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话是用来解释“身不束心”的最好例子。
转自——http://baike.baidu.com/view/37669.htm
《史记》、《汉书》对张良帮助萧何筹谋划策多不记载,但亦无妨张良后期的功绩。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劝告,仍就服人间烟火。
这几句,又是解释“名不束人”的最好例子。
转自——http://baike.baidu.com/view/9442.htm
当今世界,经济体制占据绝对的分量之下。权力,武力,势力,财富等等,这种种的人类社会当中,“身不束心,名不束人”似乎已经成了神话,传说一样的存在。
“格物”是儒家经典的常用词,在不同流派的著述中,含义大同小异,都是“狭义解”。因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道、释”思想,故后世对该词还有“广义解”,现分述如下:
1、“格”的原始义指分离,引申义是“区别、不同、对立”,儒家经典用这个字时,常表达的是“克制、断绝、放下”等的衍生义。“物”的原始义指环境,引申义是“相对、面对、彼此”,儒家经典用这个字时,常表达的是“与我心相对的一切、心外所有”等的衍生义。
因此,“格物”的表面意思是面对万物的“制心之态”,引申义是“守性、无心、无欲”。可见,这个词既不是一种人心的体会(阅历),也不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感悟)。
2、儒家经典的“格物”是其“人性思想”的基本概念,是人彻悟与天地(自然)本性相连的方法,是人正心、正性、正行之后,成贤成圣的入门功夫。此时,“格物”是句隐语,意思不在表面,而特指人“无念、少念、断念”的、深藏不露的制心功夫,这就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原因。
所以,“格物”是儒家学说里“克己、制性、束心”的同义词,用现代语讲,就是“时刻管住自己的念头,使它与圣贤一样,而不让它乱动,不被环境所吸引和迷惑”,这是“格物”的狭义。
3、道家经典用“无为”等词汇,表达了与“格物”相同的意思。“无为”就是“无欲、无求、无私,行顺因缘”,不论矛盾,对一切都无所动心,人在“事”的中态。
佛家经典用“无我”等词汇,表达了与“格物”相同的意思。“无我”就是“无对立、绝对平等、人境合一”。两家解释,都属“格物”的广义。
综上可知,“格物”是“心学”概念,是儒教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质是教导人“离苦得乐、圆满成圣”的因果智慧,内容就是“无私、无我、无求”,是“儒、道、释”三家共有的思想方法。限于篇幅,不做更多延伸注解,供参考。
“十八子”中的“十八”指的是佛教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意义非凡!
佛珠,又叫做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现在,很多喜欢时尚或彰显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大部分人肯定不知道佛珠个数不同所包含的意义也不同。首先说下,并不是所有的佛珠手链都是18颗或是108颗的,佛珠手链一般有多少颗,分别代表有不同的意义的。
对于女性来说,一般手腕上戴的手珠或者手链,以较小珠子为主,如10MM的直径19颗,或者12MM手珠18或者17颗。手腕较细的,可以12MM16颗。佛珠手链戴在手上,就是时时刻刻提醒人们要慈悲,时时刻刻修行,从善去恶。佛珠手链一般戴在左手,因为左手相对于右手来说,用比较少,道教也认为左手是善手。佛珠的长珠,是固定数,即108颗,加佛头一颗,共109颗。
小叶紫檀佛珠顺纹108颗8mm 小叶紫檀手链念珠手串 一般来说,大家为了装饰而戴的佛珠手链是12颗、13颗或是16颗,这是根据男女手腕的粗细决定的,只要不是作为念珠来使用的话,戴多少颗都是可以的。 作为念珠来使用的话,一般的佛珠手链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