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瘟病毒是新城疫”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均为RNA病毒,但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
长期以来,人类学家和古生物学家都认为物种的进化存在“缺失的一环”,比如,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那么,在人与猿之间就存在“过渡化石”。找到过渡化石,就能证明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人与猿之间并不存在“过渡物种”,人类也不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而是说原始人类与早期的黑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是,现在的人类与现在的黑猩猩已经不是原始人类和早期的黑猩猩了。如果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那么,现在的黑猩猩、大猩猩也是可以进化为人类的。
灵长类动物骨骼比较
物种的进化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其具体的演变是非常复杂的,地球上曾经存在不同种类的原始人类和不同种类的早期黑猩猩,在漫长的、复杂的演变与分化过程中,才产生了现在的人类和现在的黑猩猩,说人类的祖先是黑猩猩,就好像说老虎的祖先是猫一样。狮子、老虎和豹都属于猫科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但是,现在的猫绝对不是现在的老虎的祖先,现在的猫也不可能进化为老虎。
第一:寻找人类进化“缺失环节”的副产品
生物进化“缺失的一环”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这一观点也推动了人类学和古生物学的发展。
黑猩猩的自然栖息地在非洲的中部和西部,总共有四个亚种,在自然状态下,它们的种类和数量还是可观的,并且,它们从未走出过非洲,因为黑猩猩是林栖动物,它们在地面行走的效率非常低,人类是直立行走,它们是用指关节行走。人类走出非洲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黑猩猩了,只有生活在非洲的人类,依然能够看到黑猩猩。
黑猩猩
为了寻找到人类进化的“缺失环节”,人类学家在亚洲找到了直立人的化石,在非洲找到了南方古猿的化石,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发展。人类对历史的认知,也获得了空前的拓展。
寻找“缺失环节”,还有一个方向,那就是研究现在在地球上生活的黑猩猩以及寻找“野人”。20世纪初,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热衷于寻找“野人”,但均告失败,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地球上存在“野人”,所有关于“野人”的传闻,最后都被证明是假的。
黑猩猩与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关系十分的亲近,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8%,黑猩猩的祖先与人类的祖先最终分道扬镳的时间是在600万年前,在之前的数百万年时间里,早期的原始人与早期的黑猩猩发生过共栖和杂交,这充分说明了人类的进化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现在的人类与黑猩猩已经无法共栖和杂交了,因为黑猩猩的染色体是24对,人类的染色体是23对,黑猩猩与人类虽然同属于人科动物,但是,这个差别比同属于马科动物的马和驴之间的差别还要大。人类实现直立行走以后与黑猩猩就不存在栖息地的重叠现象了,并且在人类走出非洲之后,生活在亚洲、欧洲、美洲的人类从来没有见过黑猩猩。人类与黑猩猩真正的是“老死不相往来”,可是这一切在20世纪初的时候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第二:黑猩猩身上的致命病毒
人类社会的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是动物传染给人类的,有一些甚至是人类饲养的家畜传染给人类的,比如,天花病毒的近亲是牛痘病毒;麻疹病毒的近亲是牛瘟病毒;黄热病是丛林中的猴子传染给人类的;鼠疫杆菌寄生在老鼠的身上,并由跳蚤传播给人类;疟疾则是由疟蚊传播给人类的。
艾滋病病毒实际上来源于非洲绿猴的身上,被称之为“猴免疫缺陷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自然宿主可能是白顶白眉猴,这种猴子感染了SIV以后,并没有任何症状,但是,感染了生活在亚洲的猕猴之后,亚洲的猕猴就会患病,这种病称之为“猴艾滋病”。黑猩猩感染了猴免疫缺陷病毒之后,也会患病,它们的症状与人类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以后的症状十分的相似。从猴免疫缺陷病毒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经历了不同物种的跨越,所以,一般来说,猴免疫缺陷病毒是很难转移到人类身上而进化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
显微镜下的艾滋病病毒,绿色部分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就是血液接触,因此,科学家认为从SIV转变为HIV,最有可能的途径是人类与黑猩猩发生了频繁的血液接触。非洲的原始部落有食用丛林肉的传统,有的时候,他们也会捕捉黑猩猩和猴子。一般来说,人类在食用野生动物的时候是不太可能感染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毒的,野生动物传播病毒给人类,主要是发生在狩猎的阶段,人类要捕杀一种动物,就要使用弓箭、长矛、猎枪等工具将动物击杀,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血液的接触。然而,非洲的原始部落猎杀丛林中的黑猩猩和猴子,已经有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传统了,为什么在此之前猴免疫缺陷病毒没有进化为艾滋病病毒,并传播到人类身上呢?
传染病的流行需要突破一定的传播阈值,在有限的人群范围内传播,很难形成流行病。病毒发生进化,并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上,本身也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只有频繁接触这种感染了病毒的动物,病毒才有机会发生进化并转移到人类身上,因此,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其实与20世纪初,欧美人在非洲中西部进行殖民活动和科学考察是密切相关的。
艾滋病最早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被美国人首先确定的一种传染病,在20世纪的80年代,美国社会已经开始流行这种传染病了,但是,艾滋病的起源则要更早,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非洲金沙萨,金沙萨位于刚果河畔,1881年,美国探险家亨利·莫顿·史丹利在刚果河畔建立了一个贸易战,从而拉开了西方人大规模进入刚果河畔的序幕。
金沙萨的位置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虽然三面都有海岸线,但是,非洲东部和西部的海岸线太过于平直了,没有多少优良港湾,非洲的整体海拔比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之为“高原大陆”,非洲的中西部还有一个刚果盆地,刚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的盆地,由于地形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容易形成大瀑布,河流的落差非常大,因此,非洲的中西部其实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刚果河的入海口有一个宽广的水面,这是非洲为数不多的有利于航运发展的大型河流的入海口。然而,从刚果河的河口是无法直达刚果盆地内部的,因为刚果河越往上游走,水流越湍急,从河口到达金沙萨,需要穿越三个大瀑布。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上游的金沙萨与下游的马塔迪之间修建一条铁路,使得金沙萨的货物先通过火车运输到马塔迪,再从马塔迪装船进入刚果河的河口,并到达大西洋,这条铁路是在1898年修建的。从此以后,刚果河盆地不再与世隔绝了,非洲中西部的贸易逐渐兴盛了起来。
刚果河甚至还阻挡了黑猩猩的迁徙路线,黑猩猩总共有四个亚种,虽然黑猩猩的数量少于人类,且从未走出过非洲,但是,黑猩猩内部的基因差异远比人类内部的基因差异要大,黑猩猩有亚种,而现在的人类没有亚种,人类只有一个种,那就是现代智人。
生活在刚果河附近的黑猩猩是黑猩猩四个亚种当中的一个,因为刚果河的阻挡,这里的黑猩猩居然演化出了一个单独的亚种。黑猩猩的迁徙路线受阻,生活在这里的原始部落的人们也是如此,长期与世隔绝。所以,尽管艾滋病病毒起源于猴免疫缺陷病毒,并且黑猩猩还感染了这种病毒,然而,起源于刚果河附近的这种病毒,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转移到人类身上,并形成流行病的。铁路的开通,一切都改变了!
在1920年至1960年,艾滋病病毒开始在今天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传播,在原始社会,一种新病毒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上,不太容易传播开来,因为有天然的地理隔离,偶尔发生转移,这种病毒也会随着宿主而死亡,不再扩散了。在最初的阶段,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推波助澜的作用的是金沙萨的铁路交通系统,19世纪末,为了方便将刚果河上游的物资运输到大西洋,人们在马塔迪与金沙萨之间修筑了马塔迪—金沙萨铁路,1923至1931年,这条铁路还被扩建了,到了20世纪的40年代,途经金沙萨的火车旅客每年达百万以上,如此密集的人员交流, 最终将刚果河盆地的内部的艾滋病病毒扩散了开来。
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密切接触,实际上也是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黑猩猩的栖息地只局限于非洲的中西部一带,人类为了科学研究,将黑猩猩带到了世界各地。当然,猴免疫缺陷病毒究竟通过哪种具体途径转移到人类身上,目前仍然有争议,比较保守的说法是当地的部落有食用丛林肉的传统,在处理黑猩猩的尸体的时候,多次密切接触黑猩猩的血液,从而为艾滋病病毒移到人类身上提供了机会。恰恰在此时,金萨沙附近的铁路交通越来越发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逐渐密集,于是,艾滋病病毒就传播了开来。对于猴免疫缺陷病毒究竟通过哪种具体途径转移到人类身上的问题,比较耸人听闻的说法,是人类与猴子、黑猩猩在丛林里进行了性活动,但这种说法未被证实。无论怎样,猴免疫缺陷病毒转变为艾滋病,其途径都可概括为:人类与黑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发生了密切接触。
第三:唯一不濒临灭绝的人科动物
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同属于人科动物,目前所有的人科动物都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只有人类是唯一的不濒临灭绝的物种。人类与黑猩猩的密切接触,并没有给黑猩猩带来什么好运,相反,却给这个物种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黑猩猩是属于濒危物种,而大猩猩的有些亚种已经是极危物种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都比较发达,成年的黑猩猩和大猩猩在野外是没有天敌的,即使遇到天敌,也能及时躲避,它们唯一的天敌就是人类。非洲当地人有猎杀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传统,再加上人类对自己的近亲——黑猩猩存在好奇心,非洲当地人还有偷盗和走私黑猩猩的行为,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珍·古道尔,在非洲的丛林里对黑猩猩进行了长期的野外考察,她呼吁人类要保护黑猩猩,现在正致力于黑猩猩的保护工作,她在1984年成立了一个研究基地,收养了很多被走私和偷猎的黑猩猩。
珍·古道尔
黑猩猩不在人类的食物链上,在长达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一直生活在非洲,自从人类走出非洲以后,地球上绝大多数的人类不再与黑猩猩有任何的瓜葛了,如果不是现代科学告诉人们,黑猩猩是人类最亲近的物种,人类也不会再次去非洲寻找黑猩猩,恰恰是这种密切接触,为它们带来了厄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并没有得到人类的什么好处。当然,人类密切接触黑猩猩,也让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就是造成了艾滋病的传播,所以,人类要对大自然存有敬畏之心。
爱滋病为免疫缺陷综合征(英语: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缩写为AIDS,音译为爱滋病或艾滋病。爱滋病的发生源自于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症候群,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
HIV病毒为脆弱的RNA病毒,如暴露在空气中,会因病毒量多寡而在几秒钟至几分钟之内全数死亡。HIV病毒特性原本即特别脆弱且不能接触空气,HIV病毒的感染大多于较封闭环境,如血管里面传播(输血/共用针筒方式等), 阴 道或肛门直肠的环境(如无套阴 交、肛 交),透过潜藏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母乳等传染,不包括唾液, 汗液, 尿液或其他体液。一般情况下,接吻不会造成感染HIV病毒。
爱滋病与HIV感染两者,具有本意上的不同。HIV感染后,若获得控制,甚至不须药物借助下可与之和平共处,HIV病患则为HIV带原者。唯病发后之相关症状,则称为爱滋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