共同症状。但肝火上炎证,除以上部症状为主外,尚兼有火邪肆虐的症状表现;肝阳上亢证,既有阳热亢于上的症状,也有阴液亏于下的表现,故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有火盛与阴亏的不同病理特征。
肝火上炎证:因肝木气盛火炽,火燔诸经上下,若循经上攻头脑清空,经脉不畅,气血壅滞脉络,故头痛且胀。肝火循经,上干清空,故头晕眼花,如坐车船,不能站立,时欲仆倒。肝与胆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火传移于胆,胆汁上溢则口苦;胆火循经上攻,则耳鸣如潮,甚则肝火胆热,熏蒸耳道,气血遏阻,经脉瘀滞,化为脓血而见耳内红肿热痛,严重者溃烂流脓。气火上冲,热壅血脉,气血涌盛,则面红目赤。肝性刚强,忌怒,肝火上炎,阳气升发过度,气机失于条达,疏泄太过,则易于情绪急躁,稍受 *** ,则易于发怒。肝藏魂,火热为虐,魂不守舍,内扰心神,神失所守,神动不安,故失眠多梦或恶梦纷纭,甚则狂躁不得眠。热邪损伤津液,不能上润咽喉,故咽干;热炽津伤,不能下充肠液,肠失滑润,故大便秘结;津液化源不足,故尿黄;肝经火热壅滞,气血失运,灼伤脉络,胁乃肝之分野,肝木气急火盛,故胸胁肋部灼热疼痛。血之运行,既靠阳气的推动,又赖阳气之固摄,方能循行脉内,不至溢出脉外。气之有余与不足,皆能影响血液的运行。若肝郁化火,火性升浮,气机亢盛,气逆于上,血随气升而上溢,则吐血、衄血;若肝火横逆脾土,脾失所统,则血溢于上为呕血,血注于下,则为便血;若肝火气旺,木火刑金,肺伤络损,随气上逆,则为咳血。肝火上炎证,其舌脉表现为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概由肝经实火内炽所致。
肝阳上亢证:多因火热内伤肾阴,或肝阴亏虚,水不涵木,肝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肝阳偏亢,阳升气逆,上扰清空,则头目胀痛。若肝阳上亢,风动阳升,邪扰清空,则病发眩晕。肝肾阴亏,则精血虚损,心无所主,心失其养,心神不宁,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为肾之府,若肾阴亏虚,多因房欲耗散,竭夺 *** ,则肾失封藏,阴亏无以滋养肾之外府,况腰膝以下,由肾所主,故腰膝酸软无力。肝阳上亢,则上盛,肝肾阴亏,则为下虚,阳盛于上,阴亏于下,所以头部沉重,两足轻飘,步履蹒跚。舌质红,舌苔少而干,脉弦细数或脉弦有力,皆为肝肾阴虚,阴液不足,肝阳偏亢,阳亢阴亏之象。
就其临床症状而言,肝火上炎证,因肝经之气火炎于上,故以上部症状为主,如头、目、耳的病变。头目痛胀,眩晕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失眠多梦或恶梦纷纭,口苦咽干。概由肝火循经上攻头目,上扰清空,火壅气血,血气涌盛,火扰神明,肝热移胆,热灼津伤所致。肝阳上亢证,因肝肾阴亏,不能摄敛肝阳,而致肝阳亢逆于上,多由肝阴不足或肾水已亏,影响及肝,终致肝肾阴亏,故以肝肾阴亏为病理基础,见之临床,表现有下虚上盛的临床特征:腰膝酸软无力,头重足轻,并具有与肝火上炎相似的上部热盛症状:头目胀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少寐多梦,口苦等,亦因肝经阳热气盛,上攻头、目、耳所致。肝火上炎证,病因为火邪,故具有火热燔经,窜行冲逆的特点。火能燔灼脏腑经脉,故胸胁肋部灼热疼痛;火性上炎,多能侵犯心神,「如丧神守」,而致狂躁不得眠;火热迫血妄行,血不循经,可见上部出血:吐血,衄血,咳血;火热之邪,壅滞气血,络脉不通,可见耳内红肿热痛流脓。肝阳上亢证,因肝肾阴亏为本,故有阴液亏损的临床表现。若阴亏已极,精血不能上滋心阴,心之阴血不足,神失所养,心神不安,则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就其病机病势而言,肝火上炎证的主要病机是肝经气火上逆,上攻头目,扰乱神明,气血壅盛,肝热移胆,火热灼津,热迫血行。肝阳上亢证的主要病机是阴亏于下,阳亢于上,故有肝肾精血亏虚,腰失所养和肝阳亢逆,气火上攻的临床特征。肝阳上亢证,具有肝火上炎证相同的肝经气火上逆的病机。肝阳上亢证,若无肝肾阴亏证,那么就不是肝阳上亢证,而是肝火上炎证。故肝阳上亢证是本虚标实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偏亢为标。肝火上炎证属肝经实火壅盛的实证。二者均为热证,均可以因阳热极盛,引动肝风而致肝风内动。若肝肾阴血亏极,无以濡养经脉,则多易导致虚风内动。
就病因病程而言,二者均可有情志不遂,郁怒忧思,五志过极化火,或过食温补辛辣之品,或平素阳气偏旺等病理因素。但肝阳上亢证有导致肝肾阴亏的病因: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气血化源亏乏及久病、重病,耗伤肾阴,肾水亏虚,影响肝阴亦不足,或失血过多,生化乏源,急性热性病后期,劫夺阴血,七情不遂,暗耗肝之阴血,使肝阴不足。从病程上看,肝火上炎证,起病急,病势重,病程短;肝阳上亢证,常因肝肾阴亏发展而来,故起病较缓慢,有肝肾阴亏的病史,多病程较长。肝火上炎证无肝肾阴亏的病史,若肝火上炎证,经久不愈,损伤肝血、肾精,也可渐致肝肾阴虚,而形成阳亢于上,阴亏于下的肝阳上亢证。
肝火上炎证,临床治疗宜清肝泻火,凉血生津,方用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正如《王旭高医书六种》所云:「肝火燔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内外,皆能为病,难以枚举,如目红、颧赤、痉厥、狂躁、淋闭、疮疡、善饥烦渴、呕吐、不寐、上下血溢皆是。一法曰清肝,如羚羊、丹皮、黑栀、黄芩、竹叶、连翘、夏枯草。一法曰泻肝,如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之类。」肝阳上亢证,治疗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方用天麻钩籐饮(《杂病证治新义》)。正如《知医必辨》所云:「肝阳太旺,养阴以潜之,不应,则用牡蛎、玄武版介类以潜之,所谓介以潜阳,五法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