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形成(CAM)试验方法 1).鸡胚准备和接种组织:选择北京白鸡种蛋,洗净,用l: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浸泡3分钟,置37.8土0.5℃培养箱中孵育。鸡胚发育第7天,蛋壳消毒后,标记制作2cmX3cm左右观察窗。接种组织视研究目的而定,一定要在接种当日取材,充分清洗除去血污和粘液,再剪成1~2mm组织小块。
(2)组织接种:在制备鸡胚观察窗的次日,即鸡胚发育第8天进行组织接种。每个鸡胚可接种5—7个组织小块于接种部位CAM表面,再用透明胶纸封好,继续孵育。
(3)接种组织的收获与观察:组织接种后每12小时观察一次,到组织接种第11天(鸡胚发育第18天)收获接种组织,取出鸡胚,置接种组织连同周围的CAM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用10%甲醛固定保存,部分组织可作石蜡切片,用作血管生成研究的免疫组化染色等。
(4)CAM的血管生成表现:组织接种24小时后,CAM血管开始向接种组织生长,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血管数目及直径均明显增加;第2天,新细小血管直接趋向组织;第3天,新生血管形成以接种组织为中心,10~20条放射状血管网;尔后,CAM血管继续明显增加。非接种部位与接种部位比较,CAM血管数目少,大血管与小血管呈脉样均匀分布;而接种部位的CAM血管在接种组织周围弥散样增加,以组织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在首先与组织发生联系的区域CAM血管更多。第4天,可见新生细小CAM血管生长形成中、粗血管,并在中、粗血管继续分支出细小血管,形成新的血管网。CAM血管管腔结构清晰,可区别动、静脉。
(5)CAM血管生成实验模型的用途:CAM血管生成模型用于血管生成的研究,可取得两方面结果:①检测评价接种物刺激CAM血管增生的血管生成作用,用于分析研究血管生成促进因子、抑制因子的活性和作用的检测,如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等;②对接种物,如肿瘤组织、自身的血管生成进行研究,用于分析不同组织的血管生成活性和作用,如肿瘤组织有引发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但肺癌与其他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活性和作用可能不同。
尽管血管生成的体内动物模型研究更为接近人体的生理状态,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操作繁琐,耗时过长;另外,在该类模型中,血管生成物必须植入眼角膜囊、颊囊、或绒毛尿膜囊使之诱导血管生成,难免产生人为因素诱导的血管生成;血管生成促进因子、抑制因子等需要从多聚载体中释放出来;操作方法和测定其结果的技术较为复杂
鸡胚卵用o.1%新洁尔灭消毒,在37.6℃(上下浮动 o.2℃),60%湿度的隔水式恒温孵箱内孵育c每日翻动2次,孵育第7天时(满24h为1天),在绒毛尿囊膜体表投影距胚头1cm处上划定开窗位置。无菌条件下,磨切暴露绒毛尿囊膜,制出假气室。透明胶带封闭窗口。鸡胚开窗后24h,甲基纤维素盘放人假气室(避开大血管),对照组盘中加入 20微升灭菌PBS,实验组盘中各加入待测物20微升,透明胶带封闭假气室,继续孵育。每日加样一次,第十二天取材。假气室注入丙酮甲醇混合液固定20分钟后,取假气室一侧的蛋壳后固定20分钟,剥离CAM膜.铺在滤纸上,阴干保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