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即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
医药集团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30个配送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
扩展资料:
中国医药集团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以及通过美国FDA、欧盟认证, WHO预认证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线。
其中,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可生产中国法定的所有免疫规划疫苗品种,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也是全球排名第六的疫苗供应商。
中国医药集团打造了一条包含中药种植、科研、生产、销售的完整中药健康产业链,生产900多个成药品规,15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及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使传统中医药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医药集团培育了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等26个展会品牌,覆盖整个人类健康产业链及各细分领域,成为中国医药医疗健康领域合作交流平台,带动了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
中国医药集团成功探索“大健康概念店”的新型模式,组建了包括“国大”、“金象”、“大德生”、“天益堂”等品牌在内的4500余家零售连锁药店。
建立了医疗服务网络,形成河南、湖北、辽宁等多个区域医疗集群,拥有包括3家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在内的23家医疗机构,总床位数近10000张,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中国医药集团已与国际著名医药企业建立26家合资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60余个国家开展了贸易往来,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展。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型脑炎活疫苗,成为我国首个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的疫苗产品,并被纳入联合国机构采购,整个世界因此受益。在越南、马来西亚建立海外实业基地,在缅甸、柬埔寨援建医院和流动诊所,为提升当地人民健康福祉和促进就业等社会责任做出积极贡献。
国企医院改革又有新动态!近日,据产业媒体“能见EKnower”报道,国家电网将出让国中康健50%股份,由同为国资委下属的副部级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接手,管理权归属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国家电网不再参与运营管理。
旗下9家医院,集团成立仅两年
据了解,国中康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6日,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集团注册资本金30亿元,拥有9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综合医院2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5家和参照二级甲等医院管理的职业病防治院1家。
在刚组建时,国中康健定位聚焦 健康 养老产业,以 健康 为主线、以医疗为基础、以养老为核心,通过搭建 健康 养老、 健康 管理、医疗保障、 健康 旅游 、“互联网+”等全产业链,打造新型智慧 健康 养老平台。
在当年的成立揭牌仪式上,国中康健董事长张刚表示,国中康健将利用 社会 资源进行专业化管理运营,争取在10年内发展成具有1万张床位的专业化 健康 养老产业集团。
当时,国中康健相关负责人拟出让25%股权,国家电网未来的持股比例将降低至25%,实际控制人将变为国资委。另外50%股份已经有两家意向合作者在谈。
如今,国中康健50%股份已确定花落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若未来国家电网的持股比例要降低至25%,后续或将继续出让股份。
接管方运营床位两万多张
据了解,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以医药为主业的三家央企之一,也是获准可参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资源整合的六家央企之一,业务领域涵盖医药工业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医药医疗 健康 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的三大核心主业之一。2017年,医药工业在全国排名第51位,医药商业在全国排名第7位。
据介绍,集团共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在医药医疗领域就有2家,分别为中国医药(600056.SH)和环球医疗(02666.HK)。
集团官网显示,其医疗服务业务积极承接国企、央企剥离的医疗机构,目前已承接整合医疗机构87家,运营床位2.13万张;集团还能够为医院客户提供集融资、设备、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医疗服务,拥有1000多家医院客户和60多家国际顶级医疗机构合作伙伴,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综合医疗服务供应商。
在承接国中康健管理权时,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许宪平表示,国中康健医药基础好、客户群体大,通过坚持市场化原则,按照市场化机制,参与国中康健股权多元化改造,将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共同打造具有一流竞争力的 健康 养老产业集团。
深入拓展医院集团业务
另据医管界报道,2019年,环球医疗以合资新设、公开市场摘牌的方式先后与鞍钢集团、攀钢集团、中国电子、中铁国资及阳煤集团签订项目合作合同,继续积极参与国有企业办医院的整合承接工作,并围绕学科建设、运营管理、信息化升级、供应链管理,医院改扩建等多条线,全面提升医院的技术水平、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
2019年,是环球医疗打造医疗 健康 产业集团、推进战略升级实施的关键之年。医院集团规模持续扩大,医疗金融业务稳健发展,集团化基础初步形成。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同比增长58.6%至人民币6,815.6百万元,年内溢利同比增长21.0%至人民币1,634.4百万元,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同比增长10.1%至人民币1,488.7百万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约医疗机构40余家(其中包括5家三甲医院和20余家二级医院),医院开放床位数超过15,000张。同年实现24家医疗机构并表(包括3家三甲医院,12家二级医院),医院集团业务经营业绩突破性扩张,实现收入人民币2,046.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915.2百万元。实现年内溢利人民币107.5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15.3百万元。
公司围绕医院集团,积极延伸 健康 产业链。在医疗技术方面,引进全球前沿医疗器械产品,切实提升医院客户医疗技术水平。在医疗信息化业务方面,以成员医院为根据地,以互联网 健康 服务、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服务三大主线为核心,不断完善互联网 健康 平台,着力打造“在线+线下”服务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业务方面,重点围绕医院业务,开展医药供应链系统和医疗物资阳光采购管理平台建设及部署;梳理各医院药品、医用耗材的使用现状,不断完善业务流程,规范区域化医药供应链集采工作。
国企医院改制仍在进行时
有数据显示,我国曾有7000多家企业医院,占据公立医院体系近三分之二。上世纪80年代,煤矿、钢铁等国有企业经营情况普遍较好,企业医院待遇和福利均优于政府主办的公立医院,是很多医学院毕业生的首选。而今,这个曾经诱人的“香饽饽”正在逐步退出 历史 舞台。
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 社会 职能和解决 历史 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号)明确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要求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
2017年,国家六部委下发《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制移交和集中管理,并明确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四种路径:移交地方、关闭撤销、资源整合、重组改制。
2018年7月,国资委又指定华润 健康 、国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国新等六家央企作为托管平台,将没有完成改制的国企医院划入托管平台。
不过,原定于2018年底完成的企业医院改制,由于剥离过程较为艰难,进展缓慢,改革的难度较大,国家层面将企业医院剥离最后期限由原定的2018年年底延后到2021年。
据 健康 报报道,2019年底召开的全国企业医院大会暨企业医院分会年会上,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主任委员金永成介绍,国企医院剥离改革到现在,企业医院剥离主要按几种方式进行:
一是移交地方政府与大学;
二是通过资产转让、无偿划转、托管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
三是重组改制。
医疗集团产业化、市场化的优势在于企业医院副业变主业,资金投入和渠道得到解决,不过,依然面临生存发展难题,如补偿机制不到位等难题。
金永成说,截至2018年年底,90%的企业医院已完成了剥离任务。但是,由于医疗机构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变现难,各路资本投资热情明显降温,企业医院改革改制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