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树,为蔷薇科植物,其药用价值非常高,全身上下都是宝。枇杷的果实、种子、叶、花、皮、根均能入药。
枇杷果实
味甘酸、性凉,具有清肺、润肺、宁漱、止咳、主上焦热、润五脏等功效,可治咳嗽、燥热等症。枇杷果肉洗净即可生吃,但不宜多吃,《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多食枇杷湿生痰,脾虚湿泄者忌之。”
孕妇可以吃枇杷吗?
其实可以的,而且还有止渴开胃、补充维生素和抗感冒的益处。但不宜多吃:枇杷含糖量高,故妊娠糖尿病患者要忌食;脾虚泄泻者忌食;多吃枇杷易助湿生痰、继发痰热,所以不可食用过量;需注意枇杷核有毒,不可食用。
枇杷叶
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止咳化痰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胃热呕逆、烦热口渴等症,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草药。治咳多用蜜炙,治呕多用姜汁炙,鲜用者较少。枇杷叶背面带有绒毛,会刺喉作痒、咳嗽加剧,故入药前务必刷去毛,或用布包煎。
枇杷花
味淡、性平,归肺经,具有疏风止咳、通鼻窍的功效,主治感冒咳嗽、鼻塞流涕、虚劳久咳、痰中带血。民间常用于小儿肺热咳嗽,老人及久咳不愈患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枇杷花主治头风,鼻涕清流。”其药理作用为止咳化痰、抑菌抗炎、抗肿瘤、保肝。
枇杷核
味苦、性寒、平,归肾、肺、肝、脾经,用于化痰止咳、疏肝行气、利水消肿,有小毒。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炎等药用、保健功效。因枇杷核中含有苦杏仁苷,过量摄入会发生氰中毒,故用作中药材要经过特殊炮制方法去除大部分毒素才能入药。
枇杷根
味苦、性平,用于虚劳久咳、乳汁不通、风湿痹痛,有清肺止咳、下乳、祛风湿之功。
枇杷木白皮
味苦、性平,用于呕吐、呃逆、久咳、久泻、疮疡肿痛,具有降逆和胃,止咳,止泻,解毒之功。
枇杷各个部位都有药用价值,尤以枇杷叶较为常用(剂量应遵医嘱),各司其职必具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来看一下枇杷膏和冰糖枇杷炖雪梨的做法:枇杷膏,只需将500克新鲜枇杷去外皮和果核后放入搅拌机,搅拌成果泥备用,再把枇杷果泥放入锅中熬煮,加入冰糖,熬至黏稠为止;冰糖枇杷炖雪梨,需要雪梨1只、枇杷3只、冰糖若干和枸杞5颗,将雪梨去皮切成滚刀状,枇杷去皮去核,将果核和果肉之间的薄膜撕掉,雪梨和枇杷放入炖盅,加入清水、冰糖、枸杞,文火清炖约2小时即可。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夹脊穴 4.1 标准定位4.2 取穴4.3 穴位解剖4.4 功用4.5 主治病症4.6 刺灸法4.7 研究进展 5 《类经图翼》记载的夹脊穴·夹脊穴6 参考资料附:1 古籍中的夹脊穴 1 拼音jiá jǐ xué
2 英文参考EXB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名:1.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2.《类经图翼》记载的夹脊穴。
4 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夹脊穴夹脊穴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1]。《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痛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1]。近代诸书多同此说[1]。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1]。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1]。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
4.1 标准定位夹脊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其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
4.2 取穴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其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
4.3 穴位解剖夹脊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4.4 功用调节脏腹机能。
4.5 主治病症主治咳嗽、喘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神志病及一切慢性疾患、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
主治范围比较广,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4.6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一般斜刺0.5~1.0寸[2]。
4.7 研究进展据报道,从古代文献中已证实夹脊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现代研究论为夹脊穴能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故采用该穴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①治疗血管性头痛;②肢端感觉异常症;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致头晕、肢凉、半身麻木、多汗等;④中风(中经络);⑤红斑性肢痛症;⑥高血压等。收到良好效果。其机理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作用,调节了血管功能,改善了血液循环。
5 《类经图翼》记载的夹脊穴·夹脊穴夹脊为经外奇穴名(EXB2)[2]。见《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华佗别传》等。后人依华佗法定穴,名华佗夹脊[2]。
《类经图翼》:“夹脊穴:《肘后》云,此华佗法。《千金翼方》云: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而卧,伸两手著身,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主治见下表:
夹脊穴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