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俗称“气肚脐”,为先天性,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
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区由于胎儿阶段脐带从腹壁穿过,是腹壁一先天性薄弱处;在婴儿期,两侧腹肌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缺损,在医学上称为脐环。
当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容物,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
脐疝形成的原因1、家族遗传
婴幼儿脐疝是腹腔内容物经脐环向外突出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腹股沟疝,发病率约为2.6%,女孩多于男孩,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有家族倾向并与种族有关。
2、长期便秘
婴幼儿长期便秘和哭闹也能促使脐疝的发生。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随后还可有小肠,结肠等。婴儿脐疝是能够自愈的,家长需要做好护理。
脐疝的症状婴儿脐疝多属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下面了解下婴儿脐疝的症状。
1、当啼哭、站立和用劲时,脐部膨胀出包块,直径1~2厘米,无其他症状,常在洗澡、换衣时无意中发现。
2、多呈半球形或圆柱状,肿物顶端有一小瘢痕,是为脐痕;
3、肿物特点为可复性,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
4、小儿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回纳人腹腔,伴有肠鸣音。
5、肿物缩小或还纳后,局部留有松弛皮肤皱褶,以上为典型脐疝。
6、肿物较大时,特别是孩子哭闹腹压增高时,外表的皮肤发亮显得较薄,有一些家长担心脐疝会不会被撑破,实际上由于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并不存在撑破的可能性,除非为创伤所致。
脐疝的诊断与鉴别婴幼儿脐疝的诊断:一般有下列临牀表现和体征即可诊断为婴幼儿脐疝。
1、婴儿出生后脐部呈半圆形的肿物隆起,大多如拇指头大小,质软,在肿物的下半可见到脐痕
2、肿物在患儿哭闹或用力时增大,安静休息或用手挤压时缩小或消失
3、用手还纳疝内容物后可触及疝环,疝环直径多小于2.0cm。
小贴士: 成人脐疝的诊断比较容易,一般经过详细的询问症状外和仔细的查体多可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诊断困难的还可以选择超声检查。
脐疝的治疗原则对于婴幼儿脐疝,无论脐环大小,如无特殊情况,早期均应该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
原因为:
1、非手术治疗避免了患儿经受手术之痛苦
2、患儿年龄较小,对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后不易护理且患儿家属不易接受
3、患儿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没有闭锁的脐环迟至2岁时,随着发育腹壁增强,多能自愈。观察至2岁后,如仍未愈合,再考虑行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长期保守治疗不愈伴有症状者
2、嵌顿或有疝内容物坏死者
3、年龄>2岁
4、疝环口直径>2.5cm者
5、伴有局部腹壁肌肉发育不良者。
治疗脐疝的偏方婴儿脐疝除了手术之外,比较轻成都的脐疝可以通过家长护理和偏方来治疗。
1、将茴香籽炒后用纱布包好,用于熨烫患处,可以同时制作两包替换使用。
2、把白附子研成粉末后,用水调后敷在肚脐处,再用艾灸辅助进行。注:这种方法掌握不好容易造成对患者的烫伤。
3、取山楂肉、茴香籽(炒熟后)各一两,研成粉末后糊成丸子,每次空腹用白开水送下。
4、把葱白与食盐一起捣烂成泥状后,涂在患处。
5、把吴萸、盐各60克一起炒热后,用纱布包好熨脐部,冷时可以加热水袋熨烫1-2小时。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外环(浅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 (一)临床表现:
1.腹壁强度降低
常见的因素有:先天性原因和后天性原因,先天性原因患者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后天性原因患者如手术切口愈合不良。
2.腹内压力增高
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有慢性便秘、咳嗽、排尿困难、举重、婴儿经常啼哭等。
(二)临床分型:
1.易复性斜疝
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肿块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
2.难复性斜疝
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同时可伴胀痛。
3.嵌顿性疝
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肿块张力高且有明显触痛。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强体力劳动或用力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时。
4.绞窄性疝
多较严重,疼痛减轻而肿块存在者,不可轻易认为是病情缓解。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
(三)手术前护理要点
1.术前教育:告知病人戒烟,防止受凉,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巨大疝者,应劝其卧床休息,离床活动时,用手压住内环。
2.消除腹内压增高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
3.术前检查:老年病人应了解心、肺、肝、肾功能以及有无糖尿病等。
4.皮肤准备:阴囊及会阴部皮肤应仔细准备,不可损伤,以防感染。
5.灌肠和排空膀胱:术前晚肥皂水灌肠,清除肠内积粪,防止术后腹胀及便秘进入手术室前排空膀胱,以防术中误伤。
6.嵌顿疝及绞窄疝: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做好紧急手术准备,如禁饮食、胃肠减压、补液、给予抗生素、备血等。
(四)腹股沟斜疝手术后护理要点
1.体位:术后当日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屈曲,以减轻腹壁张力和切口疼痛,第2日可改为半卧位,3-6日可离床活动但年老体弱、复发疝、绞窄疝、巨大疝者,卧床时间可延长至术后10日。
2.饮食:疝修补手术,一般术后6-12小时可进流质,第2日进软食或普食肠切除手术,一般需禁饮食2-3日,待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流质饮食。
3.切口护理:注意切口有无渗血,敷料有无污染,必要时给予更换使用“丁”字带托起或用小枕垫起阴囊,可避免阴囊内积血,减轻阴囊肿胀指导病人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以减轻切口疼痛。
4.预防复发:预防和处理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和咳嗽及时处理术后尿潴留、排尿困难或便秘告知病人进食有营养、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5.观察并发症
(1)切口感染:注意有无发热、切口红肿、疼痛等感染征象,尤其是绞窄疝手术后。
(2)膀胱损伤:观察有无血尿、尿外渗及感染表现。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2017护士资格考试之出游急救护理知识
2017护士资格常识重点:基本饮食考点总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