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是怎么形成的

自卑心理是怎么形成的,第1张

钱能够购买更多的物质享受,但它不能治愈内心的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种比较深刻的心理体验,由于对自己的低估与自我认同感的缺失而产生。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发,比如家庭环境、学习失败、拒绝、失败等,有时甚至是出现在幼年时期的经历就会影响自己的自卑感。不管是什么原因,自卑感都是一种负面情绪,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克服它。

钱也许可以给人带来物质上的舒适,但它无法治愈自卑感。它可以满足一些你能控制的需求,比如买一个新的衣服,但它无法满足你内心深处的需求,比如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自信。当你自卑感变得强烈时,简单的物质条件似乎已经无法改变你的心态,甚至会让你觉得你的差不多也没有用,你的自卑感会变得更加强烈。

要克服自卑感,第一步就要承认自己存在的负面情绪,并找出克服它的方法。自卑感本质上是由低自尊和自信心不足引起的,因此,要想克服自卑感,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一个正确的自我认同感。其次,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观念,把自己的失败和不足作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而增强自信。此外,也可以坚持参加一些活动,比如通过加入社团或者参加比赛来获得自信,或者跟不同的人交流,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此改变自卑感。

所以,钱不能治愈内心的自卑感,只有通过努力提高自信,建立正确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地克服自卑感。

如何辨别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自卑?阿德勒提供了一种方法,即“我们很难假定一个带有强烈自卑感的个体,会是个看起来柔顺、平静、自制并且和善的人。”如何超越“自卑情结”?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勇气,直面自己的不如人之处,并用一种现实、建设性的方式来改善这一部分,我们就能超越自卑,获得真正的自信。因此,自卑并非总是坏事。

本文统计4340字,建议先收藏,阅读大概需要7分钟。

究竟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指自己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是善于低估自己,从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感体验。

顾名思义,就是在与人际交往时,或者做某些事情时,因为总是瞧不起自己,让内在形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形成了自卑感。

因为外在表现的自卑,同时还有夹带着一些特殊的情感体验,比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和失望等。

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而严重的自卑感,则属于心理上的一种缺陷。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认为:从幼时起,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感,它源于幼时的我们需要依赖成人生存,依赖父母和周遭的世界。

因此,在与成人的对比中,我们显得极其虚弱、无能、无知。 随着我们逐渐成长,这些情感会促使着我们追求力量的强烈欲望, 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从而逐渐克服自卑感。

同时,自卑感的成功克服, 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极其相关,它甚至成为了主导事件的第一要素, 在幼年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培养出独立且自信的孩子。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如此明智的选择, 自卑的人,在幼年时候,因为不被父母认可,往往经常受到一些指责,甚至辱骂, 这些糟糕的东西伴随着他们长大,而不是正确的爱作为导向。

因此,当他们步入成年,再想要克服这种自卑感,往往显得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心理。

有些人,有些人需要穷尽一生去治愈来自童年的缺憾。

自卑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自卑心理,因为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乃至让自己的人生更具完整性。而在某种程度上,自卑意味着能够更好的推动自我、完善自我,继而推送人类社会的发展。

说到底,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决定着每个人的自卑程度。

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经历也各不相同,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和一个充满怨恨的家庭,本身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相反, 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的自卑程度,如果自卑感过重,将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对人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

要想解决自卑心理,首先我们要剖析在成长过程中,自卑感的来源?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主要剖析一下,严厉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

通常来说,在幼年时期,因为我们表现的过于淘气,或者某些行为没有按照他们的方式执行, 父母便会依仗着自己的权威,强迫着你做出改正。

通常来说,在管教方面,他们显得极为严厉,又缺乏耐心,即便糟糕的表现有所改善,也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认可。

严厉的父母,意味着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假如他们好言相劝,你却并没有理会,通常来说,他们会表现的极为生气,更是对孩子进行指责,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进行辱骂:

“我每天这么辛苦,还不全是为了你好。”

“要知道你现在这么不听话,当初就不该生你。”之类的话。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通常很难得到父母的认可。久而久之, 这样的孩子就会有“我不够好”的感觉,接着便是自信心的缺失,意味着自卑感已经略占上风。

而当他们长大成人,这样的问题同样也会困扰着他们,因为自我要求过高,做某件事情时,不允许自己犯错,总是表现的极为犹豫。

最真实的内心感受,无非于“两种不同的方式,我究竟应该怎么才更好?”从而变得拖延,这既不利于哦我们身心的健康。

这势必也会引起另一个问题,如果环境压力过大,当他们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整个人会都会变得异常的紧张,通常他们眉头紧锁,不愿交流,认为没有做到更好,反而在内心深处不断的指责自己,接着整个人都处在崩溃的边缘,陷入非常无助的状态。

他们会感觉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价值,即使他们做得已经很好了。

因为幼年时指责、辱骂,早已融于血肉,形成了身体的应激反应。

被压制的孩子不敢表达需要,往往会自我贬低,有很强的挫败感,同时,善于自我否定。

自卑都有哪些表现

自卑是每个人都存在的一种心理,但不同的角度看法决定大不相同。

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别人也会这么看你。 自己认为自己不够漂亮的人,你不可能漂亮。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勇敢人,你不可能勇敢。自己认为自己很愚钝人,你不可能变得聪明。

或许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善于隐藏自己的自卑情节,它可能于事无补,因为你并不知道,它下一次来是什么时候。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为一个自卑的人,看看下面的表现吧。

首先,喜欢炫耀

心理学说:一个人越是缺乏什么,越是喜欢炫耀什么。

没错, 曾经物质的匮乏,的确让你深受磨难,它陪伴着你走完了整个年少时代,也陪你见证了操劳的父母,是如何的勤劳。 同时也见证的内心的挣扎,以及那些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愿望。

时至今日,只 有你还是深信不疑地坚持的自以为是的教条,认为只有不断的努力才有资格拥有,活得陈旧而保守。

你甚至在情感上无法与他人产生共鸣、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爱、或者友情,以及被信任的感觉。

因为始终无法得到,因此在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预期。

直到有一天,你得到了其中 的某些东西,这些被满足感就会被无限地放大,甚至夸大这些东西。

一方面,是向外在世界肯定他的得到,一方面满足他的虚荣心,把曾经不足的、曾经失去的补足。

这是骨子里的自卑感作祟的缘故,得治。

其次,喜欢比较

自卑的人,因为经常不被肯定,内心总是在一路寻找,内心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将伴随着一生。

他们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不是最好的,为此,总是喜欢跟别人比较,哪个才是最好的。 即便是这样,他们在比较中通常无法进行果断的选择,有时,过于的纠结和犹豫,会失去很多东西。

这在成年人的选择中极为常见。比如:自卑的人总是在两件商品之间犹豫不决,即便事实已经如此的明了,他们依然无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害怕自己选择的不是最好的。

这种情况下, 即便他已经选择了其中的一件商品,也会因为没有选择另一件而后悔,因为在他选择的那一刻开始,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便会促使着他重新做出审视,这会让他们显得尤为不安。

还有一个例子,自卑的人遇到合适的人,总是变得极其的懦弱,这无不使他陷入巨大的比较之中,在此时,他们的内心世界尤为丰富。

比如: 他不爱我怎么办?我害怕他最终会因为我的某些缺点而嫌弃我?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与此同时,错过了眼前合适的人,便又开始苦恼。 自卑的人怯懦于表达自己的爱,总是喜欢把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正是因为童年的阴影,促使她始终无法做出选择,因为她害怕受到伤害。

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只会让他活在别人的影子下,焦灼不安,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而不是永远在模仿。

最后,容易紧张担忧

这或许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了。

大多时候,自卑的人在面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时,都能做到从容不迫,但是,一旦进入新的环境,面对新的事物, 比如:和陌生的人进行交流、处事,由于不自信,他们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

当我们在公众场合讲话,总是变得极其紧张,脑海中一遍遍想象着应该如何的表达出坚定的立场。

比如: 在公众场合,脑海中想象的是A立场,在开口表达的同时,却时常由于紧张,促使A立场面目全非,从而极其容易被人说服。

没错,这所谓的担忧来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时缺乏自信,从而取代的是充满怀疑、紧张、焦虑。

在他们还未开始执行之前,总是在内心想象出一万种结果, 万一自己搞砸了怎么办?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万一别人不喜欢怎么办?

这种假象,成为了一个自卑者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如何改善自卑

自卑有时就像一个黑洞,会扭曲对自己的认知,比如:我们总是对于自己的缺陷耿耿于怀,却对于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改善自卑感呢?

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善于接纳真实的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事情,有时,我们很容易认识到这一点,但是,让我们看自己的时候,却往往忽略这一点。

更多时候,我们对自己表现的极为苛刻,对别人表现的又极为宽容。 有的人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庸,有的人却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甚至无法接受自己的身材、身世等等。

而接纳真实的自己,并不是逃避所讨厌的一切,独自沉沦。 它往往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最真实的自己,既要了解自己的缺点,也要了解自己的优点。

直面人生的缺憾,这其实需要莫大的勇气,没错, 在内心坚定的告诉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在世界上,始终是独一无人的存在。

接着,我们要善于透过事物看本质,自身的缺点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我应该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改正?然而面对一些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更应该学会接纳它。

第二,仰望自己的优点

没错,即便是再优秀的人,也是存在缺点的。可见,只要你善于寻找,每个人都会有它的闪光点。

我们没必要对自己的某些缺点耿耿于怀,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万物皆有裂痕,阳光才会照进来。

再者,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认为克服了多少缺点,而是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优点,但这并不意味地对自己的缺点,任由其发展。

自卑的人,往往最擅长的就是自我批判,不断的从各种角度,剖析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

假如我们经常陷入情绪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这时, 我们要善于改变情绪的方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自己的强项上, 想象着之前所取得种种成就,用事实不断的去肯定自己,并认同自己的优点。

同时,我们要多做一些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并且 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价值的闪光点,这样会持久地建立自信心。

第三,善于给自己创造机会

俗话说,机会都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自卑的人如果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点,这将会极大的程度上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这已经算是很大的改变了。

观念的转变,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与此同时,我们要善于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那些能力比较强的人 ,无非就是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自己某方面的优势而已,而这种优势恰巧被无限放大了。

有时,我们或许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合,去尽量的表现自己的优点 ,这一点是极其令人苦恼的,除非你从一开始就明白,把什么人放到什么位置,但是很少有人会做到这一点。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善于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比如你唱歌极其不错,就可以提议大家周末一起去唱K,没错, 当您拿起麦克风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将为你高兴,每个人都会沉迷在其中。

比如你善于写作,正值公司将要举办一次征文比赛, 这时便开始着手准备一切,并在最后取得了好的成绩,周围的人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

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比如说能够去表达自己的一些机会,我们要更加善于把握机会,这样一步一步地改善,最终就能克服自卑的心理。

自卑的人,都有哪些优势呢?

欢迎小伙伴们,把答案留在评论区!

自卑是指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

自卑的人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不能冷静地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能认真地思考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观地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致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失去自信心,对那些稍加努力完全能够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

自卑感并不是如影随形似地时时处处都会产生,其情景性仍然是明显的。自卑感通常产生于失败的体验之后,尤其是经历过多次失败,往往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就会对这种失败耿耿于怀而难以自拔,失去自信,从而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无能。自卑感也产生于别人消极的评价,尤其是这些消极评价来自于有举足轻重的权威人士时,如家长认为某个孩子不会有出息、教师认为某个学生难有作为,这些孩子和学生就会把这些消极评价转化为自我否定评价,从而丧失信心。虽然由于以上情景产生的自卑心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以致在这段时间内沉默寡言甚至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人际交往和活动范围,但在这种诱发性情景不出现的大多数时间里,自卑心理并不会时时作祟,有自卑倾向的人同样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参加各种活动。

自卑与自我排斥不同。自我排斥是一种不能接受自身(即自我)的观念,是对自己全方位的否定,没有明显的情景性;自卑则是对自己的偏低评价,尽管也有自我否定倾向,但仅局限于某些方面(如能力、容貌等),且有明显的情景性。自卑也不同于自责,自责可以是正常心理现象,如因个人的缺点或错误而感到内疚;也可以是病理性改变的严重异常心理现象,如对一些并不严重的缺点或失误出现罪恶感,对它念念不忘并要求给予惩罚或自罚,常见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而自卑则既不是正常心理现象,也不是具有病理性改变的严重异常心理现象,而只是在某种情景下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7360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1
下一篇2023-06-01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