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益菌
1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G+无芽孢杆菌,细胞形态多样,长形、细长状、弯曲形及短杆状;厌氧、兼性厌氧或微好氧菌;单个存在或呈链状排列;不运动或很少运动;最适生长温度在30~40℃;产酸和耐酸能力强,最适pH值5.5~6.2,一般在pH值5或更低情况下还能生长。分解糖的能力很强,发酵代谢类型有三种:专性同型乳酸发酵、兼性异型乳酸发酵和专性异型乳酸发酵。
(1) 专性同型乳酸发酵:指能发酵葡萄糖产生85%以上的乳酸,并且不发酵戊糖或葡萄糖酸盐的类群,如德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瑞士乳杆菌、香肠乳杆菌等。
(2) 兼性异型乳酸发酵:指能发酵葡萄糖产生85%以上乳酸,并且发酵戊糖或葡萄糖酸盐的类群,如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米酒乳杆菌和耐酸乳杆菌等。
(3) 专性异型乳酸发酵:指发酵葡萄糖产生等摩尔的乳酸、CO2、乙酸和乙醇的类群。如发酵乳杆菌、短乳杆菌、高加索奶乳杆菌等。
常见的乳杆菌有:
干酪乳杆菌(L. casei) 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
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 瑞士乳杆菌(L. helveticus)
发酵乳杆菌(L. fermentum) 弯曲乳杆菌(L. curvatus)
米酒乳杆菌 (L. sake) 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
广泛存在于牛乳、肉、鱼、果蔬制品及动植物发酵产品中。这些菌通常为食品的有益菌,常用来作为乳酸、干酪、酸乳等乳制品的生产发酵剂。植物乳杆菌常用于泡菜、青贮饲料的发酵。
2.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G+球菌,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细胞成对地链状排列,无芽孢,兼性厌氧,化能异养,营养要求复杂,属同型乳酸发酵,生长温度范围25~45℃,最适温度37℃。
常见于人和动物口腔、上呼吸道、肠道等处。多数为有益菌,是生产发酵食品的有用菌种,如嗜热链球菌、乳链球菌、乳脂链球菌等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
但有些种是人畜的病原菌,如引起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引起人类咽喉等病的溶血链球菌。有些种又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细菌,如液化链球菌和粪链球菌(Sc. faccalis)(现
3.片球菌属(Pediococcus)
G+球菌,成对或四联状排列,罕见单个细胞,不形成链状,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同型发酵产生乳酸,最适生长温度25~40℃。
主要存在于发酵的植物材料和腌制蔬菜中,常用于泡菜、香肠等的发酵,也常引起啤酒等酒精饮料的变质。
常见的有啤酒片球菌(P. cerevisaae)、乳酸片球菌(P. acidilactici)、戊糖片球菌(P. pentosaceus)、嗜盐片球菌(P. halophilus)等。
4.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G+球菌,菌体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菌体常排列成链状,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20~30℃,营养要求复杂,在乳中生长较弱而缓慢,加入可发酵性糖类和酵母汁能促进生长,属异型乳酸发酵。
多数为有益菌,常存在于水果、蔬菜、牛乳中。能在含高浓度糖的食品中生长,如噬橙明串珠菌(Leue. citrovorum)和戊糖明串珠菌(Leue. dextranicus)可作为制造乳制品的发酵菌剂。
另外,戊糖明串珠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可用于生产右旋糖酐,作为代血浆的主要成分,也可以作为泡菜等发酵菌剂。肠膜明串珠菌(Leuc. mesenteroides)等可利用蔗糖合成大量的荚膜(葡聚糖),可增加酸奶的粘度。(好处、坏处)
5.双歧杆菌属(Bifidobaterim)
G+不规则无芽孢杆菌,呈多形态,如Y字型、V字型、弯曲状、棒状、勺状等,专性厌氧,营养要求苛刻,最适温度37~41℃,最适pH 6.5~7.0,在pH 4.5以下或8.5以上不生长。发酵碳水化合物活跃,发酵产物主要是乳酸和乙酸,不产生CO2。
主要存在于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内。目前报道的已有32个种,其中常见的是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及青春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是1899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Tisster发现并首先从健康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出来。双歧杆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已风行于保健饮品市场,许多发酵乳制品及一些保健饮料中常常加入双歧杆菌以提高保健效果。
6.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
G+不规则无芽孢杆菌,有分支,有时呈球状,兼性厌氧。能使葡萄糖发酵产生丙酸、乙酸和气体。最适生长温度30~37℃。
主要存在于乳酪、乳制品和人的皮肤上,参与乳酪成熟,常使乳酪产生特殊香味和气孔。
7. 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
幼龄菌为G~杆菌,老龄菌G染色后常为G+,单个、成对或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指标包括三项内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我好难阐述它们的作用,没办法我就复制粘贴了菌落总数
1.菌落总数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2.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3.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有时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大肠菌群
1.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
2.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及动物的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者的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3.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4.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动物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大肠埃希氏菌
1.大肠埃希氏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短钝圆的短杆菌,周身有鞭毛能运动,周身还有菌毛,无芽孢,生长温度为10-50℃之间,适生长温度为40℃。
2.大肠埃希氏菌是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患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的病人的粪便中可存在大量的大肠埃希氏菌,是散布病毒的主要来源,在健康的人群和牲畜的肠道内也可发现有带菌者。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急性肠胃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便,重症有血便。
金黄色葡萄球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
2.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正常人和动物的体表粘膜、空气、土壤、水、饲料、食品中均有存在,创伤后的皮肤、粘膜带大量的本菌。生长温度范围在6.6-47℃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加热60℃经30分钟即可杀灭,在冷冻贮藏环境中不易死亡。
3.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患局部化脓性感染(如疥疮、手指化脓等)、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化脓性肺炎、口腔疾病等)的人员或带菌者在他们接触食品时而使食品污染。
4.感染中毒后的主要症状为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5.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沙门氏菌
1.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属肠杆菌属,包括2000多个血清型,广泛存在于猪、牛、羊鼠类的肠道内脏中,是最普遍、最重要的肠道致病菌。其中鸡的带菌率为2.3-6.8%,猪的为10.7-34.8%,鸡蛋带菌率高达30%。沙门氏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7℃,在18-20℃也能繁殖。沙门氏菌对热抵抗力差,在60℃经20-30分钟可被杀灭,低温冷藏也可减少本菌的数量。在肉类中可存活几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中毒属感染性食物中毒,为急性肠胃炎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
2.沙门氏菌主要来自患病的人和动物,及人和动物的带菌者,使人类致病的沙门氏菌常存在于病人及带菌者的肠道、血液、粪、尿、胆囊中。据报道有些地区的鼠类带菌率有2-4%,主要菌种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占多数,鼠尿和粪中排出的病菌可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家禽类如鸡、鸭、鹅对鸡沙门氏菌和雏白痢沙门氏菌特别容易感染,因而这类家禽有较高的带菌率。健康鸡的粪便中带菌率为2.3%,已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或物品可通过手、苍蝇、鼠类或其它物品为媒介污染。所以,有些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常与鼠类接触有关。
霉菌和酵母计数
霉菌和酵母菌是食品酿造的重要菌种。但霉菌和酵母菌也可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有些霉菌还可产生霉菌毒素。因此,霉菌和酵母菌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来判断其被污染的程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