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流传千古的有名儿童,他们大多天赋异禀,迥越伦萃,“识洞于未萌,智表于先见,心计足以成务,口辨足以解纷”(《册府元龟·总录部·幼敏》),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不亚于成年人的机智成熟,堪称少年天才。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五六岁会称象的曹冲、六岁通音律的蔡文姬、七八岁破瓮救友的司马光、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七岁咏鹅的骆宾王等,以下这几位也可列入有名儿童之中:
1.12岁官拜上卿(相当于丞相)的甘罗
甘罗生活在战国末期的秦国,生卒年月无考,出身名门,自幼在祖父秦国左丞相甘茂的教导下成长。12岁时祖父去世,甘罗投奔到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任少庶子之职。
秦国欲联燕攻赵,吕不韦派老臣张唐使燕,张唐借故推辞,屡劝无效,甘罗自告奋勇去劝说张唐,分析形势,数列利弊,张唐叹服之下欣然应命。之后甘罗经吕不韦举荐以秦王特使的身份出使赵国,说服赵王攻打燕国,结果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十一座城邑,由此受到封赏,官拜上卿,名垂后世。
2.7岁为孔子师的项橐
能让至圣先师孔子尊为老师的小孩一定是天才儿童,项橐不仅被称为“圣公”,甚至成为后世早慧儿童的代称。相传孔子周游途中偶遇正在玩耍的项橐,几个小孩拥土筑城,坐于其中,正巧挡住了孔子的车,孔子问为什么不避开车子,项橐答道“昔闻圣人有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从昔至今,只闻车避城,岂闻城避车?“(《孔子项橐问答书》),孔子又问了几个问题,项橐对答如流,二者你来我往,几次辩论都以孔子失败告终。
孔子感叹后生可畏,于是设案行礼,拜7岁的项橐为师,从此项橐声名远播。遗憾的是,项橐12岁便夭折,死因不详。
3.才惊韩愈的李贺
唐代诗人李贺,字长吉,有鬼才、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留有名篇《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新唐书》记载,公元796年李贺七岁时便名动京城,文学家韩愈、皇甫湜造访家中一探究竟,李贺援笔辄就写成一篇《高轩过》,韩愈和皇甫湜二人大吃一惊,没想到如此有文采,自此李贺名扬京洛。李贺15岁便与李益齐名,誉满京华。公元813年李贺因病英年早逝,时年27岁。
古代对小孩子的称呼有赤子、襁褓、孩提、始龀、垂髫、总角、黄口、幼学、豆蔻、及笄、束发。古时人们对不同年龄的孩童,会用不同的年龄称谓,这些在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从“赤子”到“束发”,泛指0岁到15岁的孩子。
古代小孩子的称呼
赤子:“赤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原话是:“含于德厚,比于赤子”,唐代古经学研究家孔颖达解释说,“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意思是婴儿刚生下来,是赤色(红色)的,所以称为“赤子”,后来因为婴儿的心灵最纯洁,始终离不开父母,因此引申将品德高尚、对国家一片忠诚的人叫做“赤子”。
襁褓:泛指1岁以下幼童。“襁褓”一词,指的是不满周岁的儿童。襁,指的是背负婴儿的宽带子,褓,指的是婴儿的小被子。古时候人们劳动时间多,婴儿又离不开父母,于是父母就用小被子包裹着婴儿,再用一条宽带子绑在背上,带着孩子行动。因为背负着孩子,人们常说带着襁褓,慢慢就将襁褓作为不满周岁的儿童的称谓了。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这里的“孩”,不是“孩子”的意思,而是幼儿笑时发出的“咳咳”之声,幼儿“咳咳”地笑出来后,非常可爱,因此大人们便会将他从被子里“提”或“抱”起来,孩提的意思是,在孩子“咳咳”发笑的时候提抱起来的意思。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垂髫:髫,自然下垂的头发的意思,在古代,儿童在七、八岁的时候,头发不加梳理,自然下垂,即垂髫。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一句话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垂髫就是这个意思。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古代儿童在八九岁时就要梳理头发了,这个字就是“髦”(máo),它的意思是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
黄口:指的是十岁以下的儿童,这里是将小孩比喻成小鸟了,小鸟们的口都是黄颜色的,黄口之鸟,就是小鸟。
幼学:指十岁的孩童。《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植物名称,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用豆蔻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赠别诗二首之一》,诗中这样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及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礼记·玉藻》:“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