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最好能有图片
解析:
伏免穴在膝上方,在经脉上来说,属于足阳明胃经,这个穴位在临床上不常用,所以图片上一般很少标示,具体在梁丘穴的上方,伏免穴和足三里、梁丘穴属同一经络。请看:
kekang/dipinxuewei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人体部位名·伏兔5 经穴名·伏兔 5.1 伏兔的别名5.2 出处5.3 穴名解5.4 所属部位5.5 伏兔穴的定位5.6 取法5.7 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伏兔穴的功效与作用5.9 主治病症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5.10.2 灸法 5.11 配伍5.12 特效 *** 5.13 文献摘要5.14 研究进展 6 参考资料附:1 古籍中的伏兔 1 拼音fú tù
2 英文参考Fútù ST32 [中国针灸学词典]
fút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3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3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伏兔:1.人体部位名;2.经穴名。
4 人体部位名·伏兔伏兔为人体部位名[1][2]。指大腿前方肌肉,相当股直肌隆起部,因其形如兔伏,故名[1][2]。《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髀关,抵伏兔。”
5 经穴名·伏兔穴位 伏兔 汉语拼音 Futu 罗马拼音 Futu 美国英译名 Conquered Rabbit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T32 日本 32 法
国 莫兰特氏 E32 富耶氏 德国 M32 英国 S32 美国 St32
伏兔为经穴名(Fútù ST32)[2]。代号:ST32[1]。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别名外勾、外丘。属足阳明胃经[1][2]。伏即俯伏,兔即兔子,穴位局部肌肉隆起,在特定 *** 下形如伏兔,故名伏兔[2]。主治腿痛,下肢不遂,下肢萎痹,下肢麻痹,瘫痪,下肢痉挛,股膝冷痛,寒湿脚气,寒疝,瘾疹,下肢瘫痪,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腰腿痛,腰痛,膝冷,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腹股沟淋巴腺炎,疝气,腹胀,狂邪妄语等。
5.1 伏兔的别名外丘(《东医宝鉴》),外勾(《针灸资生经》)。
5.2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以下髀关,抵伏兔。
5.3 穴名解伏即俯伏,兔即兔子,穴位局部肌肉隆起,在特定 *** 下形如伏兔,故名伏兔[2]。
伏,有覆义,面向下卧。兔,动物名。《针灸大成》谓:“膝上六寸起肉处,正跪坐而取之,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状。”人当跪坐之时则腿足之气,冲至两膝以上,则两腿股直肌,肌肉绷急,推捏不动,犹兔之牢伏也故穴名伏兔。[3]
5.4 所属部位大腿[4]
5.5 伏兔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伏兔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5][6]。
伏兔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6寸处(《针灸甲乙经》)[1]。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1]。一说在膝盖上七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
伏兔位于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2]。
伏兔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伏兔穴的位置
伏兔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伏兔穴的位置(肌肉)
伏兔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5.6 取法正坐屈膝位,在膝髌上缘上6寸。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取穴。
伏兔位于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2]。
快速取穴:屈膝90°,手指并拢压腿上,掌后第1横纹中点按在髌骨上缘中点,中指尖端处即是[7]。
简便取穴,以手掌掌后第一横纹中点,按在髌底中点处,手指并拢向上直押在大腿上,中指尖到处是穴[2]。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医者以手掌后第1腕横纹置于膝盖上缘压于大腿上,当中指尖处取穴[8]。
伏兔穴的简便取法[2]
5.7 穴位解剖伏兔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股中间肌。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为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腰丛的肌神经前支分布。在股直肌和股中间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静脉,两肌由股神经支配。
5.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股中间肌[2]。
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股直肌→股中间肌[6]。
5.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股前皮神经(股神经分支)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脉经过并分布[6]。
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并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通过[1]。
5.8 伏兔穴的功效与作用伏兔有散寒化湿,疏通经络的作用。
伏兔有散寒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2]。
伏兔有舒筋活络作用[3]。
5.9 主治病症伏兔穴主治腿痛,下肢不遂,下肢萎痹,下肢麻痹,瘫痪,下肢痉挛,股膝冷痛,寒湿脚气,寒疝,瘾疹,下肢瘫痪,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腰腿痛,腰痛,膝冷,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腹股沟淋巴腺炎,疝气,腹胀,狂邪妄语等。
伏兔穴主治腿痛、下肢不遂、脚气、疝气、腹胀[6]。
伏兔主治股、膝等部疾患:如下肢萎痹、股膝冷痛、寒湿脚气、寒疝、瘾疹、狂邪妄语等[2]。
现代又多用伏兔治疗下肢瘫痪、股外侧皮神经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2]。
主治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瘫痪,脚气;以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1]。
伏兔穴主治下肢麻痹,腰痛膝冷,脚气;疝气[8]。
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炎,下肢瘫痪,下肢痉挛;
其它:荨麻疹,脚气,腹股沟淋巴腺炎。
5.10 刺灸法5.10.1 刺法直刺1~2寸[6][8],局部有酸胀感[8],可传至膝部[8]。
一般直刺0.8~1.2寸[2]。
直刺1~1.5寸[1]。
直刺:1.5~2.5寸,局部酸胀,可下传至膝部。
注意:不能 *** 过强,以免损伤肌肉、筋膜[1]。
5.10.2 灸法可灸[2][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1 配伍伏兔配髀关、犊鼻,有疏通经络的作用,治腿膝疼痛[8]。
伏兔配梁丘、阳陵泉、昆仑,治腿膝屈伸不利[8]。
5.12 特效 ***按揉伏兔最好采取指压带揉动的方式,每个点按压时间约3分钟,可缓解腰膝疼痛、下肢酸软麻木、腹胀、足麻不仁等症[7]。
5.13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大腹诸疝,按之至膝上,伏兔主之。
《针灸大成》:主膝冷不得温,风劳痹逆,狂邪,手挛缩,身瘾疹,腹胀,少气,头重,脚气,妇人下部诸疾。
《备急千金要方》:狂邪鬼语,灸伏兔百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风劳气逆,膝冷不得温。
5.14 研究进展伏兔穴的位置取穴方法
为什么要跪着取伏兔穴呢?站着为什么不好用呢?站着这个穴就不存在了,必须跪着,伏兔穴穴才会出现。特定的姿势,来取这个特定的穴位,才能收到特定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