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的药品成分和使用方法一样,效果方面也相似,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比较难于抉择,但是进口胸腺法新日达仙在作用于肿瘤治疗、感染性疾病治疗、慢性乙肝治疗等领域效果显著,也获得了众多医患的认可,在患者群体中有着较好的口碑。
至于胸腺法新哪个好,患者们可以从各个品牌的性价比、自身经济能力等方面进行选择,也可以询问主治医师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免疫调节剂。
目前国内布局CDMO的多肽企业主要有:1、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693),专业从事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生产、销售和研发,公司在化学合成多肽药物合成、纯化、分析、质量保证、活性测定、制剂工艺等方面形成了整套成熟的技术工艺体系。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比伐芦定等。
2、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主要从事多肽类、核苷类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多肽类药物和核苷类药物两大系列。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多肽类药物主要有胸腺五肽、胸腺法新、醋酸阿托西班、生长抑素、醋酸去氨加压素、醋酸奥曲肽等;公司推出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主要为恩替卡韦。
3、中肽生化有限公司:原名杭州中肽生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为国内外医药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多肽创新药和多肽仿制药定制研发及生产服务并同时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2015年,中肽生化有限公司被上市公司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90)收购。
4、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公司聚焦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进行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相结合的生物医药企业,构建了从高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全产业链,积极在高端定制、仿制药和创新药领域进行研发布局,主要产品包括利拉鲁肽、索马鲁肽、苯甲酸阿格列汀、依替巴肽、醋酸兰瑞肽、磷酸奥司他韦、胸腺法新等。
5、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多肽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主要制剂产品包括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卡贝缩宫素注射液、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胸腺五肽和注射用恩夫韦肽等,比伐芦定、依替巴肽、利拉鲁肽、醋酸奥曲肽、特立帕肽、格拉替雷等原料药已取得DMF编号并通过完整性审核。
最近几年,国家医药行业改革升级,各项政策逐步落地,对行业的影响逐步扩大。公司主要产品医保报销限制导致很多患者使用受限,产品市场拓展难度增大,同时,同品种近两年新批准上市7家,市场竞争加剧。
公司产品在销售端和成本端两头承压,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结合国家在医保控费降费的政策导向下对个别大品种的重点监控,以胸腺五肽和胸腺法新为代表的传统产品销售额呈现持平或明显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医药行业进一步的规范发展,以及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调控措施的加强,近年来公司采购的原辅料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也导致生产成本不同程度的增加。
双成药业原本是一相当高精尖的公司,而且体量也不算小,曾经在我国合成多肽药物市场上位列第八,现在怎么折腾成这样连年亏损的境地呢?
2018年全年,双成药业的主营产品,注射用胸腺法新营业收入较2017年减少2733万元,多肽类产品的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双成药业表示,由于近三年来政策原因,公司新品推出滞后,老产品又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对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
简单而言,公司业绩差无非是两个原因:新药推出滞后,以及旧药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过大。
公司年报公告之后,深交所马上发了问询函。双成药业回答了深交所的问询函,表示自己“营收承压,成本上升。”当然,除此之外,公司还是照例推销了一波自己“技术领先、风控良好、值得信赖”。
产品较单一且增长受限的背景下,公司却并没有大力投入研发。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2048.2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41%,仅占营业收入6.07%。
与此同时,公司的销售方面投入却很大。公司自上市以来,销售费用增速远超营收增速。2016-2018年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37.16%、70.03%、36.66%,销售费用增速分别高达117.26%、192.82%、75.92%。
公司自2012年上市以来,营收整体增加,营收从2012年的1.3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3.3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7.27%。
但扣非净利润持续下滑。2012年扣非净利润录得6162万元,随后逐年稳定下滑。2015年录得4423万元,2016年,扣非净利润转赢为亏,当年亏损3.92亿元,自2016年以来,公司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分别亏损8073万、2327万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