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女人21岁前应该如何养
一、人到了一定岁数,为什么就生不出孩子了——“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1、这一部分是“上古天真论”的第二部分,描述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生理变化周期的状况。
2、“材”是物质基础,“力”是能量。比如一个人的精子数目、成活率都还可以,这叫“材”,但这个人阳痿,就叫“有材没力”;有的人性功能挺好,但是一检查,精子为零,或者百分之七八十畸形或者百分之九十都是死精子,这叫“有力无材”。
“人年老”,人过六十可以称老,六十以前不要妄自称老;“天数然也”,是指自然。就是女人和男人一样,到了一定的岁数就无法怀孕生育,这就是男人和女人各自的生理变化周期。
3、生命如同落叶,总有迟暮逝去的那一天,要平心待之。
二、为什么“中国”叫“中国”?
1、“中国”的“中”是指中原,就是黄河和长江中间这一块即河南安徽等地,因为中华文明以长江和黄河中间这一块作为发祥地。以此为中,逐渐发展、扩展到现在这么大一个疆域,叫中国。
黄帝出生在轩辕丘,也就是河南新郑。黄帝这个氏族正好就在黄河中间这个流域,所以,我们讨论男女的生理变化周期是以中原地区也就是温带的人为基准的。
三、“7岁”到底是多大?——“女子七岁”:
1、中国人讲一个活人几岁,说的都是虚岁,因为中医判断人死活的标准不是心跳呼吸,而是元神在不在。“两精相搏谓之神”,就是父亲和母亲的精血结合的那一瞬间,这个人的神就诞生了,而怀胎十月直至出生时,你已经将近一岁了。所以,我们说的7岁是指虚岁,“女子七岁”,实际上是实岁六岁,虚岁七岁。
四、头发不黑,都是肾精不足惹的祸——“肾气盛,齿更发长”:
1、女子虚岁七岁会有一个生理的变化,因为肾精变成了肾气开始促进生长发育,外在的表现就是“齿更发长”。“齿更”,就是换牙,到了六岁,女孩子的奶牙开始脱落,换成恒牙。所谓“发长”,就是指“黄毛丫头”开始长乌发了,因为肾精开始动了。
2、总熬夜,伤肾精,结果头发要么脱落,要么变白,而人到老年以后,肾精不足,头发就变成了一头鹤发,也就是白发。
五、“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1、女孩子虚七岁、男孩子虚八岁之前,通常没有性别意识,叫“青梅竹马,两无猜”。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是童男童女,处于懵懂状态。
但是,女孩子七岁以后,性别意识出现了,就不爱和男孩子一起疯玩了,开始对男孩子疏远了,这是另一个阶段。
六、14岁,欢迎雌激素的来临——“二七而天癸至”:
1、天干地支里有“壬癸”,它在五行里属水,是天赋的一种物质,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雌激素。到14岁时,女孩子的这种雌激素开始生发推动,于是“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也就是说,经络畅通,太冲脉逐渐壮大,在肾精的推动下开始来例假了。
“月事以时下”,是指例假按时来。女人来例假的标准周期是28天,判断一个女人健康不健康,就看她的例假多长时间来一次。
女人首先要有天癸,没有天癸的女人叫“石女”,一辈子不来例假,也没有女性的第二特征。
七、性感来自于任脉畅通——“任脉通”:
1、“任脉”是行走在腹部正中的这条经络,是属于奇经八脉里的一个大脉。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任脉和督脉,督脉属阳,走在人体的阳面,就是人的背面,因为向阳的一面就属“阳”,背阳的一面就属“阴”。
对于女人来说,任脉更重要,它由会阴经过阴道,然后沿着腹部正中线经过肚脐一直往上走,止于口唇下方的承浆穴。任脉还有分支,其环绕着口唇往上走到眼睛里,最后进入脑子。所以,看一个女人的任脉是否血气充足,要看嘴唇,如果女人口唇干裂、苍白,就说明任脉不通,生育功能有问题;如果嘴唇丰满、娇艳欲滴,说明生殖基础功能好,有怀孕的基础。
八、如何保持女人味十足——“太冲脉盛”:
1、“太冲脉”是肾精所化,从会阴出来往上走,与十二正经里的肾经相同,一直走到胸口这里,散布于胸中。因此,冲脉和女人的例假有关系,还和女人的第二性征发育有直接的关系。冲脉的叫法是因为它像波浪一样,就是女人来例假,也是波浪,每28天一个周期,波浪一推,血就下来了;波浪一缩,血就回去了。包括女生来例假心情不好、乳房会痛、涨,都是因为冲脉散布于胸中。
2、骑自行车会对男性睾丸造成伤害,另外,睾丸的温度必须低于人的正常体温,所以,男性尽量不要久泡温泉,穿牛仔裤、紧身裤等,容易使精子的成活率下降。
九、光污染和激素是导致女孩子月经过早来临的两大“元凶”——“月事以时下”
1、“月事以时下”,是指天癸至、冲脉盛、任脉通。这是月经正常的情况。
2、现在孩子普遍营养过盛,再加上滥用激素等药物,很多小姑娘早早的就来例假了;还有一种是光污染,导致孩子很晚睡觉,久而久之会给身体一个错误的信号,就好像人工养鸡用大灯泡照一样的,催熟。但是,我们要记住:早熟的人必定早衰。
3、现在社会的优质物质条件看似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其实也让我们的身心慢慢枯萎了。
十、21岁是女人最美的时候——“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1、“平均”的一个表现就是“真牙生”,所谓“真牙”就是智齿,也就是说,女孩子到了21岁就开始长智齿了。“长极”是说女子到了21岁就长到头了,再也不长个子了,包括乳房,也不会再长了。所以,21岁是女性生理发育到了极限,可以生育了,但是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不应该用肾精去繁殖后代,应该平均到自己的身体里面,让自己发育的更好。所以说,女子21岁是最美丽、最性感的时候。
十一、丹田温暖,脸色才好看:
1、人的奇经八脉的起源都在丹田。“丹田”的丹是指发红发热的意思,所以说小肚子一定要热热的。
2、继发性不孕是指以前怀过孕,当时不想要,经过刮宫或者药流以后,想怀的时候又怀不上了。其实这种不孕的原因就是流产以后,身体没有经过好的调养,导致了终身的遗憾。
第六章的感受及问题:
正如书中所说: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其实背后都是有关联的。
这次听音频才知道女子每隔七年为一个生理周期,回想自己五七的那个时段,最先出现的症状就是“熬不了夜了”。之前过了凌晨一两点休息,第二天睡一觉就补回来了,到了五七以后,最初要缓个两三天了,后来就是五天、一个礼拜都觉得睡不醒的样子,精神萎靡的很,那时也不懂要遵循自然规律,仗着自己年轻、体力不错,依然是熬夜、乱吃地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直到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开始发出了警告……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万物皆有因果规律,所以,能在七七之龄懂得了天道、明白了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也算是幸运了,起码可以好好地过好后半辈子的生活。
归元散防治母猪生殖系统疾病
归元散一方疗多病,而且疗效确实。所防治之病,以雌畜科与产科 的猪病最多,诸如不发情、滞产、产白死胎、少乳、母猪消瘦症等。当今流行的中药制剂只是一方对一症,如针对不发情有动情散之类、针对少乳的有乳多多之类。惯性认识让人们对归元散有如此广泛的疗效而无法理解。许多朋友希望在本书中讲一点玄妙之机,以求深入理解,然而欲理解其玄妙,必须先讲解有关生殖生理与生殖病理方面的中医理论。
第一节 母猪的生殖生理
畜体与人一样,以脏腑经络为本,以气血为用。但雌畜却有发情、妊娠、胎产、哺乳等特殊的生殖功能,此乃脏腑、经络气血天葵化生功能作用于胞宫的表现。胞宫是发情与孕育胎儿的器官,气血是发情、胎、分娩、哺乳的物质基础。脏腑是气血化生之源经络是联系脏腑,运行气血的通路天癸是肾产生了一种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成熟和生殖的物质。因此,欲了解雌畜的生理机能,必须以脏腑、经络为基础,明了脏腑、经络气血、天癸与胞宫的关系,重点明了肾、肝、脾、胃,以及冲、任二脉在生殖生理上的作用。
一、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的生理关系
胞宫(子宫)不属五脏六腑,是奇恒之府,它不仅有子宫本体,还包括卵巢和输卵管。此与西医不一样。为何谓之奇恒之府?五脏都是藏,藏血、藏精,藏而不泻六腑都是通泻,是泻而不藏。但胞宫,一旦妊娠为藏,一朝分娩为泻,故有藏有泻,谓之奇恒之府。
冲、任、督、带四脉属“奇经”。之所以谓之奇经,是因为有别于十二正经,别道奇行,无表里配属,不与五脏六腑直接联通。
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合,冲、任、督、带又上联十二经脉。因此,胞宫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冲、任、督、带四脉的功能有关。
冲、任、督、带四脉的共同特点是:四脉均属经络范畴,是联络脏腑与气血流行之路径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流溢于四脉而聚蓄,故冲、任、督、带四脉有湖泊与海洋一样的功能冲、任、督、带四脉又相互连通、相互制约,从而调节全身气血,潮润肌肤,协调胞宫生理功能流蓄冲、任、督、带四脉的气血不再逆流于十二正经,故《难经》日“人于八脉而不环周”之说,冲、任、督、、带四脉的功能都是以脏腑为基础的。
1.冲脉与胞宫 冲脉“渗诸阳”“渗诸阴”,与十二经相通,是十二经气血汇聚之地,为全身气血运行要冲,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冲脉通于诸阳经,在经之血得以温煦与足阳明胃经相通,得胃气濡养与肾脉并行,得真阴滋养“渗三阴”,故与肝、脾经脉相通,取肝、脾之血以为用。
2.任脉与胞宫 任脉与肝、脾、肾、胃诸经交会,得胃气之濡养,得三经血之养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等阴精均由任脉总司,故有“阴脉之海”之称,为机体妊养之本而主胞胎。任脉气通,方可促使胞宫具有发情,排卵,胎孕生理功能。
3.督脉与胞宫 督脉与任脉、冲脉一样起于胞宫,为“阳脉之海”,与“阴脉之海”的任脉相互制约协调,维持机体阴阳脉气的平衡,使胞宫的功能正常。督脉得肝气以为用,肝藏血而寄相火,体阴而用阳督脉与肾相通,得肾中命火温养督脉与心相通,得君火之助。总之,督脉得相火、命火、君火之助,故为“阳脉之海”。
4.带脉与胞宫 带脉横行于腰,与纵行的冲、任、督脉交合,并通过冲、任、督三脉间接下系胞宫带脉取足三阴、足三阳诸经气血以为用,约束冲、任、督三脉维系胞宫生理功能。综上所述,冲、任、督三脉均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合冲、任、督、带四脉又上联十二经脉,从而与脏腑相通,进而将胞宫与机体经脉、脏腑联系为一个整体。胞宫的濡养有赖四脉存蓄十二经之气血,因此冲、任、督、带四脉支配胞宫的功能均是建立在脏腑功能基础上的。脏腑发病,功能失调,首先影响冲、任、督、带四脉,进而影响胞宫的生理功能。
ニ、脏腑与胞宫
机体的卫、气、营、血、津、液、精、神都是脏腑之精粹化生来,脏腑的功能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胞宫的发情、胎孕、分娩、乳等生理功能均由脏府的濡养来实现,因此只有了解脏腑与胞宫的系,才能知道病态时脏腑功能失调是如何影响胞宫的功能,才能知道宫的功能失调责在何脏腑。
1.肾与胞宫 通过前述已知肾通过四脉与胞宫联系。《素问奇病 论》“胞络者系于肾”表明,肾与胞宫还有一条四脉之外的直通经络,这是其他脏腑与胞宫关系上没有的,可见肾与胞宫的关系非同一般。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是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肾精又为化血之源,直接为胞宫发情,胎孕提供营养物质基础。肾主生殖,而胞宫的全部功能就是生殖功能,因此肾与胞宫功能是一致的。只有经过一定时间,肾中真阴——天癸承先天之微少,而逐渐化生、充实、成熟,才能有胞宫的发情、胎孕、胎产、泌乳等养育功能。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均会影响胞宫的生殖功能。
2.肝与胞宫 肝肾同源,肝脉同样通过冲、任、督三脉与胞宫联系。肝藏血,主疏泄而司血海而胞宫发情、排卵、胎孕、胎产、泌乳等功能均需血,以血为用。可知肝对胞宫的生理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当肝血虚、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时都会影响胞宫的生殖功能。
3.脾与胞宫 脾脉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联系。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内养五脏,外濡机肤,为维持机体后天生命活动的根本另外,脾 还司中气,其气主升,对血液有收摄、控制的作用,即是脾统血、脾摄血。脾司中焦的主要功能在于“生血”和“统血”,而胞宫的生殖功能无一能离血而就,故而脾所生所统之血直接为胞宫的生殖功能提供物质基础。若出现脾胃虚弱(脾失健运,中气下陷),脾阳不振,脾不统血,湿困脾胃(湿困脾胃,脾胃湿热),则均会损伤胞宫的生殖功能。
4. 胃与胞宫 胃经冲、任二脉与胞宫联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多气多血之腑。所化生之气血为胞宫的生殖所需。故胃中谷气盛,则冲、任二脉气血充盛,方能为胞宫的功能提供物质基础。胃气虚寒,胃阴虚,胃气上逆,均会影响胞宫的生殖功能。
5.心与胞宫 《素问.评热病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可知心与胞宫有一条直通的经络联系另外,心还通过督脉与胞宫相联系。心主神明和血脉,统辖一身上下,故心功能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胞宫的生殖功能。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都不利于胞宫的功能。
6.肺与胞宫 肺通于任、督二脉,并藉二脉与胞宫相联系。肺主一身之气,有“朝百脉”“通调水道”而输布精微的作用。机体的精、血、津、液皆有赖肺气运行。胞宫所需的一切精微物质,皆由肺气转输和调节。肺气虚、肺阴虚,瘟邪犯肺,风寒束肺均会损害胞宫的生殖功能。
三、天癸的生理基础与生理作用
中兽医书籍并未见与天癸相关的论述。但是当今不发情母猪日趋增多,西医只能用激素处置,且许多时候并无效果,母猪即或发情,对后续生产力的负面影响也很大。欲以中医药决之,必须先读懂天癸的内涵与相关内容。事实证明,归元散之所以能使经西医与市面流行中药等多种方法处置仍顽固不发情的母猪发情,全在于应用中医天癸理论指导组方的结果。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平均,筋骨强劲……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人八则齿发去。”上述表明,天癸男女皆有,直接发动参与男女生育过程,其从天癸至到天癸竭的过程,也就是机体生、长、壮、老的过程。因此中医认为、天癸是一种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物质,它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
历代医家对天癸有明白叙述,皆认为天癸是“天一之阴气精也”“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气”,并且此“阴精”“元气”是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发情与否受先天与后天影响。
四、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
气血乃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发情、胎孕、胎产、泌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由脏腑化生,通过冲、任、督、带之胞络与胞脉运达胞宫,在天癸的作用下,为胞宫的发情、胎孕、产育及上化乳汁提供物质保障,完成胞宫的特殊生理功能。
第二节 母猪的生殖病理
雌畜科的疾病表现在发情、妊娠、胎产、养育泌乳及杂病等方面,与雌畜的生理特点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等都有独自的特点和规律。
一、病因
影响母猪身心健康与繁殖功能的致病因子有五大方面,即淫邪因子、瘟病、人为饲养管理因子、情志因子和体质因子。
1.淫邪因子 淫邪因子是指风、火、暑、湿、燥、寒六种病邪的统称。这六种因子在一年四季的更迭中转换不息,如果按时不亢不弱更迭,谓之六气如失去常态,如太过、不及或者非时而至、则谓之六淫。大淫皆能导致疾病,但因母猪以血为本,因此寒、热、湿邪更易与血相搏而发病,影响母猪的生殖功能。
(1)寒邪 寒是阴邪,性收引凝涩,易伤阳气,影响气血运行。按部位分有外寒、里寒按性质分有实寒,存。猪在五行配属中属水寒之畜,对外寒有一定耐受性,一般的低温天气气对母猪身心健康和生殖功能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若母猪本身就存在内寒时(底色病时的阳虚内寒证),则同气相求,外寒无疑会加重阳虚内寒证,加剧母猪繁殖功能障碍,如宫寒不孕、胎死腹中、不发情等。
(2)热邪 热为阳邪,耗气伤津,每易动血,迫血妄行。同寒邪一样,应以虚实为纲求证。猪对外热的抗性脆弱。热之极为毒,暑热极盛之时,不仅气行上逆喘息,引发胎动流产还会伤津耗气,致冲任经脉气少血滞,影响胎儿生长,出现弱仔,乃至死胎、流产影响后备母猪发情,即或发情,则排卵也少,出现小窝比例上升冲、任二脉气少血滞还会使泌乳减少,甚或无乳。热毒不仅不会减轻阳虚内寒证,由于热毒耗气、耗津、因此病情更为复杂,出现或加重阴虚血虚。
(3)湿邪 湿邪为阴邪,重浊腻滞,阻塞气机。母猪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机阻滞,则冲、任二脉血流不畅,导致繁殖障碍。湿邪常与寒邪、热邪相伍为害,湿邪从阴化为寒湿,加重寒邪滞留之性,医治难度加大,治疗时间更长湿邪从阳化为湿热,加重热邪气机阻滞。
2.瘟病 影响母猪生殖性能的瘟病众多,主要CSF,PR、JE、PPV PRS,PCV、流行性感冒,以及腺病毒、肠病毒感染另外,还有引发高热的细菌性感染,如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衣原体感染、弓形虫感染等。
温邪发病急,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或使冲任津血虚少,胞宫或胎元失却濡养或直接损伤胎元而致胎死,流产。
3.人为饲养管理因子 这类致病因子繁多,如高密度饲养、恶劣的舍内空气、饮水不足、限位饲养、饲料需变、抗生素类保健药物的使用、苦寒攻伐的中药保健等。它们都属阴邪,可损伤机体阳刚之气。在不同的猪场,这些致病因子以不同侧重的组合作用机体,呈现综合损伤的效应,其中以饲料霉变引发底色病是最基础性的病变与损伤。
4.情志因子 情志因子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猪的情志因子自然与人类相差甚远,但仍然存在可以成为独立的病因致病。例如,初产母猪假性宫缩无力导致的滞产,初产母猪拒绝哺乳,限位栏中母猪的各种刻板行为(如摆弄饮水器、空嚼等)均是情志不遂的表现。七情的本质依然是阴邪,损伤气血。
5.体质因子 现代基因型的种猪在不断追求高产性能的培育中,无法兼顾与高产性能相矛盾的遗传性状——体质,导致背膘越来越薄,胃的容纳越来越小,心肺功能越来越差。这意味着现代基因型种猪体质呈弱化趋势。由体质差的种猪产出的后代自然是体质不良的后代,特别是当猪群广泛存在底色病时,可以看到产出丸下垂的新生公猪,眼睑、下腹与股后部水肿的新生猪。《灵枢百病始生》记载:“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吴德汉.《医理辑要》记载:“需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这均道出体质在发病中的重要性。
原本就先天不良的现代基因型种猪,在后天培育中又受到以霉菌毒素为主的众多阴邪的危害,必然形成阳虚内寒,进而形成阳阴双虚的体质,由此引发多种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病。若未阻断病机,此等恶性循环必将世代更迭。
二、病机
病机即发病之机理。《医学源流论》:“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候所生之病,则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李时珍更是一语中的:“医不明此,周探病机。”
总之,中医疗妇人之病皆以损伤冲任立论。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脏腑功能失常,损伤冲、任二脉为病气血失调,损伤冲、任二脉为病致病因子直接损胞宫,影响冲、任二脉为病。人畜各异,至于疾病的发生皆一统之理,故诊疗母猪生殖疾病时必须重视“冲任为损”的核心机理。
1.脏腑为病影响冲任为病
(1)肾 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可致宫脱冲任不固,胎失所系可致流产冲任不固,不能摄精成孕,可致不孕。肾阴亏损,则精血亏少,冲任血虚,不能凝精成孕。肾阳不足,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可致胎动、流产、不孕。气化失常,气机阻滞,致湿浊泛溢肌肤,出现妊娠水肿。
(2)肝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冲任失畅,胞脉阻滞,致不发情。肝气犯脾,水谷运化失常,冲、任二脉失于濡养,出现胎死、弱仔。肝血虚,冲任血失充盈,胞宫同样失于濡养,导致不发情。
(3)脾 脾气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胎失所载,发生流产。脾虚血少,化源不足,冲任血虚,血海不按时满盈,出现不发情或流产。
(4)心心血不足则心气不能下达,冲任血少,血海不能按时盈满,故不发情。
(5)肺肺气失宣,水道不利,发生如娠水肿。肺气失宣,肃降失调,孕满不产或滞产
2.气血为病影响冲任为病 发情、怀孕、生产、哺乳都是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滋生,又相互影响。总而言之,情志因素主要引起气分病变,如《素问。举痛论》:“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而寒热湿邪,则主要引起血分病变。因此,临证要辨明是以血为主,还是以气为主,特别是霉菌毒素是气血皆损的病因。
3.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霉菌毒素、瘟疫邪毒、搏结胞宫,损伤冲、任二脉,致母猪不发情、不孕、胎死、流产、无乳。
综上所述,三种病机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脏腑发病可致气血失调,气血失调可致脏腑发病,病邪直接损伤胞宫亦可致脏腑气血失常,这些影响都是通过损伤冲、任、督、带四脉的病机实现的。
第三节不发情
外源母猪7月龄( 土种猪5月龄)无发情表现,或断奶后 15d无发情表现,均谓之不发情。前者为原发性不发情,后者为继发性不发情。
母猪生长至7月龄,冲、任二脉强盛,血海充盈,天癸自至,始有发情。可见发情的前提是经7个月的发育,冲、任二脉强盛,血海充盈而冲、任二脉强盛,血海充盈的前提是母猪在先天与后天的培育下,五脏功能必须正常,气血充盈且运行正常。因此,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凡是能影响脏腑与气血病因的都可以导致冲、任二脉失去濡养,血海不盈,天癸难至,自无发情可言。由此可见不发情病因甚多,特别是群体性不发情,必然有一主导的具有普遍性的病因存在。正确分析,找到这一病因是诊疗的关键。
一、肾虚型
先天不足,肾气未充,精气未盛,或多产膘少,,久病伤肾,冲任气血不足,血海不能满溢,天癸不至或中断,致不发情。证见形瘦体小,性欲淡萍,懒于运动,稍跑即喘。
治当补肾益气,养血调天癸。就母猪临证看,难以区分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以肾阳虚为主组方,兼顾肾阴虚较稳妥,常用熟地、山药、山萸、泽泻、丹皮、肉桂、五味子、炮附子等组成。
二、脾虚型
先天不足或后天患过腹泻,致使脾虚化生之源乏,冲任气血不足,血海未能满溢,天癸不致而不发情。证见形瘦体小,性欲淡薄或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间隔性腹中胀气或哺乳掉膘太过。
治当健脾益气养血调天天葵,以参苓白术散多用,即党参、白术、 苓、白扁豆、山药、连肉、桔梗、薏苡仁、砂仁,加当归、牛膝、养血调天癸。
三、寒凝血瘀型
寒邪侵于冲任,与血相搏,血为寒凝成瘀,瘀阻冲任,气血不通,血海不能满溢,天癸不至或中断,故母猪不发情。证见体温偏低,背有 出血点或瘀斑,四肢蹄部不温,眼脸发青。
治当温经散寒、活血调天癸,用温经汤(吴荣萸、当归、川、芍药、党参、桂枝、阿胶、生姜、丹皮、甘草、半夏、麦冬)。
在治疗母猪不发情实践中,以上三型常同时存在,并且还夹杂气滞、痰湿血瘀(肥胖不发情)。欲组方必须不圈于上述分型用药之束,抓住主型,兼顾其他。归元散把握住霉菌毒素阴寒之特性,控制了病因,取得了治疗母猪不发情的良好效果。
归元散治疗母猪不发情,疗程较长。原因为:①先要消除霉菌毒素的危害②要使已经受损的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要让气滞血瘀变为气畅血通,要让冲、任、督、带四脉得到充分濡养,必须要有时间的积累,才能打通冲、任二脉,并使血海满盈方能发情。一般情况下,需1%的含量添加饲喂30 ~ 45d,若用0.5%则打通力度较小,严重者不一定能打通若有胞宫器质性损伤,则本方亦难以打通冲、任二脉。
给60kg 体重的后备母猪(约120日龄)开始应用归元散,可以避免原发性不发情,并且体质健壮,为一生的高产打下基础。初始1个月按1%的量添加,以后按0.5%的量添加。
第四节 延期分娩与滞产
延期分娩又谓之超期分娩非难产的产程超过正常的分娩时限(2~3h)谓之滞产。延期分娩与滞产是现代养猪极为普遍的疾病,危害巨大,产弱仔、傻仔、白死胎的增多,能消耗母猪大量体能,不利于母猪产后恢复,易发生产后感染致使泌乳减少甚至无乳,易发生新生猪传染病。
正常分娩是胞宫正常生理功能的体现、瓜熟蒂落的必然结果。如果母体气血虚弱或气滞血瘀,则冲、任二脉不实,血海的血少,自然胞胎营养不足,自然延期分娩。这与西医的分娩发动是由成熟胎儿发动的机理是一致的。或虽有发动,但母体因气血虚弱、胞宫收缩乏力必然导致滞产.
一、气血虚弱型
母体气血虚弱,血虚则胞胎濡养不足,不能滑利气虚则胞脉运行不畅,无力送胎下行,致延期分娩或滞产。
治疗宜益气养血活血送胎,以八珍汤为基础加减(人参、白术、苓、熟地、当归、白芍、川、炙甘草,酌加香附、枳壳、牛膝)。
二、气滞血瘀型
气滞则血亦瘀滞,胞脉塞阻,气血运行不畅,阻碍胞胎下行,以致延期分娩或滞产。
治疗宜行气活血,促胎产出,以催生安胎救命散为基础用药(乌药、前胡、菊花、蓬术、当归、米醋)。
归元散兼二型预防之。
当今,业界流传一种错误的言论,即新三系母猪延迟分娩(妊娠至118d,甚至更后)是正常现象。在不断追求更高产的偏激育种中,现代新三系母猪体质更差、体储更少,却怀胎更多,自然胞胎气血不足,需要更长时间的濡养才能瓜熟蒂落。该论调掩盖了偏激育种破坏生物习性的本质,产出超过母猪乳头数的仔猪成活率低,产房周转时时间延长,形成隐性的资源浪费。
第五节 少乳与无乳怀
孕母猪分娩后乳汁甚少或全无谓之缺乳。缺乳导致新生仔猪获取母源抗体少或缺失,易发生传染病,出现大批弱仔,死亡率上升仔猪咬伤母猪乳头与乳腺皮肤,导致乳腺感染。因饲料配制不合理造成的营养性缺乳不在此列。
一、气血虚弱型
气血亏虚则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以致气血虚弱,无以化乳,出现缺乳。
治疗宜气血双补,活络通乳,以通乳丹为基础方加减(党参、当归、生黄芪、麦冬、木通、桔梗、猪蹄,见《傅青主女科》)。
二、肝气郁滞型
肝木受损,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血失调,致经脉湿滞,阻碍乳汁运行,出现缺乳。
治疗宜疏肝解郁,活络通乳。以下乳涌泉散为基本方加减(当归、川穹、花粉、白芍、生地、柴胡、青皮、漏芦、桔梗、通草、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甘草,见《清太医院配方》)。
归元散兼二型预防之。但对于在后备母猪培育期,或更早阶段就受到F-2 毒素伤害的母猪,其乳腺间质大量增生,乳腺腺胞发育甚少或全无,其化生乳汁功能基本丧失,归元散的治疗效果也不好。
第六节 弱仔和死胎增多
此系非传染性弱仔、死胎超标。公认弱仔率大于 10%、死胎率大于5%为超标初生重小于1.0kg的为弱仔。
一、病因与病机
(1)现代基因型母猪心肺功能弱,妊娠期宫胞的供血、供氧必受其影响,加之猪是多胎动物,因此弱仔超标极为常见。
(2)妊娠期限位饲养,缺乏运动锻炼,加重对宫胞供血、供氧的不足。
(3)底色病的广泛存在,损伤了母仔两代的脏腑气血是现代养猪弱仔超标最主要的病因。
(4)母猪妊娠后期,人为营养不足(饲料营养不达标、饲喂量不足),或饮水不足,也是弱仔增多的常见原因。
(5)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母猪采食量下降是造成季节性弱仔增多的原因。
(6)非传染性死胎病因,如产程过长,胎儿死于产道内霉菌毒素致胎儿死于宫胞内持续高温加剧死胎发生。
(7)产程过长还使胎儿处于供氧不足或短暂缺氧状态,产出傻仔样弱仔。
二、临床症状
(1)多数弱仔初生重小于1.0kg,出生后半小时内自行站立困难或虽可站立,但是活动能力差,对母猪哺乳呼唤反应迟、常常吃不上乳汁。傻仔不能自行吮吸乳汁,定向困难。
(2)死胎体长均大于20em 的,为白死胎。存在底色病的母猪群死胎的实质脏器有可见的变性,如肾脏皮质的出血,肾上腺肿大、出血肺不张,肺脏沉于水底。
三、归元散治未病
欲预防弱仔、死胎超标,至少要在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应用归元散,饲服量不能低于 1%。归元散养肾气,滋肾水,培脾士生肺金,肺金生肾水,使母猪气血旺盛,丰沛于血海,增加了宫胞的血流量与血氧含量,胎儿可得到充足的营养,从而大大减少母猪产弱仔的概率。对十多万头母猪应用归元散的效果表明,绝大部分猪场弱仔率只有2%左右。
宫胞供血充盈,妊娠母猪分娩应时有力,产程为2~ 3,从而大减少了白死胎的数量。许多猪场除炎热夏季有1% ~ 2%的白死胎外,其他时段几乎见不到白死胎。
欲发挥归元散的最大作用,应同步消除妊娠后期饲喂量不足、饮水量不足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第七节 妊娠母猪产后感染
妊娠母猪产后感染是威胁母猪持续生产能力的重要疾病,其主因是产程过长,宫颈开放时间超常,加之不当的助产而发生感染。当今针对妊如娠母猪产后感染的措施都是治已病,即发病后治疗。
(1)给予抗生素或抗菌药以控制感染,在炎症初期该处置有效果,前提是剂量为常量的2~3倍,静脉给药。2次d,至少持续5d
(2)给予中药,如清宫散、益母生化散。必须早期应用。
(3)宫胞内填塞药物栓剂、胶囊。应用后恶露逐渐减少,但是常常形成慢性宫胞内膜炎,致使母猪再孕不能,或产出小窝。
(4)宫胞内冲洗。据笔者观察经此处理的母猪多因配不上种而被淘汰。
(5)将上述几种措施结合治疗,,但多数母猪被淘汰。
为什么母猪产后感染的治愈率不高?母猪是双子宫角妊娠,产后子宫角会下垂到后腹腔下部,在体况正常且未感染的情况下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且可在3~ 5d内排完恶露。但是在宫胞受感染的情况下,仅自我净化能力是难以排出大量炎性渗出物的,哪怕用了活血化瘀、增强宫缩 的药物也难以畅通排出,未及时排出的炎性分泌物会形成于宫内而持续感染。
此时宫内冲洗是最不可取的,因为如果没有吸引器将冲洗液彻底吸出,则残留于宫胞内的冲洗液会形成持续感染。
总体来讲,怀孕母猪产后感染的治疗是下策,上策是预防。
归元散针对怀孕母猪产后感染的主因组方用药,缩短产程,极大地减少了母猪感染的概率调节了体质,增强了宫胞自我恢复与净化能力,从而基本上避免了母猪产后感染。
⑴ 中医中的穴位是什么
按中医的说法,楼上两位已经解释的很好了。
按西医的说法,那是没法解释,因为没有相应的对照实物。小佬不才,试着用非中医的概念解释一下:
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结点。经络是较血管和神经而言更高的能量输送通道,穴位是经络中高频能量聚集的区域。无论是人类肉眼还是当今的电子显微镜都无法看到相应的实物。但却被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医学界用测量电阻大小的方式发现,在中国医学文献中描述的经络上,电阻率远小于其它(包括血管、骨骼、神经、肌肉、筋膜等等)组织。从而从侧面证实确实有经络这种“现象”存在。在中国先民(早于黄帝的那拨人)是以“额头正中第三只眼”来“看”到的这种高等能量通道,这种通道是输送脏腑“元”气的,比之血管输送氧气和各种微量元素,和神经传导脉冲电波的能量,是高得多的。
因为在第三眼(在宗教界又称之为“天眼”,也既《西游记》中二郎神额头的那只眼)看来,人体全身只有经络和穴位,是全身最亮(能量最高)的。按其对应的脏腑呈现出红绿黄白黑(依次对应于心肝脾肺肾)。如果哪个脏腑弱了,相应的经络和穴位的颜色也就跟着暗淡了。所以中医说的望诊,实际就是指的“用第三眼来看”经络和穴位的亮度和脏腑的气色。
一般来说,当脏腑有病变后,相应经络输送能量的能力下降,许多能量会聚集在穴位这种结点上,呈现出“不通”则痛的症状。
于是,中医就会采取在不通的地方(穴位)上扎针、 *** 、艾炙、拔罐等方法 *** 它,强行打开通道,使全身能量得以正常循环,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也可以把穴位理解为:在输送高等能量(元气)的渠道(经络)中的阀门。呵呵,这是有可能的哦,在大武术家手里的点穴功夫,就是依靠这个原理,把人“定”住的哦。这种点穴功夫,可是真正存在的哦。
啊呀,解释的俺连白毛汗都滴下了两桶。这样说可以理解吗?
⑵ 中医理论解释穴位 *** 治病的原理与作用
穴位 *** 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运用 *** 手法,或者借助于 *** 工具在人体的特定部位(穴位、反射区、疼痛部位等)进行的疾病治疗方法。
我国出土的汉代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推拿治病的方法,还有利用工具进行 *** 治疗的报道,如治疗疝气用“木锥”,治疗性功能障碍用“药中”等等。
经过历代名医不断的创造和总结,穴位 *** 已经发展成为风格独特治疗体系的临床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古代的名医扁鹊、张仲景、华佗、杨继州等,十分推崇穴位 *** 的治病方法,使其在当时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明清时期,是穴位 *** 发展的鼎盛时期, *** 专著陆续出版,并形成了独特的小儿 *** 治疗体系。
民国时期, *** 推崇西医,不倡导中医以及穴位 *** 治疗,但穴位 *** 还是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著名中医黄汉如在1933年出版了《黄氏医话》,记载了临床治疗经验和心得。作者认为:穴位 *** 治疗疾病比服用药物要好,药物治病通常而言总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治好了这种病,又引发另外一种病,或者说药物治病在一定程度上总会伤害身体,而穴位 *** 则没有任何副作用,是一种自然疗法。
中医学理论认为:穴位 *** 之所以能治疗疾病,是因为穴位 *** 通过手法的作用,起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补虚泄实,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的作用。具体说来如下:
(1)调整阴阳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阳失衡是产生疾病的本原,无论是内伤还是外感,其病理变化都是阴阳变化,即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 是根据不同的征候,采用不同的 *** 部位和 *** 手法,通过经络气血重新来平衡身体的阴阳,如腹胀积食,在腹部和背部以及相应的经穴上进行 *** 可以调整胃肠功能,使其恢复正常,而胃肠蠕动亢进也可通过穴位 *** 调整,使其恢复正常。 *** 调整身体的阴阳同身体的状态有关。阴虚则补阴,阳虚则补阳,使阴阳恢复平衡。
(2)疏通经络经络不通则引发疾病,经络不通可以表现出身体局部的不同症状,如身体不同部位的疼痛感、麻木感。经络不通可引发肌肉紧张、痉挛,长期的紧张可引发肌肉实质性的改变,如纤维化、瘢痕化。穴位 *** 能够疏通经络,调节肌肉神经,消除肌肉组织的紧张和痉挛,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穴位治疗能明显减少肌电活动,直到消失,从而为穴位 *** 治疗疾病找到了科学依据。
(3)调和营卫全身遍布经络,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脏腑功能失调或者病理变化,可以通过经络于体表反映,体表的病理变化通常反映相应脏器的病理变化,比如小腿上的胆囊穴压痛通常反映人体胆囊有炎症或有结石,而按压胆囊穴就能起到治疗胆囊疾病之效。经络失常,营卫不合,气血运行发生障碍,或因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经络阻滞,发生疾病,也可以通过穴位 *** 来调和营卫,将疾病消除。中医学认为,体表同内脏由经络相联, *** 体表的经络和穴位可以调整内脏的功能,将疾病消除。
(4)补虚泄实虚症表现为人体内脏功能低下,实症则表现为内脏功能亢进。穴位 *** 通过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体表,使人体气血、津液、脏腑起到相应的变化,虚症补虚,实症泄实。较小的力度 *** *** 可以使人体的生理功能活跃,较强的 *** 则能够抑制生理功能的亢奋。比如同是胃病,对于虚症胃病,在治疗时,可以在胸部和腹部的脾俞、胃俞、气海、中脘穴上进行小力度的轻柔的较长时间的 *** ;对于胃肠功能亢进者,如胃肠痉挛,则要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较强力的短时间的点按等 *** ,通过不同的手法实现补虚泄实。
(5)活血化瘀瘀血内停可引发脏腑或肌体的病理改变, *** 的作用在于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的流速,减小血液的流动阻力,改善心脏的功能,使心脏功能加强,加快微循环的建立,活血化瘀,祛除疾病。
(6)理筋整复穴位 *** 对于骨伤、筋伤的整复有直接的作用,局部软组织、韧带、肌肉、肌腱拉伤均可用一定手法进行整复,关节脱臼、骨质增生等产生的痛感也可通过适当的手法进行整复,矫正解剖位置异常,疏通筋络,通顺关节,治疗疾病。
总之,穴位 *** 是我国古代医家通过长时间摸索总结出来的中医学成果的一部分,是一门广泛运用于我国临床治疗,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一项医学手段。
⑶ 学中医专业一定会学到穴位吗难不难
中医的学copy习难度因人而异,先说说什么算是合格的中医,中医最难的就是明白辨证论治。迈过这个坎你就算是中医了。穴位是中医中必须学到的一个诊断方式,你要把自己想作是一个研究人员,你只是在研究不是在学习,这种就简单得多。
⑷ 请懂中医, *** 的朋友给个建议,想比较系统地学习 *** 最好看什么教材,就是从经脉穴位这些讲起的,谢谢!
刚开始最好培养对经络、穴位直观的感知,建议读一些通俗读物,推荐中里巴人、海德、曲黎内敏等人的书籍;容
下一步,需要构建足够的知识体系,建议选择中医专业的教科书,这些书籍的阅读量比较大,建议制定一个中长期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同时要加强实践。
最后,找一些解放前后的中医名家的著作,系统的调理自己的认知和实践经验。
这是我本人学习中的总结,希望能对你有些用处。
⑸ 中医学中 *** 的木火水金土是哪几种穴位
子母配穴法为配合子母补泻法而采用的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疗疾病。
子母补泻法为针刺补泻法之一。《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其法将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依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据病情的虚实,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疗。如肺经虚证,可补本经(金)母穴太渊(土),或母经(脾经)的穴位,称为虚则补其母(土生金);又如肺经实证,可泻本经(金)子穴尺泽(水),或子经(肾经)的穴位,称实则泻其子(金生水)。
⑹ 我想学中医,主要自己身体不好,想自行调理。主要想对经络,穴位, *** 有认识。
身体哪不好,看我能不能给你点建议,有面诊,手诊,穴位,经络实践经验和经历。
⑺ 中医学中的穴位具体是什么部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 *** 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 *** 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 *** 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
1、膻中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 *** 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穴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穴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穴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 *** 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
位置:在 *** 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穴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 *** 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穴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另附:
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⑻ 自学中医穴位 *** 应该看什么书
《针灸学》让你学会穴位分布及疾病对应的经络部位。
《推拿学》让你学会推拿 *** 手法和注意事项
最好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普通高教规划教材,很容易理解的,简直跟工具书一样
⑼ 初学中医 *** 应该看些什么书
中医的知识博大精深,您不要去看那些根本看不明白的高谈阔论的书.
我早年也考出版了保健 *** 权证书,推荐您几本必备书:
一.<<人体穴位记忆手册>>,口袋书,很方便
二.<<推拿手法学>>,正规教材,主要手法全都有
三.把<<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中关于经络循行的内容划出来,要记住哦.
如果去报个培训班,他们会有更实用的应付考试的教材.
祝您顺利通过!
⑽ 中医学中的穴位具体是什么部位
全身大部分穴位在“三边”、“三间”。即:肌肉边、肌腱边、骨边,两肌肉之间、两肌腱之间、两骨之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