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交替脉
B.奇脉
C.水冲脉
D.脉短绌
E.脉细数答案:A解析:[考点]各种脉象的临床意义
[分析]奇脉提示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水冲脉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脉短绌提示有心房颤动、频发早搏等心律失常;细脉可见于心力衰竭;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故A是正确答案。
交替脉(pulses alternans)其特点为节律正常而脉搏的强弱出现交替的改变。轻者仅可用脉波计描出,重者则可触知,此乃因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引起,是心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体征。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注:即为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一般测量血压时,更易于发现交替脉。因心跳较强时收缩压较高,心跳较弱时收缩压较低,二者相差可达数毫米汞柱,最高可达2.67kPa(20mmHG)。因而,收缩压一高一低呈交替出现。
1.洗胃的注意事项:①急性中毒患者采用口服催吐法。②当毒物性质不明时,洗胃溶液可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③洗胃的禁忌症:强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胸主动脉瘤、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胃癌等。④每次洗胃液量为300-500ml。⑤如果患者感到腹痛,灌洗出的液体呈血型或出现休克现象,应立即停止洗胃。
2.常用洗胃溶液及禁忌药物:①酸性物选镁乳、蛋清水、牛奶、强酸药物,禁忌强碱药物。②碱性物禁忌强酸药物。③1605、1059、4049(乐果)等禁用高锰酸钾洗胃,否则氧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④敌百虫禁用碱性药物,遇碱性药物可分解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⑤DDT用50%硫酸镁导泻。⑥巴比妥类用1:15000-1:20000高锰酸钾洗胃,硫酸钠导泻。⑦灭鼠药(磷化锌)中毒时,口服硫酸铜。
3.简易呼吸器一次可挤压500ml左右的空气入肺,频率保持在10次/分的速度。
4.简易呼吸器通气量不足时,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多汗、皮肤潮红、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过度通气时,患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等碱中毒症状。
5.危重病人眼睑不能闭合时,可涂眼药膏或覆盖凡士林纱布。
6.传统判断脑死亡的标准为心跳、呼吸停止。
7.医学界判断死亡的标准是脑死亡。
8.脑死亡标准:无感受性及反应性、无运动、无呼吸、无反射、脑电波平坦。
9.死亡过程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10.濒死期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如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生命可复苏。
11.临床死亡期表现为呼吸、心跳完全停止。
12.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①尸冷: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②尸斑:死亡后2-4小时出现。③尸僵:死后1-3小时出现。④尸体腐败:死亡24小时后出现。⑤尸绿:最早出现在右下腹。
13.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创办于1976年、英国。
14.1988年7月我国天津成立了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上海诞生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
15.临终关怀的理念:①以照料为中心。②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不以延长生存时间为重点。③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力。④加强死亡教育使其接纳死亡。⑤注重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16.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是听觉。
17.临终患者经历的5个心理反应阶段: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18.尸体护理是在确认患者死亡、医师开具死亡诊断书后进行。
19.尸体护理时,头下垫枕的目的是防止面部淤血变色。
20.速脉:脉搏超过100次/分,见于发热、贫血、甲亢等。
21.缓脉:脉搏低于60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等。
22.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
23.交替脉: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但节律正常。交替脉是左心衰的重要体征。
24.奇脉(停脉):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见于心包积液或缩窄性心包炎。
25.脉搏短绌:脉率少于心率,见于心房颤动患者。计数脉搏的时间至少需要1分钟。
26.正常成人的呼吸次数为16-20次/分。
27.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变为浅慢。
28.间停呼吸:是病情危急的征象。
29.酸中毒大呼吸(又称库氏呼吸):呼吸加深且频率较快,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30.呼吸有恶臭味,见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患者。
31.呼吸有肝臭味,见于肝性脑病(肝昏迷)患者。
32.呼吸有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33.呼吸有刺激性大蒜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34.嗜睡:可被唤醒,醒后尚能保持短时间的醒觉状态,但反应较迟钝,一旦刺激消除,则又迅速入睡。
35.意识模糊:患者有定向障碍,思维和语言不连贯。
36.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在强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可被勉强唤醒,但很快再入睡,醒时答话模糊或答非所问。
37.浅昏迷:各种防御反射仍存在。
38.深昏迷:对强刺激也全无反应,所有反射均消失。
39.病危面容:面容枯槁,面色灰白或发绀,表情淡漠,眼眶凹陷。
40.皮肤干燥无汗可见于维生素A缺乏。
41.发绀: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超过50g/L。易在舌、唇、耳廓、面颊、肢端出现。
42.黄染: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
43.皮肤或黏膜下出血:直径不超过2mm称为瘀点(出血点);直径在3-5mm之间称为紫癜;直径在5mm以上者称为瘀斑。
44.蜘蛛痣: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灭活功能减弱有关。
45.桶状胸:前后径明显增大,甚至与左右径相等。
46.三凹征: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及腹上角)凹陷。
47.语颤减弱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膜腔积液、气胸的患者;语颤增强见于肺组织炎症或肺实变的患者。
48.正常胸部叩诊音为清音。
49.胸部异常叩诊音:①过清音见于肺气肿。②浊音或实音见于肺炎、胸膜腔积液、肺部肿瘤。③鼓音见于气胸。
50.湿啰音:是支气管内有稀薄的分泌物。湿啰音局限在肺的某部,提示该部有炎症;如果发生在两侧肺底,见于肺下部炎症或肺淤血患者;如果两肺布满湿啰音见于急性肺水肿患者。
51.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cm。
52.颈静脉怒张,提示上腔静脉回流受阻。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提示右心功能不全。
53.颈静脉搏动,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及严重贫血。
54.大量腹水可使腹部膨隆;极度消瘦、严重脱水腹部可呈“舟状腹”。
55.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自左向右移动的胃蠕动波。
56.急性胃穿孔有“板状腹”;结核性腹膜炎腹部有“揉面感”。
57.当游离腹水超过1000ml时,有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
58.肠鸣音超过10次/分,称为肠鸣音亢进;如果持续3-5分钟以上才听到1次肠鸣音,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肠麻痹。
59.空腹或饭后6-8小时以上,胃部仍有振水音,则提示胃排空不良,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等。
60.正常人两侧瞳孔直径为3-4mm。
61.瞳孔缩小多见于有机磷中毒;瞳孔散大多见于阿托品中毒;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颅内病变。
62.浅反射包括角膜反射和腹壁反射;深反射有膝跳反射。
63.脑膜刺激征的检查包括颈项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
64.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65.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
66.尿液标本采集,清洁容器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200ml,做早期妊娠诊断试验时,以晨尿为好。
67.尿液颜色:①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②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见于急性溶血。③乳糜尿,见于晚期血丝虫病。
68.镜下血尿是指每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至少3个。
69.尿检白细胞满视野或尿液中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盂肾炎。
70.鲜血便见于肠道下端出血性疾病。
71.细条状便,说明有肠狭窄。
72.常用肾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测定。
73.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的尿液加的防腐剂为甲苯。
74.常用肝功能检查:血蛋白总量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
75.正常人A/G之比约为1.5:1--2.5:1。
76.血清白蛋白显著降低提示肝硬化。
77.ALT显著升高见于急性肝炎。
78.金属音调咳嗽见于纵膈肿瘤、肺癌。
79.草绿色痰,多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感染;铁锈色痰,多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水肿;痰液有恶臭味,提示厌氧菌感染。
80.肺脓肿的典型症状:咳大量痰,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液及坏死性物质。
81.指导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并能咳嗽的患者。
82.拍背与胸壁震荡,适用于长期卧床、排痰无力的患者。
83.湿化气道,适用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
84.体位引流,适用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患者。
85.机械吸痰,适用于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患者。
86.如果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面色明显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呼吸急促、咽喉部明显的痰鸣音,考虑窒息的发生。
87.咯血分类:①痰中带血、少量咯血<100ml/天。②中等量咯血100-500ml/天。③大量咯血>500ml/天或1次咯血量为300-500ml。
88.咯血的主要并发症是休克和窒息。①大咯血时出现咯血不畅、胸闷气促、情绪紧张、喉部有痰鸣音,是窒息的先兆表现。②出现表情恐怖、张口瞠目、抽搐、大汗淋漓、牙关紧闭或神志突然丧失,提示发生窒息。
89.大咯血时,取患侧卧位。止血药物用垂体后叶素;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
90.大咯血者暂禁食,小量咯血可进少量温凉的流质饮食。
91.咯血时不要屏气,要将血轻轻咯出;一旦出现窒息,立即将患者置于头低足高位。
92.吸气性呼吸困难,以吸气困难为特点,出现三凹征,多见于喉头水肿、痉挛等;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广泛哮鸣音为特点,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
93.呼吸困难分度:①轻度:重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②中度:轻微体力活动,如日常活动、走路时出现呼吸困难。③重度: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呼吸困难。
94.氧气疗法是指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持续给氧。
9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
96.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97.支气管哮喘:①发病机制是气道变应性炎症。②典型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98.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99.哮喘发作时,双肺呈过度充气状态,哮鸣音广泛,呼气音延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100.支气管哮喘的用药:①β2受体激动剂:是控制症状的首选药,如沙丁胺醇,首选吸入法。②糖皮质激素:最有效的抗炎药物,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常用泼尼松口服。③色甘酸钠:对预防运动和过敏原诱发的哮喘最有效。
101.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要鼓励多饮水,水量>2500ml/天。
扩张型心肌病有什么症状回答者:真诚到永远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年居多。起病多缓慢,最初检查时发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代偿而无自觉不适。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步出现,这一时期有时可达10年以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急和浮肿为最常见。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急,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急,或有夜间阵发性气急。由于心排血量低,患者常感乏力。体检见心率加速,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有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常可听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由于心腔扩大,可有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此种杂音在心功能改善后减轻。血压多数正常,但晚期病例血压降低,脉压小,出现心力衰竭时舒张压可轻度升高。交替脉的出现提示左心衰竭。脉搏常较弱。心力衰竭时二脉基底部可有罗音。右心衰竭时肝脏肿大,水肿的出现从下肢开始,胸水和腹水在晚期患者中不少见。各种心律失常都可出现,为首见或主要的表现,并有多种心律失常合并存在而构成比较复杂的心律,可以反复发生,有时甚顽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窦房阻滞或暂停可导致阿-斯综合征,成为致死原因之一。此外,尚可有脑、肾、肺等处的栓塞。什么是儿童扩张型心肌病,有哪些特征回答者:蔡永生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各年龄儿童均可受累,大多数起病隐缓,主要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偶有以突然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起病。 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原因多数病例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遗传中毒代谢(如肉毒碱缺乏)及营养障碍(如硒缺乏)等因素有关。 近年认为亚临床型或隐匿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持续感染、病毒介导的体液细胞、免疫反应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成人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分析:病因不明47%,心肌炎12%,冠状动脉病11%,其他病因30%。儿童资料:心肌炎2%~15%,病因不明85%~90%,心肌炎主要为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用PCR方法,可检出柯萨奇B组病毒,RNA电镜下可见病毒样颗粒,血液中亦可查到特异病毒。RNA或有关抗体滴度升高提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早先曾有过病毒感染。 近年报道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占扩张型心肌病的20%~30%,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外尚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联遗传及线粒体遗传。在常染色体遗传扩张型心肌病家族中,目前已标测到有关的6个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点性联遗传,扩张型心肌病有两个基因位点已标出其一为Duchenne和Becker肌营养不良青少年男性发病;另一为Barth综合征,男婴患病有扩张型心肌病骨骼肌病变,白细胞减少症3-methylglutaconic、酸尿及线粒体异常,通常病情迅速恶化,于婴儿期死亡。除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外,其他病因有:遗传代谢疾病、营养缺乏、化学及物理因素中毒、感染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等。老年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有哪些回答者:蔡永生一、年龄>60岁。 二、活动后心悸,气短。临床有心功不全表现(心功能NYHA-Ⅱ、Ⅲ级) 三、体检、X线及UCG有心脏扩大心/胸比率>0.55。 四、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减弱有病理性S3S4。 五、有晕厥发作史或动脉栓塞现象。 六、心律失常,并呈多样性多变性,心肌损害,有异常Q波。 七、排除其他器质心脏病及继发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口服地高辛,出现中毒症状是回答者:任立存病情分析:扩张型心肌病病因不明,也无特效疗法,尚未发生心力衰竭者,应预防感染,防止过劳,戒烟禁酒,以防发生心力衰竭。指导意见:已发生心力衰竭者,可用强心、利尿剂,如收缩压不低于95mmHg可用血管扩张剂。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回答者:真诚到永远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心衰时低盐饮食; 2、防治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3、有栓塞史者作抗凝治疗; 4、有多量胸腔积液者,作胸腔穿刺抽液; 5、严重患者可考虑人工心脏手术或心脏移植; 6、对症、支持治疗。 由于病因未明,预防较困难。在病毒感染时注意心脏变化并及早治疗,有实际意义。治疗主要针对临床表现 1.休息及避免劳累必须十分强调,如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者更应注意,宜长期休息,以免病情恶化。 2.有心力衰竭者治疗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采用强心药、利尿药和扩血管药,由于心肌损坏较广泛,详地黄类、利尿药有益,在低肾小球滤过时,氢氯噻嗪可能失效,此时,需用袢利尿药,如:呋塞米。扩血管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有用,用时须从小剂量开始,注意避免低血压。 近年来发现本病有心力衰竭时用β受体阻滞剂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时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用β受体阻滞剂后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的有害作用被去除,心肌内β受体密度上调,已知有β1好,起始用极小剂,然后缓慢加大剂量,此种治疗可以延长患者寿命。 3.有心律失常,尤其在症状者需用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学方法治疗,对快速室性心律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有猝死危险者治疗应积极。 4.对预防栓塞性并发症可用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 5.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环化腺苷酸、辅酶Q10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6.对长期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作心脏移植,术后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免疫抑制,纠正排斥,1年后生存率可达85%以上。 用药原则: 1、心肌病变时对洋地黄类药物敏感,应用剂量宜较小,并注意毒性反应,或使用非强心甙正性肌力药物; 2、应用利尿剂期间必须注意电解质平衡; 3、有使用抑制心率的药物或电转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应警惕同时存在病窦综合征的可能; 4、对合并慢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者可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5、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6、有使用抗凝药期间,应注意出血表现,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