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治疗之前,要具体搞清楚为什么会有血尿,血尿的同时有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的情况。加上血尿又有尿频、尿急、尿痛,这个通常都是泌尿系感染。所以对于有血尿的时候,第一时间要去找泌尿科医生的帮助,通过做尿常规,B超这些简单的检查,搞清楚具体的原因。如果是尿路感染,结石引起的血尿,可以口服抗生素,结石要给与相关的治疗。如果尿血,但是没有尿频、尿痛的感觉,通过泌尿系统B超,要排除膀胱癌、肾盂癌等等,这些比较危险的情况。
如果膀胱里有肿瘤导致的血尿,要及时的手术治疗,总之有血尿要第一时间去看泌尿科医生。
通常在长距离训练课后,身体会出现疲劳,大腿酸痛无力等症状,这些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现象,可也有少数人,在大运动量之后,小便时会尿中带血,而到了医院检查后并没有其他病症,这个时候其实不必担心,这是“运动性血尿”,是一种正常现象。种现象在业余体校较常见,相信不少业余跑友也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那么,什么是血尿?运动性血尿是什么原因引起?又该如何应对?
尿样的检测一直以来就是了解运动员身体状态、监控运动负荷的重要手段。
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如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光学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3个以上红细胞,可称为血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
轻度血尿为正常尿色,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红细胞,这样的情况又称为尿潜血阳性,指标在运动员的负荷监控中用到并不少;只有较重的血尿才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血尿呈褐色或浓红茶色。
运动前患有慢性隐匿性肾脏疾病,如泌尿系统结石、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这些虽然也是运动后发生血尿,但其主要原因是原来就有病理改变,对于这种血尿主要还是治疗原有疾病。
运动性血尿是发生在泌尿系统没有任何病理改变而完全健康的人身上,主要原因是大量大强度运动后肾脏通透性增加、滤过率降低,从而红细胞外溢形成血尿。
同时大分子蛋白质外溢、随尿液排出,尿蛋白增高。所以血尿也伴随着“蛋白尿”,它们的机理是类似的。
肾脏通透性增加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又是肾脏缺血缺氧。运动时全身的血液分配进行调整,肾脏的血管收缩(儿茶酚胺的增加影响),肾脏血液流量减少。
越是剧烈运动,流经肾脏的血液量越少,而大量的血液流向身体活动的部位,如心、肺及肌肉,来保证剧烈运动的物质代谢和转运。另外,运动时肾静脉压力增高、回流受阻、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这时肾小球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通透性增加,滤过率降低。
出现肉眼可见的轻微血尿或尿潜血指标增加后,确定无其他病理性问题,可正常训练,但运动量和强度要降低。
多数情况下,运动性血尿出现在激烈运动后,人体并无其他症状和不适。血尿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长不超过7天。出现血尿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运动负荷、休息,一般可自然恢复。
如果血尿情况经常反复出现并排除病理性的问题,说明阶段性的运动符合过大,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身体恢复(通常以月为单位),可以进行慢跑,跑量建议为正常训练量的20%。
血尿的预防,主要还是在于运动负荷的控制。
训练和比赛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增加跑量要在完全适应前期训练的基础上,且运动量增加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强度不能太高;不提倡过于频繁地进行大量大强度运动(如连续参加比赛,频繁进行间歇跑、乳酸门槛跑等等), 提倡大、小负荷交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