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的位置处在人体的黄金分割线上,主要分为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分别如下:
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眉之间的印堂穴)。
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乳头的膻中穴)。
下丹田,从脚部算起,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脐下三寸的关元穴)。
关于丹田的位置可分为上、中、下三个位置,两眉中间印堂穴为上丹田,又称“泥丸”。心口窝巨阙穴处,在胸部膻中穴为中丹田,又称“绛宫”。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
还有观点认为中丹田位置在人体正中,即肚脐深处神阙穴内下丹田为地户,位于人体会阴处,后丹田即人体命门穴。总之,以上部位都是真气运行集中而又活泼的部位。而人们经常提到的丹田一般是指的下丹田。
扩展资料:
丹田的作用:
1、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线上,督脉属于阳经,故上丹田属阳,是阳气积聚之处,又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思维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之所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活动,平衡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机体的储能性效应。
这样,有利于人体修养生息、蓄积精力、发挥潜能,与疾病作斗争,以获健身之效。所以,练功后会感到体力增强,精力充沛,周身舒适。
2、中丹田位于胸部膻中穴处,为气会之所在,在针灸治疗疾病时,所有关系到“气”方面的病症,均取此穴。
凡是属于中气下陷之疾患,如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垂脱、经量过多、气虚哮喘等等,均可以通过意守中丹田而治愈。但在意守中丹田时意念不可过重,要似有似无,以免造成胸闷、胁胀等不适。
3、下丹田位于下腹部,为人的生命之根,元气积聚之所,是练功诱导得气、激发人体潜能的主要部位。
练功时的意守活动主要在下丹田,其作用是通过意守下丹田来激发人体的能量物质,以调节、平衡人体的生理机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脏腑机能,充实元气,防病抗衰,进而可以达到益寿延年只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田
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眉之间的印堂穴)。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乳头的膻中穴)。下丹田,从脚部算起,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脐下三寸的关元穴)。
丹田,原是道教修炼内丹中的精气神时用的术语,有上中下三丹田:上丹田为督脉印堂之处,又称“泥丸宫”;中丹田为胸中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下丹田为任脉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丹田已被各门各派气功或运气方法(如唱歌及说话用丹田气,可减小声带受损机会),广为引用。
锻炼方法
抱丹田
早晨(寅时最好)选一空气清新,有松柏树丛之处,自然站立,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肘,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此时要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随意呼吸,莫令耳闻。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后,再做下一动作。
丹田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平常所说的丹田是下丹田。
丹田位置:
1、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眉之间的印堂穴)。
2、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乳头的膻中穴)。
3、下丹田,从脚部算起,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脐下三寸的关元穴)。
扩展资料
气沉丹田
丹田在脐下三寸,气沉丹田,就是要求练拳时尽量保持自然,不要有意识地强行向下压气。因为“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后天之气宜顺就是指的呼吸要顺其自然。
腹稳,呼吸自然就顺,下盘就能稳固。气沉丹田的炼精化气,是积累内气,以成内劲功夫。然后炼气化神,以使内劲具备“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功能。这样,内气、外形匹配合一,可有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实施于较技攻防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