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于疲劳,灵敏度减弱,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
第二个时段是傍晚17时至19时。经过一天的劳顿后,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打呵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
第三个时间段是午夜1时至凌晨3时。由于晚上是正常生物钟的睡眠时间,在此时段很容易打瞌睡。
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的现象,作为家属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排除日常生活过度劳累所导致的暂时性的头晕、多睡的症状。
长期的头晕多睡需要考虑以下疾病。
首先需要考虑脑内的疾病,例如患者由于炎症的感染导致的脑膜炎,或者由于脑血管的病变导致患者脑供血不足,也有可能是脑组织的病变,无法有效的利用能量和氧气。
如果患者本身无脑组织的病变,也有可能是全身系统的疾病,例如低血压、低血糖引起基础代谢能量不足,或者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而代谢率降低。
患者头晕、总想睡觉,原因可能是以下几方面:
1、考虑患者存在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血液处于高脂、高黏的状态,会导致患者的大脑细胞缺血、乏氧,患者会表现为头晕、困倦、总想睡觉。
2、这种情况可能是生理性的因素导致,比如患者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工作比较紧张、压力比较大,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昏沉、困倦、乏力、总是想睡觉。
3、患者头晕、总想睡觉,也可能是疾病导致的,比如高血压病、心输出量不足、直立性低血压或药物、感冒、发热、血容量不足,都能引起患者有头晕、总想睡觉的情况。
正午时分,气温最高,人的体表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集中于皮肤,造成体内血液分配不平衡,尤其是大脑的血液供不应求,经过一个上午的学习、工作、劳动,机体能量消耗较多,人们便感到精神萎靡,昏昏欲睡,午饭后小睡能够有效地补偿人体脑力、体力方面的消耗,对健康大有裨益。因此,人们把午睡比喻为“健康充电”,是非常恰当的。从生理学角度而言,人脑细胞的兴奋一般可以维持4~5小时,之后便转入抑制状态,特别是午饭后,消化道的血液供应明显增多,大脑的血液供应明显减少,此时,身体需要进行短时间的调整,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衡。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睡眠受体内生物钟的控制,人在一天中有两个睡眠峰期,第一个峰期为主要峰期,位于凌晨2点左右,第二个峰期为次要峰期,位于下午2点左右,人在睡眠峰期不睡眠,对健康有害。适当的午睡能消除疲劳,怡养心神。与其在疲劳之后才去休息,不如在疲劳之前就主动休息。日常活动有张有弛,保证睡眠,是身体健康的良好保障。
实践证明,午睡可以补偿夜间睡眠不足,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处于正常有序的状态,而且也是夏季预防中暑的一项积极措施。不少人尤其是脑力劳动者都体会到,午睡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
雅典医科大学教授研究发现,午睡与冠心病发病率关联很大,据调查,因轮班工作不能午睡者,其冠心病发作的危险性显著增高,而每天只要有半小时午睡,即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20%。此外,有资料显示,午睡可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午睡确实是个好习惯。拿破仑、丘吉尔在世时每天都要睡会儿午觉。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鼓励职工在午餐之后睡一会儿,专家们说,这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办法。在墨西哥,商店和办公室中午午睡时间都关门休息。欧盟成员国西班牙和希腊都有严格的营业时间规定,人们都尽量争取中午能够睡会儿午觉。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市中心,为那些午饭后没有可能回家睡觉的人设立了午睡之家。
午睡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午睡要适当 一般不宜过长,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午睡时间过长反会使人懒散无神,影响夜间睡眠质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说:“午睡20分钟就可以把‘欠觉’补回来;如果超过60分钟,便陷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打乱了生理时钟,醒来之后,昏昏沉沉,无法工作。”
睡姿有讲究 可平卧或侧卧,但不宜俯卧或趴在桌子上午睡。俯卧或伏睡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使肌肉神经得不到松弛,也容易造成大脑供血不足。醒来后会出现头涨头晕,周身酸软等不适。一般认为,午睡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好,肌肉得以松弛,可使心脏负担减轻,肝脏血流加大,有利于胃的消化、排空。
午睡忌受寒 天气转暖以后,午睡时往往不盖被子,这样睡着以后,寒冷的气流就会不断地刺激人的大脑,使免疫机能下降,一旦有细菌、病毒侵袭人体,就容易引发头痛头晕、腹痛腹泻、手足麻木、关节酸痛、口眼歪斜等不适,夏日不要贪凉当风而卧或对着风扇、空调入睡,也不要睡在树荫下、草坪上,应注意保暖,宽衣盖被,免得受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