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涡位置有3种,分别是嘴角处的梨涡、两腮处的梨涡、眼睑下方的梨涡。
梨涡是传统的东方美女象征,其中嘴角和两腮处的梨涡较为常见。眼睑下方的梨涡不常见,故又叫印第安梨涡,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
我们在做小表情时“笑容”,若是面部部的全身肌肉(颧大肌、颧小肌、笑肌)互相触动,而造成一个凹痕,那一个便是“梨涡”。但也有些人称作“笑窝”,或因部位、尺寸不一样,而有另一个名字“梨窝”。
梨涡和梨涡的差别:
梨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有,而有窝的人也会出现不一样样子、高宽比、浓淡的窝。细分化之,梨涡坐落于嘴巴斜上两侧约2~2.7厘米处,有环形、条状二种,一般为在做微笑表情时凹坑最是显著由此可见。而脸部也有另一个窝,称之为梨窝,梨窝坐落于嘴巴斜外下方约1厘米处,梨窝较梨涡小且较不显著。
酒窝的位置
笑时两颊现出的小圆窝。也叫“酒坑儿”、“酒靥”。 颊部酒窝被东方女性认为是美的点缀,被西方人看作是女性魅力的标记。有人考证说,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于酒窝的描述以及赞美,最初见之于《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句中,其中的“倩”字就是指的微笑时候出现在两颊的酒窝。而医学上则认为酒窝本是人体的缺陷,是因脸部的某三块肌肉闭合不齐而留下的一个缺陷,或者就凹洞,因此,以酒窝为美应算是名副其实的“缺陷美”。 酒窝并非每个人都有,而有窝的人也会有不同形状、高度、深浅的窝. 细分之下,酒窝位于嘴角斜上外侧约2-2.7公分处,有圆形、线状2种,一般为在做微笑表情时凹洞最是明显可见.而脸上还有另一个窝,称为梨窝.而梨窝位于嘴角斜外下侧约1公分处,梨窝较酒窝小且较不明酒窝亦称笑窝,是传统的东方美女象征,古人对其赞叹与欣赏自不必说,就是在美女如云的现代,酒窝美眉仍是许多人倾心的对象。
酒窝可以分成圆形、椭圆形及裂隙形三种类型。有学者曾进行调查过,多数分布在面颊部,口角旁也比较常见,颧部、颏部相对较少。东方民族自然酒窝出现率为1:18,有一个酒窝的占34.2%,2个的占59%,3个的占5.6%,4个的占5.2%。1个酒窝在左侧颊部的占59.6%,酒窝的出现多数为2个,而且大多出现在颊部,以两侧不对称情况居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