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复工,首批复映名单中,《风声》要数最值得看的好片之一。11年过去了,这部由陈国富、高群书导演的电影被仍奉为国产谍战片之最,无人超越。影片集结了周迅、李冰冰、张涵予、王志文、黄晓明、苏有朋等实力演员,讲述了汪伪政权下,利用各类酷刑找出间谍的故事。
《风声》的基调阴郁、黑暗,没有过多色彩,给人一种极度的压抑感,画面中充满了不可名状的恐惧与悲壮。 如此突出、引人入戏的氛围,正是"光"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
本文将通过对光的解读、光影下人物的塑造及演员表演分析,深入了解《风声》的精妙之处,及导演是如何巧用蒙太奇, 来建构与升华"民族存亡之时的爱国精神"之主题 。
光在电影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外部引导功能,包含空间、时间的引导;而内部引导功能,则包括对情绪、氛围,及戏剧冲突的影响。 《风声》巧妙的运用"光"来说故事,不仅在视觉上抓住观众,也弥补了不足于原著的心理描写。
当画面中的光与阴影区分开的时候,就意味着一种空间上的分离。在古堡裘庄内,昏暗的光照亮的区域,营造出一丝诡秘的气氛,又时刻提醒观众注意周边黑暗的区域,暗藏着危险。 几人的背后皆是一片黑暗,看不清人物与周遭环境的空间关系,增加了不确定性与悬念。
裘庄的时间似乎是停止流动的,因每个人都知道在找出老鬼之前不可能离开,客观上的时间流动也失去了意义,而光的转变,可以令观众分辨白天、黑夜。白天的光源下,人物与背景都保持一定的亮度,而晚上,只有光源辐射范围内可见,其余则是黑暗的。通过日夜的转变,来判断他们被囚禁的时间,被囚越久,越多人死去,紧张感也随之增强。
通过对光的控制,不仅可使观众感知外部空间、时间,还会影响观众对事物的感觉、内在 情感 的判断。
本片用灯光塑造人物这点十分出彩,例如,黄晓明饰演的日本机关长武田,是个反派人物,给他打光时,全程大多使用侧光。他的脸一半明一半暗,棱角分明的脸部轮廓,加上面无表情的演出,更显出这个人物的冷血可怖。
而李冰冰饰演的李宁玉、周迅饰演的顾晓梦,给两人的光是有变化的。从舞厅,到会议室,再到裘庄房间内,两人的光皆为正面打光,且多是暖黄光,尤其突出了李宁玉的柔和、顾晓梦的妩媚。 更显两人关系亲昵,互相依赖。
但到了影片后半段,李宁玉突然怀疑顾晓梦而试探她时,光源变成了较冷的自然白光,且光源似乎是从演员头顶上方打下来的,特写镜头中,李宁玉的面部轮廓清晰、有棱角,正好应了"揭示真相,关系紧张,内心动摇"的情景。
随后顾晓梦邀李宁玉去厕所诉说真相的场景,光源同样在头顶,打在顾晓梦脸上的光更冷更硬,同样的特写镜头,拍她几近苍白的面容,意在强调她的表情所传达出的 情感 。
与其解读成为信仰献身之前的神圣之光,不如结合当下这个双人对话场景的 情感 ,解读为顾晓梦准备好对李宁玉毫无保留地坦白一切,看着她最在意的"玉姐"震惊、失望的样子,此刻的顾晓梦也是苍白而无力的。
在这个画面中,光代替语言,诉诸了两人细腻的 情感 转变。
待到李宁玉连着两句问顾晓梦:"情报比命还重要吗?比命重要吗?"光又暗了下来,恢复了柔和,镜头也由特写拉远到中景。 这代表着李宁玉虽然不解顾晓梦的信仰之强大,但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看在情分上不会出卖她 。
如果仔细看,本片中有许多光影细节都十分讲究。不仅是对几位主角的刻画,连只出现几秒的龙套人物,都有特别设计过。
如邓家佳饰演的侍女,只有两个镜头,她领李宁玉去见武田,下一场戏便是武田用精密仪器测量李宁玉身体、击垮她尊严的重头戏。侍女提灯在胸前,主要光源便是那盏灯了,而光只有照到她半张脸,眼睛全在阴影中。观众无法看到她全部的表情,只能从她诡异的笑容中感知到,恐怖的事情马上要发生了。
诸如此类,用于小人物与大环境的光影,主要是为了烘托悬疑恐怖气氛,而用于主配角脸部的光影,则多为塑造人物与 情感 变化。 两者配合之下,营造了极佳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氛围,为《风声》增色不少。
大量光的使用自然需依托演员的表演,光影不同的特写镜头下,表情的细微变化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尤为考验演技。 《风声》的主演几乎都是老演员,台词、表情、肢体语言都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其中李冰冰更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金马奖影后,赢过了同样入围的周迅。
无论是戏份,或角色重要程度,无疑是地下党的顾晓梦更重一些,为何却是李宁玉拔得头筹呢?
实际上,李宁玉这个角色更难演。在原著小说中,李宁玉的真实身份也是老鬼,前期的不动声色与结局的大反转会形成强大的戏剧张力。
而导演为了不让看过小说的观众被"剧透",更改了人物设定 。李宁玉不是老鬼,而是被蒙在鼓里的。这样一来,这个人物没有内在动机,很容易变得没有存在感。何为内在动机呢?顾晓梦与吴大队长的动机是一定得传情报,拯救组织,武田的动机是一定要揪出老鬼、老枪,立功。
没有强烈动机的人,只能依靠人物本身的特色,比如白小年的娘娘腔、傲气和爱恨分明的特质,纵使戏份不多,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李宁玉的特质不太突出,不同于顾晓梦的张扬、妩媚,她多了几分温吞,导演多次给李宁玉吸烟的镜头,通常电影中烟的意象对应人物满腹心事又说不出,令人看不透。而烟雾缭绕中,李宁玉的心事不过是男朋友被抓走了,显得无关紧要,她本身是轻飘飘的。
正是"量体之刑"一幕,李冰冰的演技让李宁玉的形象"活"了起来。自尊心极强的留学菁英,被冰冷的仪器测量,是一个把人"物化"的过程,狠狠击破了她的心理防线。
李冰冰此时的表演是非常有层次感的,不是单纯的痛苦。她从倔强地别过头,落下一滴泪,到崩溃、大叫一声、再到无声哭泣、虚脱的表情,真有一种残忍、被摧毁之感,令人看了毛骨悚然。
这段戏本有13分钟,但成片只有4分钟,她未用裸替亲自上阵,李冰冰在采访中透露:
《风声》中对光影的场面调度、演员的调度,皆显示出两位导演的娴熟与用心。 陈国富导演与高群书导演,改编小说的是陈国富,不过在指导过程中不分主次,强强联手,是国产电影中比较少见的状况。
这部电影虽属商业片,但艺术性很高,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作者电影。两位导演为了表达"民族存亡之际的爱国精神与坚定信仰"这一主题,使用了大量蒙太奇。
蒙太奇是作者电影中常用的技巧,通常表现为按导演的意图剪辑、拼接镜头。 如导演在每一次传情报时,会以电线传输的特效与字幕告知观众情报现在被传出去了,而由谁传的,怎么传的,都没有交代,以加强悬念,激发观众的兴趣去观察每个人物的细微变化。
蒙太奇也是迷惑观众的最好方法,导演故意给李宁玉一些关键镜头,比如前文提过的吸烟,还有破译电码后镜头也转给了她,写字时她看向顾晓梦等等镜头,都会令人怀疑。
反而,电影前半段有关顾晓梦的镜头,都比较正常,说话、做动作时才会给她镜头,导演就通过镜头的剪辑,把"嫌疑"推到李宁玉身上,而隐藏了顾晓梦。
同理还有顾晓梦与吴大队长的两次交谈,导演运用声音蒙太奇,观众与反派一样只听到两人对话,不见画面,只能联想发生了什么。而两次打开门,看到衣衫不整的顾晓梦,和吴大队长掐顾晓梦脖子的动作,"证实"了观众错误的联想。
此类蒙太奇皆为导演故意传递给观众的想法,这样一来,待到顾晓梦为传情报牺牲,以及揭秘他们是如何传递的,完成了最大的反转,强大的反转效果有调动情绪、煽情的效果。
最终已死的顾晓梦一段旁白可谓神来之笔,直接点题又不显突兀:"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此时爆发的 情感 不是叙事的作用,而是来自观众的联想与事实冲突时,产生的激动之情。 导演正是用这样,让观众对顾晓梦、吴大队长"为民族存亡奋不顾身"的英勇气概与爱国情怀产生共鸣,至此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悬崖之上》必定会被观众拿来与2009年上映的电影《风声》作比较,而一个豆瓣7.6,一个豆瓣8.3,观众更喜欢哪一部电影也就一目了然了。
那么,《悬崖之上》比《风声》差在哪呢?
不少人看完《悬崖之上》都反应一个问题,日本人为什么消失了?
哈尔滨明明是被日本占领的城市,为什么日本的元素却那么稀少甚至没有呢?
与《悬崖之上》不同,在电影《风声》里,随处可见日本人自己日本元素。
就比如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礼炮炸开,镜头自上而下移动,观众看到:印着日语的横幅,墙上插着日本国旗,人们挥舞着汪伪政府的旗帜,庆典游行队伍里有一排身着日本传统服饰的人……
这些镜头,无一不揭露了汪伪政府与日本人媾和,狼狈为奸!
最主要的是,黄晓明饰演的日本军官武田主导审讯,这就非常直白地告诉观众:日本侵略者是我们的敌人。
而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在伪满洲国统治下的哈尔滨,观众却看不到日本元素,甚至看不到日本宪兵。
这是非常奇葩的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伪满洲政府,还是汪伪政府,这两个伪政府本质上都是日本人在华扶持代理人,它们代表的是日本人的利益。
那么,伪满洲政府统治下的东北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1931年至1945年,日本通过扶持伪满洲政权占领了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全部,以及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北部。
在这个期间,日本在东北实行奴化教育,伪满洲政权管辖下的中小学生大多以日语为主进行教学,官方文书采用日语和蒙语,日语使用面越来越广,地位也越来越高。
日本的目的是: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所以,《悬崖之上》里的哈尔滨,这座漂亮的大都市,那么多橱窗,居然没有摆放一些显眼的日本货。
也没有安排一些穿着和服的日本人招摇过市,或者安排日本艺妓表演,又或者让咖啡馆放一些日语歌曲……
这导致很多观众的直观感受是:这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城市,还挺和平与繁华的。
和平与繁华的从来都是假象!
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是抗日斗争最严峻的地区,日本侵略者为了镇压反抗者,制造了众多"万骨坑"和"无人区",还有731部队进行惨绝人寰的人体实验。
很可惜,日本人在东北犯下的这些的罪恶,都没有出现在《悬崖之上》的影像中。
而且,日本侵略者也仿佛消失了一般。
电影作品中的个人风格和腔调展示了导演的个性,也让观众看到了导演的标记。
比如,提起周星驰的电影我们马上想到了无厘头,而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他对影片画面之美的把控是非常卓越的,尤其是对色彩的迷恋,张艺谋可谓非常执着。
张艺谋在电影《满城尽在黄金甲》里大量地使用金黄色,代表了帝皇的尊贵与霸气;在《影》这部电影中,运用的黑白灰三色,让整部电影仿佛浸润在水墨画之中,典雅而又浓重。
而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张艺谋大量地使用了雪的白,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林海雪原之美、大雪覆盖下的哈尔滨美得像展示在橱窗里一样……
毫无疑问,张艺谋的电影画面做得真是卓绝,忽略掉故事的话,张艺谋的电影就没有一部不好看的。
(如果考虑到画面的美感,让日本侵略者有多远滚多远,这似乎也能说得通。)
《风声》就很实在,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地去描绘城市之美,并且两次移动镜头俯瞰或平视,展示了裘庄的全景,观众看到的是: 建立在悬崖边上的裘庄,在夜幕的笼罩下,更显阴森可怖。
形式之美只能是锦上添花,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本身,而谍战片的重点是:悬疑。
《悬崖之上》的主线是:4名地下党为了保护一名知情者离开伪满洲国,他们空降到距离哈尔滨几百公里的密林,为了避免同时被抓导致任务失败,4人分成两两一组分开行动。
支线是:由于叛徒泄密,伪满洲警察明面上是在搜捕4名地下党的同时,暗地里却要查内鬼。
首先,电影交代了4位地下党为了这次任务在苏联接受了七个月的训练。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经过了七个月的特工训练,在火车上,楚良(朱亚文)居然还频频看向小兰(刘浩存),都选择分开行动,他不知道这样做会把对方暴露?
更 搞笑 的是,小兰都暴露了,也没有人锁定小兰,居然让这个青铜耍到了最后。
还有一处,叛徒都跑到厕所改掉张宪臣(张译)留下的暗号,居然也没人锁定张宪臣?
好吧,叛徒不知道谁做的记号,也可能伪满警察想一网打尽,并借此揪出内鬼吧。
再者,张宪臣在逃跑过程中发现疑是自己孩子的小乞丐,他便以身犯险下车询问,难道他不知道,在不当的时机相认,是会将危险带给他小孩的吗?好吧, 情感 战胜理智。
好着急,论特工的职业修养哟!
青铜小兰,我敢说她绝对是拿到了王者剧本。
小姑娘在车站逃跑时都开枪打死了个落单的伪满警察,那么大的响声也招不来一个抓她的人,我也是惊呆了。
小兰的王者剧本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她成功到达了哈尔滨,成功与张宪臣会合,成功和周乙(于和伟)接头,成功完成任务。
但是吧,除了和周乙接头有相关解释,其他的情况,小兰是怎么办到的?
编剧和导演也不爱说,电影看完了,观众也不知道。
说好的谍战片,我以为观众最关注"怎么送出情报"的,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却变得没那么重要。
再来看《风声》,《风声》的主线是:一次刺杀任务失败后,一名地下党被捕,在遭遇严刑逼供后,透露出司令部有地下党潜伏,代号老鬼。
以武田(黄晓明)为首的特务为了揪出老鬼,找到老枪,摧毁中共地下组织,他故意设下陷阱,让老鬼传出错误的刺杀情报。
然后,武田把5个"嫌疑人"关在密闭的山庄,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而老鬼要做的是送出"撤退"的情报,保护组织不被团灭。
《风声》设置悬疑的方式采用的是阿加莎的"暴风雪山庄"模式,相信喜欢看悬疑片的观众都不会陌生。
武田要从这五个人中找出谁是老鬼,经过三轮的试探,被老鬼用字迹误导,把目标锁定在张司令的侍卫官白小年(苏有朋)身上,经过一番不可描述的用刑之后,白小年领盒饭。
此时,剩下四个人:李宁玉(李冰冰)、顾晓梦(周迅)、金生水(英达)、吴志国(张涵予)。
老鬼知道,可能没有人能活着走出这个山庄,送情报得用非常手段。
故事节奏紧凑,观众被带入紧张的氛围中。
观众会跟着猜:究竟谁是老鬼?他要怎么送情报?
武田一开始是怀疑李宁玉的,白小年死后,他立刻锁定了李宁玉。
武田再一次使用不可描述的刑罚来摧毁李宁玉的意志,然后安排一场饭局,最终才把目标锁定在顾晓梦和吴志国身上。
在这些反复试探的过程中,敌人聪明而又狠辣,但是,因为一开始就认定了五个人中只有代号为老鬼的一个地下党,并没有考虑到老鬼的上级领导老枪也在其中,这才让地下党们有可乘之机。
最后,编剧和导演也解释了送情报的两个途径,一个是保住老枪(张涵予),让老枪传递情报,另一个老鬼自我牺牲,用自己的尸体运送情报。
《风声》在悬疑的设置上,做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观众被剧情带着走,跟随着武田去揣测老鬼究竟是谁,参与感十足。
而《悬崖之上》的参与感就显得比较弱了,尤其是当特务科科长高彬(倪大红)在怀疑周乙是内鬼时,观众就已经知道周乙确实是地下党了,这还怎么玩?
最 搞笑 的是,结局时,高彬属下问他还查不查内鬼,他说:"到时候让他自己跳出来",一个特务头子竟然那么善良,要找足证据才抓捕内鬼?
好吧,反正我看周乙拿了小兰的毒药,可能编剧和导演要安排周乙再玩一票大的,最后才让他服毒自尽吧。
悬疑片要蒙的就是观众,如何让观众参与到解疑的痛并快乐中,这是悬疑片首要考虑的。
假如大多数观众过早猜对答案,这部悬疑片基本就失去了魅力。
《悬崖之上》还能拿到7.6的豆瓣分数,这实属占了画面精良的便宜,当然了,画面美也是一个不能否定掉的优点。
关于谍战片,除了讲清楚怎么完成任务之外,有两个问题也必须讲透彻:
1.我们在和谁斗争?
2.我们为什么斗争?
《风声》在这两问题上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第一个问题很清晰明了,关于第二个问题,就藏在顾晓梦(老鬼)的遗言里。
当李宁玉看到秀在衣服上的摩尔斯码遗言,当周迅用她轻柔的声音说出这段台词时,我相信打动了观众。
《风声》里的敌人强大而又狡诈,残忍又无情。
要打败这样可怖的敌人,需要钢铁的意志和崇高的信念,而《风声》用顾晓梦的遗言来完成这个主题的升华。
老鬼、老枪,他们不是某一个人,他们是一种精神!
反观《悬崖之上》,结局处,拿着王者剧本的小兰伤感地说:"……我还没和他(楚良)好好道告别,没想到火车上远远看一眼,就是最后一面了。"
这段台词把观众带进了个人的小情小爱中,以至于不少观众看这一幕的感受是:确实有无限感慨,眼睛也有湿润,但是,眼泪愣是没能滚成珠子掉下来。
不过,老谋子把浩存妹妹拍得真美呀!我见犹怜,楚楚动人!
总之,如何不刻意煽情又能表达崇高,这也是《悬崖之上》要向《风声》取经的地方。
不管怎样,期待下一部谍战片的悬疑与形式齐美。
现实中,这种情节不可能出现,除非万不得已情况下的最后一博。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白在特务近身时发出最后的明码电文“再见了,同志们”。
但是,作为一个谍战情治人员,不论是明码还是加密的电文,正常情况下都不会当着敌对面或身份不明的人做出这种致命的举动,哪怕是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周围只要有一个内行人察觉到你一个不经意的指尖异常,不单单是传递者,包括接受者也得一起完蛋,根本不用懂不懂交流的内容。常年收发电文的报务员食指和中指都会形成老茧,明白人握下手就知道有没有。
再说,在大庭广众之下,你不可能用加密的电文与对方联系,没有几个人能把层层加密的密码本全都背下来,放在脑子里,这种做法也是情报工作所不允许的,一旦被俘会造成己方整个密码系统完全无密可言。如果周边有敌对方很专业的业内人士,你用明码交流的指尖动作会被敌对方的业内人士不动声色全部接受。而加密的电文,在短时间内基本让交流对方很难明白。
电视剧《暗算》是柳云龙的作品,三段故事之一是阿炳侦听(收发报)讯号,之二是黄依依破译。从这里看,两者相关联但又各自独立,收发报务员只知道把0—9数字按电台接收发频率进行收与发,并不知道电文内容。而电文内容的加密解密和破译由其他人或部门来完成。电文级别越高,层层加密的电文越难破译,即使优秀的译电员或机要员也需要借助密码本才能解密,并形成文字。
作为一般交流的摩斯码,基本以26个英文字母和0—9数字转换成点与划(滴滴答答)组成,如果用这种方法,只要是稍有摩斯码常识的就知道明码通讯的内容,香港电影《无间道》中的梁朝伟与警方联系就是此方法,但梁朝伟是摩斯码盲发(无音,自身无法监听),全凭感觉,必须一气呵成难度很大。在一定范围之内,只要有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在这个频率上收到,电文全暴露,梁朝伟就有杀身之祸。
现在摩斯码电报基本退出了政治军事商业通讯,但全世界还有很多无线电爱好者在使用,如果不是加密的电文,所有频率基本都是无密可言,即使是简单的加密,对于这些爱好者来说,破译轻而易举,不要以为各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闲着没事,这里的信息量很大的。
所以说,别糊弄观众,观众也别当真,总有内行人。土匪窝的黑话,杨子荣也会不是吗!
不可能!再强调一下,不可能!
谍战剧里用手指敲击后产生的声音或动作,能够让传递信息和情报,让周边同伴了解他发出的信息和情报内容,完全是天方夜谭,完全是谍战剧里的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无稽之谈的噱头。
真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我曾经是一名报务员,与摩尔斯电码打过多年交道。摩尔斯电码传递信息和情报,最关键的也是唯一的一点就是通过声音传递内容,离开声音传递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发明摩尔斯电码的人为了无线电传递电报方便,用了非常简单的“滴”——短和“答”——长的两种摩尔斯电码,组成了10个阿拉伯数字和26个英文字母,拼出了数以千百万计的密码,密码译成文字就是信息和情报。
电报接收人必须用听觉分辨出摩尔斯电码的长短,方能记录下对方传递过来的数字或字母。仅凭手指敲击后产生的声音或动作是不可能分辨出传递信息内容的。
当然,谍战剧讲究的是惊险离奇刺激,所以用一些外行人不懂方法方式,让大家看看热闹,也是可以的,无可厚非!
我曾经受过专业的无线电收发报训练,算是一个老资格的通信兵了,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如果双方都受过专业的无线电收发报训练,而且对通信用语很熟悉,理论上讲是可以用手指敲摩尔斯电码进行交流的。
简单的说,数字或字母可以用“点”“划”(滴答)来表达,如字母“A”可用“滴答”(· 一)来表达。字母“B”可用“答滴滴滴”(一···)来表达。“答”的延续时间是“点”的三倍。
紧急求救信号SOS可用“···一 一 一···”来表示。
OK可用“一 一 一 一·一”来表示。
美国电影《猎杀U-571》就有这样的镜头,被俘的德军军官用硬物敲击潜艇仓壁,发出SOS的信号,试图让周边的德国军舰发现。
如果两个人面对面,用摩尔斯电码联系实际上效率是很低的,也容易被人发觉,不如用语言或眼神或形体动作来得快。如果迫不得已而使用,也只能用短语,即由几个字母组成的特定词组。如果传递信息量较大的情报,用手指敲击摩尔斯电码是比较繁琐且非常容易暴露的。
在现代 社会 ,用摩尔斯电码联系已经非常落后了。现在有许多更加先进便捷的联系方式。就是在军队,也基本上很少用电键发摩尔斯电码联系了。
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比较难,特殊场合可以。
不知道是不是《无间道》起的头,反正当年看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用摩斯密码和上司联络感到很酷。
于是后来发现在各种各样的谍战和警匪题材影视剧中,特工和警察用摩斯密码联络的镜头越来越多。
电影《风声》中,特工在香烟上刻摩斯密码,周迅饰演的特工还可以把要说的话用摩斯密码的方式缝在衣服上,然后穿在自己的遗体上送出去,其用法让人叹为观止。
其他影视剧中,有特工用手指敲桌子或者敲头表示摩斯密码的,还有用手指击打手机话筒敲出摩斯密码的(《无间道》)。
电影《使徒行者》中居然还有张家辉用手枪打出摩斯密码的桥段,此外,张家辉和古天乐还用了魔方来表示摩斯密码,片方甚至在电影海报上还印上了摩斯密码“兄弟”。
那么,网友不禁要问了,摩斯密码(正式名称:摩尔斯电码)这种1837年发明,1999年国际上停止使用的,只会用“滴滴哒哒”“点点划划”传递信息的玩意儿在现实中是可以被特工用来联络的吗?
我们看电影《悬崖之上》中谍战双方都特别在乎一本书叫《梅兰芳游美记》,这本书就是地下党使用的联络密码母本,其作用是特工收到联络信号后,用信号对照着密码母本才能将指令译出来,没有密码母本,信号只是无用的数字。
同样,在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密码母本也是一本小说,《蝴蝶梦》。
在 历史 上,围绕着密码母本发生过很多真实的谍战故事,张浩(林育英)曾经从苏联横跨外蒙高原和荒漠到达延安,其身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本密码本。
换句话说,如果两个特工面对面想用摩斯密码传递情报,理论上是可行的,前提是两人的脑子要非常好用,能够将全本密码本记住,同时脑子能够快速进行识别、检索和译电工作,通常这个工作在电台那里是由三个人来完成的(发报员,收报员和译电员),特工一个人在紧张的环境中,没有任何设备帮忙,独自完成整个工作恐怕就太难了。
历史 上确实有人能够记住全本密码本,潘汉年就记过,其他人只要下功夫也不是不能记住,但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传递情报的过程,起码 历史 上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么,如果特工不用密码母本直接用摩斯密码联络呢?当然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那就相当于廖耀湘在辽沈战役中用明语呼叫的后果了,所有在场的人都能看到特工在干什么,只要是懂一点摩斯密码的人都能看懂两个特工在传递什么,这中间的危险性就太大了。毕竟中统、军统和特高课的特工也不是吃干饭的。
此外,如果是公共场合,比如茶馆或者咖啡馆里,两个特工隔着几张桌子不说话,面对面用手指头没完没了敲桌子或者敲茶杯,这样的做法都不用特务过来抓人,精神病院的恐怕就先到了。
要知道,用摩斯密码来显示一个字,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毕竟摩斯密码只有简单的“滴滴哒哒”或“点点划划”,组成一个句子那是一个相当长的信息,因此想在很多场合用摩斯密码传递情报,理论上都是可行但现实中基本都难以实现。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特工人员还是有特殊办法的。
比如,摩斯密码也有简单的短语表达,最常见的是“SOS”,相信绝大多数人看到这个信号都知道意味着什么。
不过,大多数特工在传递简单情报时多数都是采用双方提前约定好的信号,原则上讲,那比通用的摩斯密码要安全得多。
余则成和翠萍在《潜伏》里约定了打电话响铃的方式,响几声就挂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不过笔者也一直有个疑惑,在摇把电话和中转台时代,电话铃声真的能控制到这么准确的地步吗?
《风声》中的特工除了到处使用摩斯密码之外,还用了京剧唱腔的变化来传递情报,这种方式恐怕就需要提前搞专业培训了。
《悬崖之上》中,乌特拉行动的参与者们都进行过培训,他们之间拥有一种只有他们能看懂的联络暗号,只是,因为谢子荣的叛变,这个暗号也不安全了。
当然,最常见的联络方法就是设置固定代号,比如日军在中途岛海战前就把“中途岛”代号设置成了“AF”,这就让美军破译人员很抓狂,最后不得不采用试错的方法才破译出来。
还有一些影视剧中常见的敲门方式,什么节奏敲几下代表什么人,也是一种特定暗号,比用摩斯密码简洁明快还安全。
综上, 历史 上的摩斯密码很有用,但也就是因为很有用,因此会的人也就很多,特工想用摩斯密码完成神不知鬼不觉的联络其实是很困难的,所以,你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摩斯密码联络方式大多数都只是艺术需要罢了。
肯定不是通用的密码文,应该都是约定好的,简单指令应该是可以实现的。比如特定约好的几个动作,比如三长两短就是跑路,三短两长就是跟上之类的,当然可能更短一些也有可能。要说如普通交谈那样的交流,基本是不可能。
现实生活中,交流双方都要懂摩斯密码,才可能真正交流,如果一方懂,另一方不懂,交流也是白搭。就像歇后语所说的:眯挤眼做给瞎子看,白费功夫。只有双方都懂,并且有约定,在旁边人都不懂,不知道怎么回事时,私下的摩斯密码交流才能有效,才有意义。不然对不懂摩斯密码人的交流,就是不切实际的作秀。
初中开始就参加了人武部的电讯培训。我们班上就有三个,另一个是女孩,玩不到一块去,还有一个和我平时关系就挺好的,测验考试时做完了就用原珠笔轻轻在桌上敲,对答案。填空和选择题都没有问题,计算题和问答题太复杂了。我们俩也没本事把整本密码本背出来。
这个过程一直到高二分班结束。期间基本没暴露过,只有个别老师嫌吵让我们安静点,但是我装着一付思考的样子老师也不太会说别的。但主要还是我和这位同学的成绩水平都差不多一个档次,相互对答案也只是好玩成份更多一点。
至于影视中做手势、眨眼睛能传递情报的情节,只能当笑话看过。一个汉字四个数字,一个数字五个滴答,一句话十个字你得眨200下眼皮,不说看不看得清,就两人那么含情脉脉、全神贯注地眨眼皮,旁边的特务再傻也看出不对劲来了。
谍战剧中经常有用手指敲摩斯密码暗中交流的情节,现实中可能吗?
根本就不可能。这种场景是编剧杜撰出来的。
摩尔斯电码是用滴答两种声音的组合来组成字母或数字,然后用一组数字组成一个字母或汉字。经过简单的推算可以知道,一个汉字,至少要16个滴答来组合,如果是加密的,那么记忆量还要增加几个数量级。
显然,特工之间用敲摩尔斯电码的方式传递一两个字或字母符号,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是有可能的,但是要达到交谈的程度,一来需要敲出的滴答几乎是天文数字,二来需要有强大的大脑把滴答声和字符的对于关系、字符和汉字的对应关系完全背过,这两点都是几乎无法实现的。
所以说,遇到谍战剧种出现这种镜头,一笑置之就行了,不必较真。就好比说抗日期间游击队人手一支狙击步枪,当时真有这条件,日本鬼也用不着打上十几年,几天就解决了。
不可能!尤其是在谍战剧的特定情景下,更不可能。
一、 摩斯密码简介摩尔斯电码,也有的称之为“摩斯密码”,是一种由点信号“・”(滴)和长信号“—”(嗒)组成的一种时通时断的二进制代码。代码通过不同的长短和排列顺序组合,可以 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等。
假如我们以字母为例,摩尔斯电码的常用含义很多,比如AR(停止,消息结束)、SK(终止,联络结束)、CUL - See you later(待会见)、OT - Old timer(老手),还有我们熟悉的SOS等。
假如我们以数字为例,73 - Best regards(最好的祝福) 、88 - Love and kisses(爱与吻之告别,注意应该使用在“异性”之间)、99 - go away(被要求离开,非友善)等。
但为了安全保密,人们常常会通过几次编码转换,赋予不同的数字或字母特殊的含义,如果没有密码本对照,即使敌人截获了编码,也无从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二、 现实交流的障碍01 技术障碍。 也是为了保密,很多时候,译电员和发报员都是分开的两人,懂得发报的发报员知道的只是编码,接收的也只是编码,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当然这类发报员和译电员都没有可能直接交流。即使发报员和译电员均是同一人,要脱离密码本记住纷繁复杂的编码和含义,可能性也很小,因为它们往往没有规律和逻辑。
02 时间障碍。 正如前文所说,摩尔斯电码是由点和横,或者说是由滴或嗒等组成,一个简单的数字,就需要至少5个滴或嗒组成,而一组四位数的数字,就至少需要20个滴或嗒组成,且不说我们记不住对应的意义,就只是这个时间耗费,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交流内容。
事实上,直到1991年的美国,要获得FCC颁发的允许使用高频波段的业余无线电证书,考核标准就是通过每分钟五个单词的摩斯密码发送并且接受测试。敌人会给间谍多少分钟,让他用手指从容敲出摩斯密码呢?
03 现实障碍。 对于间谍,敌人往往都是最高等级的严管,更是处处设置陷阱,等待其自我暴露、自我犯错。参与 游戏 者都是行家,要想逃过专家的法眼,在行家眼皮底下传递情报,且不说有无可能,关键是谁敢冒这样的风险?这样的风险是否值得冒险?
三、现实交流的可能性但在紧急情况下,双方通过约定的特殊字词,或者约定的特殊物品,或者约定的特殊手势,也是可以达到交流目的的。比如通过眼神,通过专属于双方的简单手势等,表达的应该也只是“撤退”、“不要营救”等极其简短的内容。
2015年,被恐怖组织斩首的日本人质后藤健二,曾有过疑似利用摩斯电码传递信息的可能。在当时恐怖组织播放的人质影片中,后藤健二眨眼的次数比较频繁,网友将其解密为摩斯电码“不要救我”。
在一些“谍战神剧”中,两名谍报人员动不动就用摩尔斯电码进行交流,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可能出现吗?理论上可能,但现实中很难……
摩尔斯电码,看起来非常“悬乎”,实际上并不复杂。说白了,其实就是用长短两种电信号的不同排布来表示不同的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等等。短信号“嘀”相对比较急促、长信号“嗒”持续时间稍长。而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则是用不同的“嘀”“嗒”组合来代表。比如“嘀嗒”表示字母A、“嗒嘀嘀嘀”表示字母B……再如“嘀嗒嗒嗒嗒”表示数字1、“嘀嘀嗒嗒嗒”表示数字2……标点符号也同样通过不同的“嘀”“嗒”组合来表示。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一些特定字母组合来表示特殊含义,比如最常见的“SOS”字母组合,其实最初就是在摩尔斯电码中使用的。换句话说,最初的摩尔斯电码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要想读懂摩尔斯电码,首先您必须懂英文或者其他一些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语言文字。
前面已经说了,摩尔斯电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那么,咱们使用的汉字又是如何通过摩尔斯电码进行传送的呢?电报刚刚传入我国时,彼时的国人必须先抄录拉丁字母文字,然后再由专业人员翻译成中文。也就是说,搞电报的人必须懂外语!这是相当麻烦的,尤其是电报在我国普及之后……
这其实就和电脑刚刚传入我国时输入的文字必须是英文字母一样,使用起来是非常不方便的,当年学DOS的朋友想必都有体会。但这怎么能难倒咱们聪明的中国人呢?清朝时聪明的中国人也发明了“中文输入法”!字母代表不了汉字,但数字可以啊。著名的《康熙字典》就是用数字来查汉字,也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四角查字法”。基于《康熙字典》的“四角查字法”,咱们中国人发明了中国式的摩尔斯电码,用不同的数字组合来表示汉字并一直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看电报时,每字上面都有一串数字的原因所在。
除了民用汉字摩尔斯电码之外,还有许多保密码。比如有周公亲自主持制定的“豪密”,直到新中国成立老蒋的人也没能破译出来!有时候,甚至一本书就是一本密码本。第几页第几个字,一查书就知道了,但不知道具体是那本书,你根本搞不清那串数字代码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收电报的人很难当即读出电报内容,必须有专人负责“译电”。即便是民用电报,除了常用字之外,也很少有人能够把所有汉字的编码全部记得烂熟于心的……
综上所述,用摩尔斯电码直接进行交流,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双方都必须懂英文!而且记忆力、理解能力还要比较好。毕竟,发出一连串字母要直接读出英文句子,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信您可以做个试验,找一位外国朋友,您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读句子,看他能不能听明白。虽然看似可行,其实很难,尤其是在紧急的情况下。
如果是汉字摩尔斯电码,除了一些民用汉字电码的常用字之外,恐怕很难直接读懂。因为密码这东西,为的就是让别人看不懂,不是吗?能把整本密码本都背熟,而且随时可以通过大脑直接“译电”,实在太难了,这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可如果是用拉丁字母摩尔斯电码或者民用汉字电码的常用字进行交流,其他人只要懂摩尔斯电码也可以看明白,谁有敢保证周围就没有懂摩尔斯电码的人呢?这没有任何保密性可言……所以,理论上谍报人员通过摩尔斯电码进行交流是可行的,但实际上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或特定的交流之外,并没有太大操作空间和实际意义。想要像谍战剧里通过摩尔斯电码正常对话那般,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