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隋唐时期以前:以“外风”立论
(1)《内经》中类似中风病的记载很多,但无中风病名
(2)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创中风病名,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主要以“外风”立论。在治疗方面创立“侯氏黑散”和“风引汤”。
宋金元时期:由“外风”到“内风”
(1)宋代《圣济总录》笫一次提出卒中风的概念,标志着“中风”概念逐渐由“外风”向“内风”演变。
(2)金元时期认为中风是由 "内风"所致,分成了多个学术流派,由于理解不同,治疗方法也多有不同。(如刘河间创立“地黄饮子”作为中风缓解期肝肾阴阳两虚、舌足瘘废的某础方,开从肾论治中风之先河;而张从正在治疗中风方面主张汗、吐、下法,用药多用防风通圣散,凉膈散,三圣散等,反对用至宝丹,淸心丸等药治疗,这点与刘河间截然不同。)
明清时期:著名的“补阳还五汤”
(1)明朝张景岳明确提出了“非风”说,强调本病以内伤为本,采用大补元煎、右归饮等进行治疗。
(2)清代以后,对中风终于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即“内风致病”理论,叶天士综合上述理论,创立了“阳化内风”说,在治疗以“缓肝之几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为治疗方法。之后,张寿甫进一步继承和发挥叶氏之说,创造了镇肝熄风汤和建瓴汤。
(3)清末,王清任则在此基础上加入血瘀辩证,创立“气虚血瘀”论,创立了最著名的“补阳还五汤”,被后世所推崇,一直沿用至今。
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消瘅”。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漫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三消)。这种症状在西医是指糖尿病,是以口渴多饮,多食而瘦,尿多而甜为主要表现的脾系疾病。
体征:
1、多发于40岁以后,形体肥胖之人,男女无明显差异。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
2、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多有甜味,形体消瘦等主要表现。初起"三多"症状可不明显。症状明显时口渴多饮,每日总尿量3~5升以上,食欲亢进,体重减轻,面容惟悴,神疲乏力,皮肤瘙痒,可有四肢麻木、酸痛、腰酸、性欲减退、男子阳痿、女子月经失调,以及视力减退,腹泻等症。
3、病久可并发风眩、胸痹(心痛)、中风、圆翳内障、痈疖、消渴厥等。
中医治疗:
1.肺燥津亏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清肺润燥、生津止渴。消渴方加葛根、麦冬等。
2.胃热津伤证,消谷善饥,口渴多饮,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有力。清胃泄热、滋阴生津。玉女煎加黄连、山栀等,或滋膵饮加知母、黄芩、葛根、荸荠等。
3.肾阴虚证:尿频量多,混如脂膏,或尿甜,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唇燥,多梦遗精,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加天花粉等。
4.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混浊如膏。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五心烦热,阳萎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滋阴补阳。金匮肾气丸加覆盆子、桑螵峭、金樱子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
1.起居有常,忌吸烟及饮酒、讲究卫生,预防外邪感染。
2.体育锻炼:按年龄、性别、体力、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进行导引和气功有一定疗效。
3.饮食治疗:应严格长期坚持,食饮总热量和营养成份须适应生理需要,进餐定时定量,以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忌食膏梁厚味、辛辣香甜之品,以免助热酿湿、耗伤阴津等。可服猪胰麦芽汤等。
4.西药口服降糖药可选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如优降糖、达美康、降糖灵、二甲双胍等。注射制剂为胰岛素。
5.根据不同的并发症,采用对症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