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必须要先明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从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
(2)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
(3)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睛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
(4)肥胖者应积极减肥,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糖尿病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顺利分娩,维持成年人正常劳动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糖尿病治疗之一:心理治疗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其实心理治疗对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病人内在环境的稳定,而焦虑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确的精神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应该是在医生正确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 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有感染、手术、重大精神负担时,要及时正确处理。总之,通过心理治疗的配合,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糖尿病治疗之二:饮食治疗
民以食为天,人不一定每天都运动,但肯定每天都得吃饭。而饮食对糖尿病又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治疗十分重要。传统中医认为:消渴多因嗜酒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消谷耗津,纵欲伤阴而改阴虚燥热发为本病。如《黄帝内经》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景岳全书》曰:“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指出肥胖者、生活富裕者多患此病,这与现代医学认识糖尿病的病因相一致。血糖的高低因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食物的多少和种类密切相关,因而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采用何种药物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
早在50年代以前,中外治疗方案均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为主。据临床实践证明,这种饮食结构对糖尿病病人的胰岛功能并无益处,而高脂肪饮食还会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变,高蛋白饮食则会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增高。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饮食疗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饮食定时定量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身长-100)×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热量要高约5%。而年龄大小不同所需热量也有差异,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体重/日。而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热量。一般来说,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
二、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张:糖尿病病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为宜。发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妇、乳母或特殊职业者及其它合并症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能超过总热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6~1g为好,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过高或有动脉硬化者,脂肪摄入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饮食计算及热量计算
供给机体热能的营养素有3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可供热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热能9kcal(37.74kj)。糖尿病病人可据其劳动强度将每人每天需要的总热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9%、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种成分供给的热能,再按每克脂肪产热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产热4千卡换算出供给该病人不同营养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四餐热量分布为早餐1/7,其余三餐各2/7。例如:一个体重60kg的中等体力劳动者,正常体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kcal的热量计算,一天总热量为2400kcal,按以上比例分配即1440kcal热量来自碳水化合物,360kcal热量来自蛋白质,600kcal来自脂肪。提供这些热量需供给360g碳水化合物,90g蛋白质,66g脂肪。
我们强调通过饮食控制热量的方法,并不是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天一定要机械地去计算,而应在掌握这一计算方法后,每隔一段时间或体重有较大幅度改变时计算一下,制订出下一阶段饮食方案,而少食甜食, 油腻的食品,饮食选择既有原则但又要力求多样。
糖尿病治疗之三: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是依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和疾病特点,利用体育锻炼防治疾病、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 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好处将在下面列举的锻炼法中具体阐述。在 糖尿病的治疗中,运动疗法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更为重要。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运动对糖尿病康复的重要性,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唐代的《外台秘要》都记载了消渴病的体育运动疗法。此后,历代医家皆有论述。
到十八世纪中叶,国外的一些著名医学家也开始主张糖尿病患者应做适当的体力活动,并把体力活动、饮食控制、注射胰岛素列为治疗糖尿病的三大法宝。有些轻型糖尿病患者只坚持体育锻炼并结合用饮食控制即能达到康复。
游泳锻炼法
1.游泳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游泳不仅同许多体育项目一样,对多种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还有其独特的治疗价值,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l)游泳是在阳光、空气、冷水三浴兼并的良好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集中了阳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对人的所有疗效。
(2)游泳锻炼是一种全身性的锻炼,因而它对疾病的治疗也是一种综合性、全身性的治疗。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能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游泳锻炼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慢性病人通过游泳锻炼,可增强发育不健全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已衰弱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
(4)游泳锻炼既可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人同大自然搏斗的拼搏精神,又能使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对疾病畏惧烦恼的消极心理,因而十分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和疾病的治疗。
2.游泳运动量的掌握
游泳锻炼,与人们从事的其他体育锻炼项目一样,只有科学地掌握运动量,才能使每次锻炼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致发生过度的疲劳和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游泳锻炼时,应如何科学地掌握运动量呢?
掌握游泳锻炼的运动量的方法有多种,但对普通游泳爱好者来说,最为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游泳者脉搏变化的情况,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
我国正常人安静脉搏频率为每分钟60-80次。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安静脉搏频率较为缓慢,为每分钟50-60次;锻炼有素的人,脉率还要低一些。对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来说,每次游泳后,脉搏频率达到每分钟120-140次,此次锻炼的运动量则为大运动量;脉搏频率为每分钟90 - 110次,则为中运动量;游泳锻炼后,脉搏变化不大,其增加的次数在10次以内,则为小运动量。
选择游泳锻炼的运动量时,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普通的游泳爱好者,即使是年轻力壮者,每周大运动量的锻炼,也不应超过2次;而中年人则以中等的运动量为宜,不要或少进行运动量过大的游泳锻炼;老年人最适宜小运动量和中等偏小的运动量的游泳锻炼。
慢跑锻炼法
跑步是一项方便灵活的锻炼方法,老幼咸宜,已日益成为人们健身防病的手段之一。
1.跑步与健身
(1)锻炼心脏,保护心脏。坚持跑步可以增加机体的摄氧量,增强心肌舒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防止冠状动脉硬化。
(2)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跑步时下肢大肌群交替收缩放松,有力地驱使静脉血回流,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和盆腔瘀血,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大运动量的跑步锻炼,还能提高血液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
(3)促进代谢,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是保持健康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跑步能促进新陈代谢,消耗大量血糖,减少脂肪存积,故坚持跑步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病的一个有效“药方”。
(4)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脂质过高者,经跑步锻炼后,血脂可下降,从而有助于防治血管硬化和冠心病。
(5)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生命在于运动,人越是锻炼,身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2.跑步健身法
健身跑应该严格掌握运动量。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距离速度、间歇时间、每天练习次数、每周练习天数等。开始练习跑步的体弱者可以进行短距离慢跑,从50米开始,逐渐增至100米、150米、200米。速度一般为100米/30秒-l00米/40秒。
(1)慢速长跑:是一种典型的健身跑,距离从1000米开始。适应后,每周或每2周增加 1000米,一般可增至3000-6000米,速度可掌握在6-8分钟跑1000米。
(2)跑行锻炼:跑30秒,步行60秒,以减轻心脏负担,这样反复跑行20-30次,总时间30-45分钟。这种跑行锻炼适用于心肺功能较差者。
跑的次数:短距离慢跑和跑行练习可每天 1次或隔天1次;年龄稍大的可每隔2-3天跑1次,每次20-30分钟。
跑的脚步最好能配合自己的呼吸,可向前跑二三步吸气,再跑二三步后呼气。跑步时,两臂以前后并稍向外摆动比较舒适,上半身稍向前倾,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一般以脚尖着地为好。
3.注意事项
(1)掌握跑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健康的中老年人为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控制体重;轻度糖尿病患者,体力中等或较弱者,为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都可进行跑步锻炼。
肝硬化、病情不稳定的肺结核、影响功能的关节炎、严重糖尿病、甲亢、严重贫血、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心血管病如瓣膜疾病、心肌梗死、频发性心绞痛等均不宜跑步。
(2)跑步应避免在饭后马上进行,或在非常冷、热、潮湿及大风的天气下进行。
(3)跑步锻炼要循序渐进。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做到量力而跑,跑有余力,不要弄得过分疲劳或使心脏负担过重。
(4)跑步最好在早晨进行,可先做操然后跑步,临睡前一般不宜跑步。
散步锻炼法
(1)普通散步法:用慢速(60-70步/分钟)或中速(80-90步/分钟)散步,每次30-60分钟,可用于一般保健。
(2)快速步行法:每小时步行5000-7000米,每次锻炼30-60分钟,用于普通中老年人增强心力和减轻体重,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20次/分钟以下。
当你感到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时,不妨快步走上十几分钟,就能使心理恢复平衡。
(3)定量步行法(又称医疗步行):在3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00米,以后渐增至在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2000米,或沿30度-50度斜坡的路上散步15分钟,接着在平地上散步15分钟。此法适用于糖尿病、心血管系统慢性病和肥胖症的患者。
(4)摆臂散步法:步行时两臂用力向前后摆动,可增进肩部和胸廓的活动,适用于呼吸系统慢性病的患者。
(5)摩腹散步法: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适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慢性疾病。
(6)小雨中散步法:在雨中散步比在晴天散步更有益。雨水不仅净化被污染的空气,雨前阳光中及细雨初降时产生的大量的负离子还具有安神舒气,降低血压的功能。在细雨中散步,还有助于消除阴雨天气引起的人体郁闷情绪,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毛毛细雨犹如天然的冷水浴,对颜面、头皮、肌肤进行按摩,令人神清志爽,愁烦俱除。
糖尿病治疗之四: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光靠运动,饮食可能无法控制病情。这时就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以下是对一些常用药的介绍。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西药
磺脲类
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最。
双胍类
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为的造成“少吃多餐”),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
噻唑烷二酮
迄今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与胰岛素低抗有关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
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
近年开发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餐后血糖有效好效果,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进餐前服用。
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非常繁多,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根据作用时间分类
短效胰岛素:即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 5~8小时。
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 6~10小时,持续 时间约12~14小时。
长效胰岛素:又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小时,作用高峰 14~20小时,持续时间约24~36小时。
预混胰岛素: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根据来源分类
牛胰岛素:自牛胰腺提取而来,分子结构有三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疗效稍差,容易发生过敏或胰岛素抵抗。动物胰岛素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患者可以轻松负担。
猪胰岛素:自猪胰腺提取而来,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因此疗效比牛胰岛素好,副作用也比牛胰岛素少。目前国产胰岛素多属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而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价格较贵。进口的胰岛素均为人胰岛素。国内日前也渐渐开始具有生产人胰岛素的能力了。
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
U-40:40单位/毫升
U-100:100单位/毫升,常专用于胰岛素笔。
国内胰岛素均为40单位/毫升,
国外胰岛素则两种都有。患者在用注射器抽取胰岛素之前必需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种浓度胰岛素,否则后果严重。
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有不同的用途:
U-40用于常规注射
U-100主要用于胰岛素笔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cljhealth.com/diabetes_gb.htm
糖类的消化要点,水解成单糖,主要在小肠上部,进入肠粘膜细胞,再进入毛细血管,汇集到“门静脉”进入肝脏,吸收速度半乳糖>葡萄糖>果糖。葡萄糖的消化需要载体SGLT,依赖钠泵,半乳糖的消化机制和葡萄糖一样。果糖的消化需要载体GLUT5,不依赖钠泵。蔗糖通过蔗糖酶分解成果糖和乳糖。乳糖通过乳糖酶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麦芽糖通过麦芽糖酶和异麦芽糖酶,最终得到葡萄糖,淀粉通过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得到麦芽糖(40%)+麦芽三糖(25%)α-临界糊精(30%)+异麦芽糖(5%),消化后最终得到葡萄糖,糖原的消化和淀粉完全一样。
但要注意果糖不耐受和乳糖不耐受。大量摄入果糖导致腹泻,有个体差异, 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葡萄糖能够帮助果糖的吸收,因为葡萄糖和果糖共用载体GLUT2,它同时转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同时存在时,GLUT2转运果糖的效率提高,所以高果糖+高葡萄糖的水果不容易导致腹泻,水果中葡萄糖>果糖,不容易导致果糖吸收不良(腹泻),如香蕉、橘子、柚子、菠萝、猕猴桃、草莓等。水果中果糖含量>葡萄糖,容易导致果糖吸收不良(腹泻),如苹果、梨、西瓜、哈密瓜、枣、杨桃、芒果、樱桃、荔枝、木瓜、葡萄。其中蜂蜜、“人造蜂蜜”(果葡糖浆)果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容易导致果糖吸收不良(腹泻)。糖醇会降低 GLUT2活性,不利于果糖的吸收。 含有糖醇的水果,也容易引起果糖吸收不良(腹泻), 如桃、李、杏,虽然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但含有糖醇。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吃了水果腹泻更多的可能他们的果糖不耐受,同样乳糖不耐受的人也比比皆是,那是因为乳糖酶活性不足,乳糖难以正常消化吸收,并引起“乳糖不耐受”,表现为腹泻、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机制有二: 其一,小肠内无法消化癿乳糖使肠腔内渗透压增加,肠壁血管癿水分和钠盐渗入肠腔。如果这些水分不能被大肠代偿性吸收,则会导致腹泻。 其二,无法消化癿乳糖进入大肠,又会被大肠细菌収酵产生气体(甲烷、H2和CO2),导致腹胀和腹痛。乳糖不耐受的对策:一不喝鲜奶喝酸奶,酸奶发酵时乳糖转化为乳酸。二 选择低乳糖牛奶 ,加工时加入乳糖酶。三不要要空腹喝奶,伴以其他食物, “稀释”乳糖的浓度。四少量多次喝奶,让胃肠道慢慢习惯。五(婴儿)喝奶同时服用乳糖酶制剂。轻微的乳糖不耐受症状不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恰好相反,有研究表明,这反倒有助于钙和镁的吸收,因为未消化吸收的乳糖进入大肠,可以提高大肠内的渗透压,增加矿物质溶解度。当然,如果腹泻很明显就另当别论了。
葡萄糖5大代谢通道(糖代谢的主要途径)1. 糖的无氧氧化:葡萄糖通过糖酵解变成丙酮酸,在细胞质还原乳酸(不是乙醇)+能量(ATP)。2. 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通过糖酵解变成丙酮酸,在线粒体彻底CO2+H2O+能量(ATP)。3. 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 → → NADPH+核糖→→果糖+甘油醛。4.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吃进去的葡萄糖会转化糖原以备不时之需;需要时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5. 糖异生:乳酸、甘油和某些氨基酸→……→葡萄糖。6.其他:如,葡萄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木糖醇+山梨醇。
果糖的氧化,每天消化吸收约100克,可转发为糖酵解的中间产物,氧化供能,果糖与痛风:果糖激酶没有反馈抑制,大量消耗ATP(提供磷酸,转化为嘌呤)。遗传性乳糖不耐受症:缺乏B型醛缩酶,果糖-1-磷酸堆积,ATP减少,加速葡萄糖无氧氧化,乳酸过量中毒,血糖降低(低血糖)。症状为“自我限制”。半乳糖的氧化,通过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等几种酶,半乳糖转变成葡萄糖,缺乏此酶,半乳糖堆积并转化为有害物质眼睛晶状体中半乳糖堆积,转化为半乳糖醇,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糖的有氧氧化,大致过程:(胞质)1分子葡萄糖→……..→2分子丙酮酸→(线粒体)… →2分子乙酰CoA(柠檬酸循环)→……→ 6CO2+36H2O+能量(34.4%形成30/32个ATP)。有氧氧化的意义:①供能,是糖代谢的干线,是糖分解生成ATP的主要方式(无氧氧化是次要方式);②提供合成其它物质的原料;③通过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同其它物质代谢相联系;④不糖代谢的其它途径联系的枢纽。当机体缺氧(无法利用氧戒氧供应相对不足)时,丙酮酸在细胞质还原为乳酸,并释放能量,此为无氧氧化。 当氧供应充足时,丙酮酸主要进入线粒体中彻底氧化为CO2+H2O ,并释放更多能量,此为有氧氧化。
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第一阶段:酵解途径。糖酵解是指葡萄糖在细胞质中经过10步反应,转化为丙酮酸的过程。这是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的共同通道。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乙酰辅酶A(乙酰CoA)。第三阶段:柠檬酸(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主要产能途径。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路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葡萄糖(还有脂肪酸和氨基酸)在体内经分解代谢,最终生成CO2+H2O等,同时逐步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此为氧化。 但只有一部分(30%~40%)的能量得以形成ATP,ATP才是细胞真正可以利用的能量形式。ATP(三磷酸腺苷)含有高能磷酸键。此为磷酸化。氧化和磷酸化的藕联即为氧化磷酸化,是生命体利用能量的关键。柠檬酸循环的底物是由葡萄糖建立的。不断补充草酰乙酸是使柠檬酸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是最重要的补充,而丙酮酸的最初来源是葡萄糖。糖有氧氧化与无氧氧化的关系,糖有氧氧化可以抑制糖无氧氧化,正常细胞在有氧时,NADH+H+进入线粒体内氧化,丙酮酸就彻底分解成CO2+H2O (有氧氧化),而此时胞质中的无氧氧化途径受到抑制。肿瘤细胞要消耗更多的糖,即使在有氧时,肿瘤细胞中葡萄糖也不彻底氧化(有氧氧化)而是被分解生成乳酸(无氧氧化)。肿瘤细胞藉此获得生存优势:❶获得大量碳源,用以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❷避免产生自由基,从而逃避细胞凋亡。
葡萄糖代谢的途径之三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旁路)生理意义:1. 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原料,即核糖5-磷酸。2. 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①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合成;②参与羟化反应(物质合成、生物转化)③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蚕豆病】病因是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不能通过磷酸戊糖途径得到充足的NADPH,进而难以使谷胱甘肽保持还原状态,此时红细胞易于破裂,溶血。 蚕豆含强氧化剂,消耗谷胱甘肽,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葡萄糖代谢的途径之四糖原合成与分解, 进食的糖类大部分转发成脂肪(甘油三酯)后储存于脂肪组织内。只有一小部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 糖原储存量(能量)虽然进少于脂肪,但动用进比脂肪迅速,可供急需,而脂肪则不能。肝脏和肌肉是储存糖原的主要器官,但生理意义不同:肌糖原主要供肌肉收缩急需,并不输出为血糖。肝糖原则主要输出为血糖,是饥饿时血糖最重要来源,肌肉中的肌糖原有180 ~ 300g储存量,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肝脏中肝糖原有70 ~ 100g储存量,维持血糖水平。糖原合成需要在糖原合成酶以及分支酶的作用下,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糖原磷酸化酶”。这两种酶的活性由胰岛素呾胰高血糖素调节。胰岛素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肝脏为主)。肾上腺糙也促进糖原分解(肌肉为主,尤其是应激时)。糖原代谢在营养方面的意义:1. 能量储存,2. 血糖稳定,3. 饥饿减肥,4. 运动能力(体能)。
葡萄糖代谢的途径之五糖异生, 饥饿状态下,肝脏(还有肾脏)把乳酸、甘油和某些氨基酸转发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糖异生主要在肝脏进行,肾的糖异生能力只有肝的10%,但在长期饥饿时,肾糖异生能力大大增强,与肝糖异生的量几乎相等糖异生的原料——乳酸,肌肉糖原或糖酵解生成的乳酸,转运至肝脏,乳酸循环,该部分糖异生主要与运动强度有关(剧烈运动,无氧氧化供能,产生大量乳酸),而与饥饿无关。 饥饿时,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是(生糖)氨基酸和甘油。 饥饿早期时,肝脏每天180~200克蛋白质(肌肉)→氨基酸→90~120克葡萄糖;甘油(脂肪组织)→→10~15克葡萄糖;长期饥饿时,肝脏每天35克蛋白质(肌肉)→→20克葡萄糖;甘油(脂肪组织)→→20克葡萄糖;此时,葡萄糖主要供应大脑,其他器官和组织主要依赖酮体供能,大脑也利用一部分酮体,以节省蛋白质糖异生。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 维持血糖恒定:如果没有进食, 10余小时肝糖原即被耗尽。之后靠糖异生补充血糖。即使禁食24小时,血糖仍能保持正常范围。长期饥饿时也仅略下降,主要靠糖异生维持(同时脑减少葡萄糖利用)2. 补充和恢复肝糖原,尤其是在饥饿后进食,糖原储备更丰富。不但直接利用摄入的葡萄糖恢复糖原,还继续(进食2、3小时)通过糖异生合成更多糖原。3. 肾脏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有一点尤其值得注意,.葡萄糖→→葡萄糖醛酸(葡糖醛酸),即活化的葡萄糖醛酸(UDPGA),UDPGA是组成透明质酸(美容)、硫酸软骨素、肝素等糖胺聚糖的成分。UDPGA在肝内参与很多解毒反应,能与数千种亲脂物质结合,使之排出体外,如与胆红素、类固醇激素、吗啡呾苯巴比妥药物等。 临床上,治疗肝病的葡糖内酯(肝泰乐)就是葡萄糖醛酸制剂,增强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碳水化合物的五大功能,第一提供能量(葡萄糖),储存能量(糖原)。各种组织均可利用葡萄糖,脑组织呾心肌尤其依赖葡萄糖。葡萄糖释放能量较快,较直接。可消化碳水化合物4kcal/g,不消化碳水化合物2kcal/g(0~3kcal/g)糖原是储存的能量,肝糖原可以平衡血糖,肌糖原则直接利用。第二构成组织结构(糖脂、糖蛋白)和生理活性物质(抗体、酶、激素),第三调节血糖的作用。第四“节约蛋白质”作用呾“抗生酮”作用,节约蛋白质:摄入充足碳水化合物,抑制糖异生(氨基酸→葡萄糖),抗生酮: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草酰乙酸不足,脂肪→酮体。葡萄糖是合成脂肪和胆固醇的原料,葡萄糖也是合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的原料。第五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本身+益生菌+短链脂肪酸】
膳食纤维的作用①增加饱腹感②促进排便(谷类膳食纤维>果蔬膳食纤维)③降低餐后血糖④降低胆固醇⑤改发肠道菌群。膳食纤维的主要特性:1. 吸水作用,2. 粘滞作用,3. 结合有机化合物,4. 阳离子交换作用,5. 细菌发酵作用。膳食纤维在胃,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减少能量摄入,有助于减肥。膳食纤维在小肠的作用:1. 干扰葡萄糖吸收(粘滞+结合有机物)→预防糖尿病。2.干扰胆固醇吸收不合成(结合有机物)→预防心血管疾病3. 干扰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吸收(阳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排毒”。4. 干扰铁、锌等矿物质吸收(阳离子交换作用,吸附)→不良作用。膳食纤维在大肠,本身+吸水+促进细菌发酵→增加粪团体积→机械刺激肠道蠕动,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酸性)、气体、维生素❶化学刺激肠道蠕动❷降低pH值→有助益生菌❸回收能量,提高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肠癌。
可溶性膳食纤维:溶于热水,可被酶解,形成黏性的胶,在结肠内,易发酵(如果胶、树胶、阿拉伯胶、β葡聚糖、海藻多糖、多聚果糖、黄原胶、琼脂),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肠道健康,维持健康体重。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于水,不黏,在结肠内,难发酵(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抗性淀粉等) 促进排便,维持肠道健康,维持健康体重。常作为增稠剂使用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膳食纤维) 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等,黄原胶,从“假黄单胞菌属”提取;琼脂,从石花菜提取,卡拉胶,从红藻类中提取。海藻胶/海藻酸钠,从海藻提取,刺槐豆胶,从刺槐树种子提取;果胶,从柑橘、 柠檬、 柚子等果皮(含30%)提取。
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糖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糖异生),血糖的四个去路,氧化分解CO2 + H2O,糖原合成 肝(肌)糖原,磷酸戊糖途径等其它糖,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脂肪、氨基酸。正常人体内存在一套精细的调节糖代谢的机制,在一次性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水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和持续升高。血糖水平的平衡,主要依受激素调节,降低血糖:胰岛素(insulin)。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glucagon)、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作用如下:1. 促进葡萄糖转运进入肌肉、脂肪细胞等肝外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2. 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关键酶)3. 加快糖的有氧氧化(关键酶)4. 抑制肝内糖异生 (关键酶,减少原料氨基酸)5. 减少脂肪动员;(激素敏感性脂肪酶)。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的主要激素,与胰岛素互相拮抗,作用如下:1 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关键酶)2抑制酵解途径,促进糖异生 (关键酶)3促进脂肪动员。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也可升高血糖,肾上腺素主要在应急状态下发挥作用。
低血糖是指健康人(非糖尿病)空腹血糖浓度<2.8mmol/L时称为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从而出现 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原因如下:①胰性(产生胰岛素过多,胰高血糖素过少);②肝性(肝癌等);③内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④肿瘤(胃癌);⑤饥饿。
高血糖与糖尿病是指(空腹)高血糖:空腹血糖浓度>7.1mmol/L。 “糖尿:当血糖浓度超过了肾糖阈,葡萄糖从尿排出。较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肾病、情绪激动、输注葡萄糖等。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指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升高,主要病因是胰岛素缺失(部分或全部)、胰岛糙抵抗(细胞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受体敏感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糖化血红蛋白→晚期糖化终产物。
低血糖的糖类供应: 糖类供能比55%~65%,定时、定量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避免饥饿, 零食(加餐)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选择低GI食物。糖尿病患者糖类供应: 供能比50%~60%【《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0》】,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助于降低血糖,但可能对血脂代谢有不利影响, 低血糖指数(GI)食物有助于血糖控制, 果糖GI很低,但过量果糖可能不利于血脂代谢,不推荐在糖尿病饮食中常规添加大量果糖作为甜味剂。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及其评价1. 谷类(干重)平均大约75%(60%~80%)精制谷物多淀粉,全谷物(粗粮)有淀粉+膳食纤维,健康益处大值得推荐。2. 杂豆类,平均大约50%(40%~60%);淀粉+膳食纤维,健康益处等同全谷物。3. 薯类,平均大约20%(15%~29%);淀粉+膳食纤维整体健康益处不如全谷物,但好于精制谷物。炸薯条/薯片除外。4. 水果,平均8%(6%~12%)(香蕉20.8%,鲜枣28.6%)蔗糖、果糖、葡萄糖、糖醇等。5. 蔬菜,含量大多在4%左右,淀粉+膳食纤维。6. 黄豆,含量18.6%(干重),膳食纤维+低聚糖。7. 奶类,含量3%左右,乳糖+添加的蔗糖(酸奶)。8. 肉类、鱼虾、蛋类,绝大多数在2%左右,糖原。9. 甜饮料/甜食/糕点/糖果/食糖,蔗糖+糖浆,与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应该限制。一些特定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蜂蜜(果糖+葡萄糖+蔗糖)、魔芋制品(葡甘露聚糖又称魔芋胶)、菊粉叫菊苣粉或菊芋粉(低聚果糖+多聚果糖+果糖, 燕麦(β-葡聚糖),海藻海带紫菜等(褐藻多糖)、食用菌类(香菇多糖)、 藕粉(淀粉+膳食纤维)。
GI也简称血糖指数,指餐后不同食物(以碳水化合物50克计,不包括膳食纤维)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50克葡萄糖或白面包)耐量面积比,以百分比表示。血糖生成指数(GI)的意义,GI是衡量糖类消化吸收速度快慢(决定餐后血糖高低)的指标。 “快消化”(高GI)食物的害处: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引起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强烈刺激胰岛素分泌,使胰腺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这是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的诱因。 GI>70为高GI食物;GI在55~70为 中GI食物;GI <55为低GI食物。血糖负荷(GL)比GI更能反映食物对血糖的实际影响, GL=GI×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数量。GL>20的为高GL食物;GL在10~20的为中GL;GL<10癿为低GL食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越高,则选择低GI食物意义越大(以降低GL)。
使GI升高的因素:1. 糊化充分(易消化),米粥>米饭;2. 颗粒细小(易糊化),如玉米面粥>玉米糁粥;3. 支链淀粉含量高(分子间不紧密,有较多空隙,易糊化),糯米>大米;4. 未保留膳食纤维,尤其是粘性纤维含量低,如白面包>黑面包;5. 膨化食品(易糊化)。使GI降低的因素:1. 生的,未充分糊化或再次老化,曲奇饼干<苏打饼干;2. 颗粒较大或整粒的,煮老玉米<玉米面饼;3. 直连淀粉含量高,绿豆<面粉;4. 保留完整膳食纤维,大麦粥<大米粥;5. 含有较多粘性纤维,燕麦面、豆面<面粉;6. 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延缓胃排空),油条<馒头;7. 生的,未成熟的,青香蕉<熟透的香蕉;8. 加醋或柠檬汁提高酸度(延缓胃排空)。工业化改变了人类食物的GI。新研磨工具让小麦加工成精细面粉,把糙米加工成精白大米,并替代整粒的、粗的谷类成为我们的主食。结果摄入大量高GI的食物。雪上加霜的是,我们又增加了高脂肪食物。 高GI+高脂肪最应该为各种慢性病负责。
一 营养不良的人饮酒,或者剧烈运动后饮酒,常出现低血糖。试分析酒精干预了体内糖代谢的哪些环节?
营养不良或剧烈运动后的人,一般都是糖原储备不多,或者消耗过度,而酒精又抑制了肝糖原的分解,还会抑制小肠对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酒后机体肾上腺素能使神经兴奋,和皮质醇功能增强,消耗过多能量,葡萄糖分解代谢增快,血浆中血糖水平下降。酒精还会抑制糖异生(甘油和氨基酸),使丙酮酸浓度下降,影响糖异生的关键酶活性,各种渠道抑制糖异生断了补给的后路。运动后的人乳酸增多,乳酸也是糖异生的原料,但酒精会影响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导致乳酸循环受阻,不利于血糖升高。
二 各种食物的GI值,网上数据很多,但经常不一致,即同一种食物的GI值有高有低,这是为什么?
血糖生成指数GI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人体试验是计算GI的最主要方法,但是受测人群的地域、年龄、性别、个体差异性会影响测试结果,其次被测食物的差异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苹果一样了,以及实验室误差,都会导致GI的不同数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